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文言文阅读】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流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九月二十三日,晨钟初歇,披衣启户。薄云飘忽,细雨溟蒙。湖光山色,不甚分明,模糊之中别有妙趣。茂之方浓睡,余抚其背曰:“黄梁熟矣,何尚蘧蘧然耶?”茂之摩半双眼,一笑而起,不暇束带,侍户延望。曰:“此真米家泼墨法也.”既而叔父至,仲兄以告,叔父亦云然,相与读画久之,童子汲清泉,品龙井明前茶,又试武夷,余终推龙井第一。弈棋四局,击著曼歌.后凭栏纵目,云开雨止,夕阳在山.湖中歌舫纵横,急弦繁管,断续未歇,俄而灯火已上,若流萤风中不定。

(节选自浦《游明圣湖日记》)

【注】①黄梁:此处指梦醒之时,②蘧(qú)蘧然:用庄周典故,指梦境.③米家:指宋代画家米芾,其山水画自成一家。

(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湖中得更有此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 B、余抚背曰     真无马邪 C、余强饮三大白别     日出林霏开 D、上下白      笑而起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文字凝练简洁,描写了雪后西湖的寂寥空旷。 B、甲文极尽铺陈渲染,描绘出一幅素净淡雅的水墨画,营造了人景相融的美妙境界。 C、乙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生活雅事,描绘了西湖不同时段的景致,令人向往。 D、乙文中,夕阳下的西湖因有了歌舫纵横、急弦繁管而显得热闹非凡。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俄而灯火已上若流萤风中不定。

(4)、【甲】【乙】两文均是叙写西湖美景雅事的佳作,但所绘之景和所叙之事不同,两位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结合文章填空。

选文

所绘之景

所叙之事

作者心情

甲文

冬夜西湖雪景

 

淡淡的故国之思、故国之悲

乙文

与家人观雨品茗、弈棋曼歌

 

举一反三
阅读《老王》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唔”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自己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⑪“早埋了。”    
       ⑫ “呀,他什么时候……” 
       ⑬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明天。”
       ⑭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⑮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