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抽测人文(阅读)素养语文试题卷(2022.12)

阅读

好人好报

乡鹤

    今天是正月初五,春节的气氛还很浓厚,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过节的喜庆中。路上车水马龙,都是出门拜年的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刘今是个木匠,他今天起了个早,等老婆和儿子都吃完早饭,便让老婆和儿子坐上三轮摩托,他要带全家去姑妈家拜年。

    刘今等老婆和儿子坐上了车,便发动了马达,向姑妈家的村庄去。路上,行人如织,到处都是拜年的人,过往的车辆也很多。忽然,前方有位老人,一不小心,脚底一滑,竟摔倒在马路边,脸朝下,半天也没反应。这一幕,被刘今看得清清楚楚。刘今立即把三轮摩托停靠路边,急忙跑过去扶起老人,老婆却叫喊着刘今,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惹事上身。可刘今没有理会她,扶起老人一看,老人面部全是血,也不知老人能不能动弹,刘今关心地问道:“大爷,你能走路吗?能走路吗?”老人挣扎了几下,没能站起来,刘今急忙用双托住老人的胳膊,想让老人借助他的力量,自己站起来。刘今安慰道:“大爷,你扶着我的双手,慢慢站起来。”老人连试了三次,第三次才摇晃着身体,慢慢站立起来。

    刘今见大爷一个人,便关心地问道:“大爷,你这是要去哪里呀?”大爷听清了刘今的话,回答道:“我去女儿家吃午饭,不小心摔倒了。”刘今安慰道:“大爷,您女儿的电话多少?我打给她!”大爷报出一串号码,刘今急忙拨出电话,但是却没人接听。刘今看了看大爷的情况,不放心地说:“大爷,我先送你去医院吧?”大爷有些激动,抖抖索索道:“那太感谢你了,你是个好人呐。”刘今也没多考虑,扶着大爷,坐上了他的三轮摩托,就向镇医院驶去,完全不顾老婆铁青的脸。

    刘今为了早点去姑妈家,就加大了油门,行到第二个红绿灯下,见是红灯,刘今想要放慢车速,可惯性还是把三轮摩托带出了斑马线。这时候,一辆由南向北的小轿车为了躲避横穿马路的行人,直冲了过来,不偏不倚,把刘今的三轮摩托车前轮,撞飞了出去。刘今也被撞出几米远,侧躺在路面,浑身都像散了架,尤其是关节,让他疼痛难忍。

    司机傻了眼,看着三轮摩托已面目全非,地上还躺着四个人,急忙掏出手机,拨通了120,同时也向交警大队报了警。十几分钟后,教护车拉着刘今一家和老人都去医院检查身体。

    在救护车上,刘今老婆一路埋怨着:“你就是不听我的话,如果不送老人去医院,我们就不会出车祸了。”刘今没说话,看了看老人,只是摆了摆手,示意老婆别再说了。老婆见刘今一副不知悔改的样子,气得不理会刘今了。

    到医院后,四人立即做了各项检查,老婆和儿子没大碍,老人除了脸部有擦伤,其他一切正常。刘今……

(节选自江山文学网,有删改)

(1)、文中划线处都是环境描写并且内容上有所重复,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是什么?
(2)、无巧不成书,“巧合”是小说创作中常用的构思情节的一种手法。请你梳理文本,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并且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探究“巧合”的作用。

    链接材料:古代的艺术家们在文学作品的情节设置上喜欢使用巧合。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巧合手法的运用便十分普遍,例如:呼保义宋江怒杀阎婆惜,无奈之下逃到了小旋风柴进的府上。一日,宋江与柴进饮酒,酒后宋江站立不稳,一脚正巧踢翻了木,惹怒了正在木旁烤火的好汉,一位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的英雄出场了。再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一文,施耐庵在情节结构的设置中就使用了众多的巧合:巧遇李小二,巧闻高太尉,巧得酒葫芦,巧遇暴风雪,巧见山神庙,巧塌草料棚,巧宿山神庙,巧闻知真相……这些巧合让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值得读者细心品味。

(3)、阅读小说需展开想象,请为《好人好报》续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不少于200字。

小贴士续写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从文本整体着眼,关注内容和主旨,把握原文的思路。

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规定的情景出发,补充与原文相符合的情节。

要瞻前顾后,注意承接、巧合、伏笔与照应等关系,使续写部分成为前文合乎逻辑发展、顺理成章的延伸。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们是一家人
                                                                                                         秦文君
       ①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②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于是,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我想就不会挨饿了。
       ③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④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来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
       ⑤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了下来。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⑥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放学回家,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⑦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⑧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⑨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⑩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题。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名城梦

施能泉

    ①东西塔旁,百柱殿前

    ②明天,这里。

    ③就在这里。他信上说:看凌空双塔,听檐角风铃。

    ④追寻40年前失落的梦?那一天,他要赴刺桐港 , 乘刺桐舟,履滚滚波涛,穿茫茫大海,去南洋寻求金黄色的梦。

    ⑤我再一次劝他:“就这样离开生你养你的名城?”

    ⑥“名城!名城?”他几乎喊了起来。“你跟我去看看,曾是天下第一大港的刺桐港如今有几条破木船!唐宋以来,多少刺桐舟风帆高悬,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把我们东方文明输注大洋彼岸,如今运的却是劳工!”

    ⑦离开船还有3个小时。他不急着去赶两个多小时行程的路,却折向城西北隅的开元寺,颤悠悠地燃起一炷香,发呆似地站在古榕荫霭下的拜庭中。眼前深堂广殿,跪着众多祈求平安的善男信女。他却左顾右盼,仰望东西两边那两座已有一千多个年轮的擎天石塔,和着凄清的檐角铃声喃喃自语:不回来了,不回来了……

    ⑧他走了,迈着沉重的脚步,踏着破碎的街石,消失在鸠形鹄面的行人中……

    ⑨我不相信他不回来,就凭着他对古城象征的东西塔的这最后一眼!待刺桐古港涌起新潮,等泉州名城再度春风,双塔下会出现他的笑脸。古城呵古城——我默默地向着双塔祈求——重铸你盛唐有过的光辉,再造你宋元出现的繁荣,呼唤万千离你而去的游子回归!

    ⑩于是,当新中国从东方崛起,古城喜沐东风,新姿丰盈;当改革开放大潮席卷神州,海上丝绸之路雄风再振,我便喋喋不休地诉说,这城,这人,这海,这港,这山,这田,这路……

    ⑪我不知道他庐结何方。40年来,他没有遣过鸿雁落脚古城。然而我相信,无论在海峡彼岸的国土,或在蕉风椰雨的菲岛,夕阳落处的欧美……他听得见气势凌云的东西塔尖那日夜自语的风铃诉说的古城的变化;他看得到海上丝绸之路风樯竞渡,刺桐新港古城市井接踵而至的万国商贾。靶迟早会在那热泪盈眶的海外游子的回乡人流中,辨出他哪怕已是双鬓侵霜的少时伙伴!

    ⑫我的预感没有错。他终于要重履故土了。前几天,一封加急特快件从菲律宾飞进我家:飞机票已定,明日抵古城。那飘洋过海的信笺上写着——

    ⑬踏上异邦,才知古国名城在心底的分量。名城钟灵毓秀,孕育出来的优秀文化从小就铸进我的肌体中。天涯海角,春花秋月,做不尽名城梦。名城有过璀璨的历史,那是祖先奋斗创造。我今日回归,带去些小余资,兴学办校,弘扬名城意识,建造新的名城。

    ⑭呵,名城!东西塔!明天,这里,又一个去国离乡的游子投入你的怀抱,向你倾诉肺腑之音,同风铃和鸣……

【注释】①百柱殿:即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  ②泉州古称刺桐城,刺桐港即泉州港。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