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庆云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质量监测试卷

古代诗文阅读

气象万千

《看山阁闲笔》

    云霞雾露,均属山川河岳熏烝之气。……春气融和,云如絮而霞如绮,自必晴明;雾若烟而露若膏,定然阴雨。夏气炎烈,云有奇峰,霞饶文锦,雾蒸潺暑 , 露拂南熏。秋气高爽,云弄巧而霞吐彩,雾含风而露生凉。冬气聚敛,云轻霞薄,风日并美,雾凝露结,霜雪交荣。……所以谓云霞雾露之明晦,相应乎春夏秋冬之令节。

    霜者,天地之清凉气也;雪者,天地之严肃气也。……霜降于秋杪 , 能驱烦暑而豁新凉;雪骤于腊中,可杀诸毒而获丰兆。

【注释】①节选自《看山阁闲笔》。②烝(zhēng):同“蒸”。③饶:多。④潺(rǔ)暑:盛夏潮湿闷热的气候。⑤熏(xūn):这里指风。⑥杪(miǎo):末尾。

(1)、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下列节气中会出现“云如絮而霞如绮”这一气象的一项是(  )
A、清明 B、夏至 C、芒种 D、大雪
(2)、观察气象,若出现“①',则为阴雨天;而“②”则是丰收的好兆头。(请用原文回答)
(3)、下列与“春夏秋冬之令节”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日月行(曹操《观沧海》) B、炎帝少女(《精卫填海》) C、锺子期听(《伯牙鼓琴》) D、光持石击瓮破(《司马光》)
举一反三
阅读《塔里木感怀》,完成后面的题。
                                                                                                塔里木感怀
                                                                                                    凸 凹
       ①见到塔里木河的时候,内心翻腾,思绪连绵。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原以为它应该是激流滚滚、大浪弥天的,却流得那么平静、那么舒缓、那么从容,远远望去,满目青碧,一如睡在梦中。
       ②塔里木油田的人对我说,塔里木河虽然壮阔,有吞吐山河的气势,却最终没有流入大海,而是消失在苍茫戈壁、漫漫大漠之中。所以,塔里木河,在大美之下,是悲壮的底色。
       ③本应该伤感的,我却微笑着向她点头。因为故乡的物事早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大自然的道理,有别于人。譬如故乡深山的阴处有一种植物,叫山海棠。即便是生在僻处,无人观赏,可它依旧是一丝不苟地向上挺拔了枝叶,开出鲜艳欲滴的花朵。幼时,我很是不解,曾对祖父说,它真是不懂人间世故,既然开在深山无人识,便大可以养养精神、偷偷懒,没必要下多余的功夫。祖父瞪了我一眼,说,你究竟是太年轻,太看重功名,内心浮躁,不知生命真相。在山海棠那里,它只按自己的心性而活,生为花朵,就要往好里开,尽开的本分,至于能不能被人看见、被人夸奖,它是从来都不会去想的。至于塔里木河,东流入海,自然是她的向往和理想,但大漠之途,需要滋润,荒凉之境,需要水气,她的担当太重,她只能消耗自己。有了她的牺牲,才有了大漠绿洲、珍禽异兽和丰沛的油气储藏。塔里木河尽了她作为河流的本分,实现了自身声名与功利之外的价值,所以她心安,所以她内敛,所以她悲壮而不悲伤。
       ④告别了塔里木河,进入沙漠腹地。沙漠公路的两旁,是不断现身的胡杨。初冬时节,胡杨斑斓,闪闪烁烁如火。塔里木人说,如果没有胡杨的防风固沙,沙漠公路这条人类的通途就会湮没中断,广袤沙漠就会真的成了死亡之海。胡杨的品格是在焦渴之地,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即便是死了,也会最终变成石油。胡杨顽强地矗立于沙漠戈壁,以履行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抗风沙,保绿洲。我不禁想到了“笔锋常带感情”的梁启超。人们常诟病他一生善变,读了解玺璋先生的《梁启超传》,始知道,他之变,是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在复杂情势下,更好地进行民族启蒙的政治智谋。变的皮相之下,恒定不变的,是爱国、爱民的旷世情怀。由胡杨到梁启超,我不由得联想到,自然的伟大与人的伟大,其实是相通的,只要襟抱萦怀,外在的曲直与隐现,是不重要的。
       ⑤沙漠公路两畔,除了胡杨耀眼之外,还有一种诱人驻足的风景——夫妻井。沙漠里的绿植,需要滋润,自然要有井。戈壁阔远,交通艰难,杳无人烟,井近乎与人际绝缘。然而也需要打理,就建造了几间小屋,住进了一对夫妻。女的矮胖,男的精瘦,见人群来到,他们只是乜乜地笑,久也不收敛,疑似凝固在脸上。一只小狗在人群中逡巡,任你逗弄与抚摸,因为久不见人,就不怕人。问夫妻的生活起居,他们笑而不答,只是一径地介绍抽水、输水、喷灌、滴灌的过程。看到人们对他们的工作生出兴趣,青灰的脸上悄然洇出薄薄的一层红晕,竟至指着不远处的那片胡杨林兴奋地说,这胡杨林和方圆百里的沙漠植物,都跟这口井有关。我感到,他们其实是想说,这一切都与他们的寂寞坚守有关,但长久沉默的状态,使他们羞于说出自己的贡献。我不禁怦然心动,觉得胡杨林在阳光下的无声烂漫,正是他们爱情的颜色。
       ⑥驱车数百里,我们到了塔中油田作业区。偌大个油田却只有7个人,这7个人,都是80后的年轻人,都是重点石油院校毕业的高材生。他们都有机会留在北京总部、或科研单位、或几大油田的管理机关,但他们都自愿地来到采油一线。问他们缘由,他们都很朴实地回答道,本来学的就是石油,远离油井就荒废了。——成就一番事业的追求与襟怀,向上的信念,使他们自觉地远离虚荣与享受。我说,你们想过没有,人间往往是鞭打快驴,能者多劳,你们越是有作为,油田越是离不开你们,你们很可能一辈子都会生活在这片寂寞的土地,永远与市井、时尚、现代生活绝缘,你们会不会后悔?他们说,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是塔里木石油人的信念,你看见塔里木河了没有,她一辈子也没有流出戈壁大漠,但总是温情浇灌,没有一丝忧戚之色,她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品格,什么叫无悔。
       ⑦都说天地境界、天人合一,在塔里木,我读到了令人信服的注脚。

【古韵品成长】

材料一:

睢阳学舍书怀

宋•范仲淹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

多难未应歌凤鸟 , 薄才犹可赋鹪鹩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注】①此诗是作者年轻求学时所作。②歌凤鸟:楚狂接舆曾以凤凰作歌劝孔子避世。③赋鹪鹩:晋代张华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寄,被阮籍叹为“王佐之才”。④化用西晋诗人左思《咏史》中的诗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该诗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材料二:

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披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 , 孰为神兵;焚而可变,敦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灵乌赋)

【注】①割而可卷:切割东西就会卷刃的刀剑。②英琼:指宝石

材料三:

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乎?”不许。复祷之曰:“不 , 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吴曾《能改斋漫录》

材料四:

公以进士解褐,为广德军司理,日抱具狱 , 与太守争是非。守或怒之,公不为屈,归必记其往复论,编之语于屏上。比去,至字无所容,贫止一马,鬻马徒步而归。

公服中,言朝政得失及民间利病,凡万余言,王曾见而伟之。时晏殊亦在京师,荐一人为馆职,曾谓殊曰:“公知范仲淹,舍不荐,而荐斯人乎?已为公置不行,宜更荐仲淹也。”殊从之,遂除馆职。顷之,冬至立仗,礼官定议,欲章献太后,请天子帅百官献寿于庭,仲淹奏以为不可。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仲淹正色抗言曰:“仲淹受明公误知,常惧不称,不知己羞,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殊惭无以应。

公在杭州,子弟以公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以为逸老之地。公曰: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乎居室哉。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树第治圃顾何时而居乎

——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具狱:已经结案的案件。 ②第:住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