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小文为了撰写关于“一带一路”的演讲比赛稿而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整理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白皮书)

材料二:

得益于对外开放的制度,贸易投资壁垒的消除,相互投资和产业合作领域的拓展,“一带一路”的贸易投资合作方面硕果喜人。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近2.9万亿美元,较2013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此外,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中国一亚欧博览会等众多贸易投资平台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在加强设施联通方面,共建“一带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架构,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让中国与共建国家合作交流更畅通。2021年12月,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让老挝突破重山封锁,变“陆锁国”为“陆联国”;十年来,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下表是2011—2022年中欧班列开行量及货运量:

(整理自《人民日报》《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等)

材料三:

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共建国家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投融资渠道、丰富投融资主体,使得共建国家之间资金融通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22年底,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已直接为1300多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了优质金融服务。此外,中国借鉴国际权威机构做法,结合共建国实际情况制定债务可持续性分析工具,发布《“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避免给共建国家造成债务风险。

合作共赢,离不开民心相通。共建国家广泛开展文化旅游合作、教育交流、民间交往等,使“一带一路”在民心相通上取得显著成效。如在教育交流方面,中国院校在132个共建国家办有313所孔子学院、315所孔子课堂,以传文化来达民意。

同时,中国打造了一批“小而美”项目,铺就了通民心的发展大道。这些项目聚焦农业、绿色能源、卫生、教育等领域,发挥援外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投资少、见效快、惠民生。如中企在非洲援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改善当地医疗条件;中企在南美洲的圭亚那安装太阳能路灯,让当地村民出行更安全;中企在非洲雇员本地化率达89%,有效带动当地人口就业,实现脱贫致富……可见共建“一带一路”不是空谈,而是民众生活中的水和电,是学校和医院,是值得期待的明天。

(整理自《红旗文稿》《光明日报》等报刊)

材料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与此同时,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完备的产业体系也为共建国家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经贸合作空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中国债务陷阱”的说法站不住脚,中国不仅不是“债务陷阱”的源头,还是帮助共建国家摆脱贫困的重要合作伙伴。此外,在面对一些共建国家债务问题时,中国提出了更加包容、更加灵活、更加创新的债务可持续分析框架,这有别于一些西方发达经济体过多追求财务回报的债务框架。

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共建“一带一路”弘扬丝路精神,增进各国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等多领域人文交往,让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整理自《人民日报》《求是》等报刊)

(1)、为撰写演讲稿,小文整理出下列笔记,其中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
A、贯穿亚欧非大陆的“一带一路”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系统工程。 B、材料二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反映了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一直攀升。 C、表1反映了“一带一路”的共建让中欧班列的货运量从无到有,不断增多。 D、“一带一路”项目全部获得优质金融服务,共建国家资金融通力度非常大。
(2)、小文增补了“一带一路”相关材料,其中不属于“小面美”项目的一项是( )
A、中企在刚果(金)出资并派出团队修建水井,让当地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B、中国在南非成立鲁班工坊,教授南非学生3D打印、编码、无人机技术。 C、中国与肯尼亚共建全长480千米的蒙内铁路,推动肯尼亚经济社会发展。 D、中国通过向科摩罗提供青蒿素技术援助,使当地疟疾发生率下降了98%。
(3)、小文将材料四与其他材料进行对照分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我国众多贸易投资平台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B、中企有效带动共建国家当地人口就业,体现我国是共建国家摆脱贫困的合作伙伴。 C、我国的《“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比所有西方国家的债务框架先进。 D、中国在共建国家创办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有助于增进中国与共建国家的人文交往。
(4)、下面是小文根据收集的材料拟定的演讲提纲,请根据提示将提纲补充完整。

中心论点:“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分论点1:“一带一路”不是“独奏”。

论据:①少数外媒荒谬地提出所谓的“中国债务陷阱”论。

②中国坚持“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论证方法1:

分论点2:“一带一路”是“合唱”。

论据:①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政策沟通广泛而深入。

论证方法2:举例论证

总结: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奏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合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底线

冯骥才

    ①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社会的底线也在下降。所谓社会底线下降,就是容忍度的放宽。原先看不惯的,现在睁一眼闭一眼了:原先不能接受的,现在不接受也存在了。在商业博弈中,说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业的吆喝或陷阱。在这样的社会生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

    ②可是这底线就像江河的水线,水有一定高度,船好行驶,人好游泳。如果有一天降到了底儿,大家就一起陷在烂泥里。我们连自己是脏是净是谁也不知道了。

    ③所以,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实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卖国求荣”、“乘人之危”,不能“虐待父母”、“以强凌弱”、“恩将仇报”、“落井投石”,还有“不义之财君莫取”、“朋友妻不可欺”等等。

    ④这个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乎已被全线突破了。

    ⑤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定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因此说,守住底线,既为了成全社会,也是成全自己。

    ⑥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时,你是降下自己的底线,随波逐流,还是坚守自己的底线,洁身自好?有人说,在物欲和劝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依我看,社会的底线可能是脆弱的,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坚强,牢固不破。

    ⑦底线是人的自我基准,道德的基准,处世为人的基准。

    ⑧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没有底线,一定会是一塌糊涂的失败的自我,乃至失败的人生。有底线,起码在“人”的层面上,获得了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快的脚步是“坚持”

       ①最近读书,偶然翻到一段记述,颇令人感慨。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桃核做成弹丸,闲暇时便一颗颗往山岭上投。几年下来,竟然“花发满山”。

       ②空山收获繁花似锦,表面上看得益于诗人的奇思妙想和闲雅情趣,本质上则源自日复一日的坚持。数年之间,没人记得清都有谁参加过投掷游戏,也无法计算究竟有多少颗桃核最终落脚山坡。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重复播种、静谧无言的守望等待,定然不会迎来满山芳华的惊喜。其实,为学立志、干事创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③“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诚如诗人所言,生活之路迢遥,比拼的并非一时一地的速度。在贵州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挥洒36年时光,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恒心,最终凿通“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缺水的命运。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那些不急不躁、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人,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抵达梦想的彼岸。

       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坚持”二字,谈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做一阵子不难,做一辈子很难。【甲】现实中,不少人在干事创业之初也都意气风发,但在漫长而艰辛的跋涉路途中,逐渐褪去了干劲与激情。殊不知,即使慢,即便遭遇挫折,只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终能遇到美好风景。坚持,可说是梦想的生动注脚。

       ⑤当然,坚持不是不辨方向、不顾实际地盲目前进。

       ⑥方向正确,步履再慢也终将抵达;目标缺失,行动再快也难偿所愿。今天,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职业版图”被快速刷新,人们面临着更多的职业选择、更快的生活节奏。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认为积累和坚持已经落伍,下苦功夫没有前途。于是,他们以最快的脚步追求速成,开网店赚钱就去做店主,“网红”吃香了又匆忙去直播……在浮躁中,一步步陷入了低效忙乱的怪圈。对个体来说,不省思自身方位、不注重过程积累,就难免竹篮打水一场空。

       ⑦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乙】日拱一卒的坚持,永远是打开梦想之门的金钥匙。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

科幻创新离不开文学哺育

①科幻文学的深远意义在于对人类未来的想象与阐释。科幻小说《三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让我们看到在美食、戏曲、熊猫等传统文化传播载体之外,中华文化传播的更多可能性。科幻让中国故事呈现更丰富多元的面貌,也让世界上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当代中国,了解当代中国人对科技与未来的想象。在推动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历史性进程中,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地提高科幻文学的创作水平,壮大作者队伍,开拓题材与风格,寻找与中国情感、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相连接的中国科幻故事。

②进一步提升作品的科学维度。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性转型期,从依靠人口红利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驱动的传统经济模式,向依靠科技创新与制度优势驱动的新型经济模式升级。国家大力发展航天科技量子科技、人工智能、5G通信、生物基因区块链等面向未来的尖端技术。这些技术为民众所接触、学习、吸收,将为国家实现顺利转型建立文化基础。科幻文学创作者应该主动接触、学习、吸收最新的科技发现与成果,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并转化为创作素材。科幻文学创作者应通过官方或民间机构组织的科技企业采风、与科学家面对面等活动,深入第一线交流、探访让科技与科幻真正做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创作出真正反映时代科学理念与精神的优秀作品。

③进一步拓展作品的美学维度。科幻作品要走向大众,走出国门,要求创作者了解不同受众群体、不同媒介形态、不同文化背景的审美特征,有技巧、有策略、有创新地融合不同的艺术形式与表达方式,使科幻真正为大众所喜爱。在这一维度上,已经有颇多成功案例可以借鉴。近年来,“国漫“国潮”方兴未艾,将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时尚产业、衍生品市场融合,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科幻类型叙事与中国传统文化、情感范式、价值观念、美学标准进行有机嫁接、融合,并创作出具有影响力的作品,是我们这一代创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④进一步深挖作品的人文维度。正如电影《流浪地球》向我们展示的,一场虚构性的全球生态危机,让我们所熟悉的世界秩序被全面颠覆,它所创造的审美经验是陌生化的,却不是与现实完全无涉的,观影引发的大众对当下环境、人伦、科技与价值观的反思,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其他形式的科普宣传。这就是科幻的价值与意义。

⑤很多科幻作品表达了对生态危机、技术滥用、生命伦理的严肃思考。科幻既是对科学的仰望,也是对科学的警惕,这种敬畏交加的二元性,构成了科幻的内在矛盾和独特思维。人们越依赖科学,越相信科学,越对科学抱有敬畏和疑虑,就越需要超越科学的视野,越需要人文的关怀。但这种超越和关怀又无法脱离科学而存在,必须与科学共生共存。这正是科幻能够走向大众的人文根基。

⑥今天,科幻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文学范畴,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思维范式。普及中国前沿科技成果,在教育领域推进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整个社会的创造力,这些都可以通过科幻小说、动漫、影视等全媒介形态的优秀内容创作来实现。

⑦科幻文化产业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扶持,也需要尊重客观规律与科学方法。让我们抱持耐心,期待中国科幻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迎来更加蓬勃发展的时代。

(陈楸帆/文,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9月10日,有校改)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外婆”改成“姥姥”,编改教材不必这么刻意

赵清源

①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文第24课《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

②有网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针对这一问题的答复:“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而“外婆”属于方言。

③上海语文课本的这一改动,貌似微不足道,却涉及好几个重要的语言问题。

④查询《北京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在“姥姥”的词条下面,有这样几种解释:一是儿童称老年妇女,如刘姥姥;二是反驳词,相当于“哼”“胡说”;三是用于坚决反对,有“任何人”的意思,如“姥姥来了我也不给”;四是指外婆。

⑤之所以引述这段,只想说明两点:其一,外婆并不是方言,而是普通话,解释“姥姥”的时候就用到了“外婆”。因为在词典中是不能用方言解释方言的,除非方言已经成为了通用语。其二,姥姥本来也是方言,或者说,既是方言,也是普通话。如果说因为“外婆”是方言而不能进教材,邢么,“姥姥”也恐有方言之嫌。

⑥而且,如果从语义上分析,“外婆”可能比“姥姥”更能清晰地表达当事人的身份。因为中国人的称呼不仅仅是称呼,更是一种身份的确认,用称呼来标示关系的远近亲疏。比如,内亲和外戚是不同的,内是同姓,外是不同姓。“外婆”的“外”,就是准确地表明了身份。

⑦方言和普通话到底是什么关系?

⑧事实上,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并非彼此对立,互相排斥。从历史上看,汉语言一直是双轨的,一面是民族共同语,一面是方言。二者并行不饽。

⑨上古时代的汉民族共同语称为“雅言”,汉代称为“通语”,明清时代称为“官话”,民国初年称为“国语”,新中国以后叫“普通话”,名异实同,本质都是民族共同语。而且共同语的形成,正是不同方言区的人们为了沟通的高要,不断相互模仿、迁就、调整、融合而逐渐产生的。从这个角度说,没有方言,就没有共同语。

⑩方言一旦消失,也会影响共同语的发展。因为共同语在演化过程中,在不断吸收方言的成分以丰富自己。比知,现在普通话中的“尴尬”是从吴方言中吸收的,“煤炭”是从客家方言吸收的等。近年来,“讨说法”“大忽悠”等方言被大众接受并进入普通话,也是方言影响共同语的明证。

⑪如上所述,普通话是各地方言共同融合的结果。

⑫更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应该首先坚持尊重文本的原则。文本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文学实体,相对于作者、世界构成一个独立、自足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可能富含历史的、社会的、情感的等多方面的信息。

⑬因此,不尊重文本,对文本的任意删改,都是对原有信息系统的破坏,这____文字问题,____态度问题。

⑭尊重文本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选编教材的基本态度。这是语文学习的内在要求,也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

为什么要读诗。

有些同学认为诗歌难背又脱离生活,为此,班级举办“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沙龙活动,小希做了沙龙实录,并进行了一些整理和思考,请认真阅读,协助她完成。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

【主持人开场】有人说,诗歌是一种语言的隐藏机制,是文学最优雅的表达方式。诗歌于有限的篇幅里传递无限的可能。在中国古代,创作诗歌是读书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技能,是走入大众视野的绝佳路径,是开启仕途的重要手段。但行至今日,世界日新月异,生活智能化迅速消解了诗意,群体的脚步日趋增快。那么,现如今,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呢?请大家探讨交流,踊跃发言。

【发言集锦】

甲组发言:我们组认为,(1)____。千百年来,无数诗词歌赋,一路滔滔奔涌,大自然的万物仿佛皆可用来承载真情。跟着李白,读月,想到“故乡水”,听到“捣衣声”;跟着余光中,读雨,听到“挽歌瓦吟”;跟着刘禹锡,读船和树,想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借自然之物,传递了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诗歌确是情之所托。不仅如此,诗歌还能滋润人的心灵,振奋人的精神。比如,____。最终我们有缘在绝美诗词中与之相遇,有缘与古人的心灵相通。

乙组发言:我们小组认为,要拿好的诗歌来读,否则就别读。大家请看本组PPT材料,钱穆先生在《论诗》里对左边这段作过解释:“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高雅的人则不然,应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王维的诗就不同,明明是孤寂、辽阔的景致,却能从“直”与“圆”升华出慷慨来,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可见,好的诗,诗里有人,而且是高雅的人。(2)____。

丙组发言:我们组觉得,诗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为独特的崇高地位,它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在诗词曲赋中,我们感受到《诗经》的君子好逑,《楚辞》的魂兮归来;魏王的老骥之志,丞相的鞠躬尽瘁;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的梦中泪;“西北望,射天狼”的决心,“粉骨碎身浑不怕”的忠诚。叶嘉莹先生说:“诗歌,由作者到读者,不断传达出生生不已的感发的生命。”这诠释了诗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最宝贵的价值和意义,(3)____。

【主持人结语】泱泱华夏,文脉传承。历史的长河,闪耀着人文思想的光辉。我们在诗词歌赋中,(jí)①____取精神力量。我们学会了以博大胸怀宽宥他人的错误;我们学会了在困境中迎难而上,不会为自己的逃避找冠(miǎn)②____堂皇的理由;历史文人们的精神灌(gài)③____我们的思想,让我们的生活如春花般鲜(yán)④____。接下来,我们也一起读诗吧。

【收获】我们为什么要读诗?____。

【附录】各组PPT材料

乙组PPT出示材料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读王摩诘诗后)香菱笑道:“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我看他《使至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选自小希《“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沙龙实录整理稿》

阅读理解

谈诗(节选)

钱穆

①最近偶然看《红楼梦》,有一段话,现在拿来作为开始。林黛玉讲到陆放翁的两句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有个丫鬟很喜欢这一联,去问林黛玉。黛玉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下面她告诉那丫鬟学诗的方法。她说:“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就会懂得作诗了。”

②这一段话讲得很有意思。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

③此刻先拿黛玉所举三人王维、杜甫、李白来说,他们恰巧代表了三种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学问。王摩诘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是孔孟。摩诘诗极富禅味。禅宗常讲“无我、无住、无著”。所以后来人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此一联拿来和上引放翁一联相比,两联中都有一个境,境中都有一个人。“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那境中人如何,上面已说过。现在且讲摩诘这一联。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听到窗外树上果给雨一打,朴朴地掉下。草里很多的虫,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灯下,听到外面山果落,草虫鸣,当然还夹着雨声。这样一个境,有情有景,把来和陆联相比,便知一方是活而动的,另一方却是死而滞的了。

④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鸣”字。在这两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给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朴朴地掉下。草虫在秋天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声音和景物都跑进到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这个人,他这时顿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我们请问当时作这诗的人,他碰到那种境界,他心上感觉到些什么呢?我们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涵义了。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若使接着在下面再发挥了一段哲学理论,或是人生观,或是什么杂感之类,那么这首诗就减了价值,诗味淡了,诗格也低了。

⑤但我们看到这两句诗,我们总要问,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觉了些什么呢?我们也会因为读了这两句诗,在自己心上,也感觉出了在这两句诗中所涵的意义。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之体悟。亦即所谓欣赏。我们读上举放翁那一联,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摩诘诗之妙,妙在他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的极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