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句中的“轮台”原是古代边防重镇,在今新疆境内,此处借指;“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原因是。(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2)、“不自哀”的意思是不为自己哀伤,细读诗歌“哀伤”仍弥漫诗中,诗人为什么而哀伤呢?
举一反三
任务三:探先贤情怀,品孤独韵味。

【甲】月波楼

(宋)郑獬

古壕凿出明月背,楼角飞来兔影中。

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

溪藏画舫青纹接,人住荷花碧玉丛。

谁把金鱼破清暑。晚云深处待归风。

【乙】月波楼记(节选)

(宋)毛滂

甲午秋九月,秀州修月波楼成,假守毛滂置酒其上。因语坐上客曰:望而见月,其大不过如盘盂,然无有远近,容光必照。而秀,泽国也。水滨之人,起居饮食,与水波接。此二者,秀人成得而有之。昔令狐君乃为此楼,以名“月波”,意将揽取二者于一楼之上?谓守得笼为己物,时分余光,以及宾客,顾不见笑于大方之家邪?是虽绳枢瓮牖、渔椎之舍,皆可得二者之胜,宁待登此楼而后得之?然昔人升车褰帷裳,意当高视远听,或者登楼四顾,使能明目洗心,有如月与波者乎?令狐君之名是楼,岂有意于此邪?

今楼下之池水,才寻丈间,亦聊足浴鸥鹭尔。极目野田,无三数里远。郑毅夫题诗其上,乃云:“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毅夫之喜夸也如此!虽然,天下孰大泰山或为小天下孰小秋毫或为大。而大小之相去,殆出吾方寸间,盖亦不可以语人矣。故此楼目力所及,虽不如毅夫言,倘以为大则穷日月之出入、极江海之泛滥,要当一眼吞之,是岂不近出眉睫之间哉?

楼前翠潋如萦带,而高柳横塘,远入孤村;野花水草,微见幽处。阑干下瞰,烟雨空濛,朝霞暮云,凌乱衣袂,徘徊徙倚,心舒目行。盖可以散郁滞而忘吾忧也。
【注释】①假守毛滂:毛滂,字泽民,为官坚守法度,关心百姓疾苦。因党争连坐下狱,后任秀州(今嘉兴)代理知州,故自称“假守”。在任期间重修月波楼。②令狐:即令狐挺,任知州时始建月波楼。③绳枢瓮牖:比喻贫穷人家。④褰qiān:撩起。⑤原句出自北宋文学家郑獬的诗作《月波楼》。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