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开展“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5—6题。

【材料一】“自强不息”一词出自《周易》,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

【材料二】因为儿时的一场疾病,湖南90后女孩江梦南患上了极重度神经性耳聋。但是地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克服种种困难,考取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坚强少女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她因此入选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

(1)、仿照示例,写出下表中诗文名句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内涵。

诗文名句

内涵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反躬自省,严于律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2)、复兴中学校学生会拟邀请【材料二】中的江梦南博士在学术报告厅为同学们开展一次讲座。以下是邀请函的正文部分,其表达有三处不妥,请找出并修改。

邀请函

江博士:您好!同学们都非常敬佩您的精神,贵校想邀请您于2024年10月8日下午3点到我校做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讲座,期待您的莅临!

复兴中学

2024年9月25日

①邀请函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应改为“”。

②邀请函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邀请函中有一处内容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举一反三
名著选读

红军剧社(节选)

我和那位邀请我去看红军剧社演出的年轻干部一起出发。这时,人们都已经奔向那座就着古庙临时搭建的露天剧场。那天是星期六,距离太阳落山还有两三个小时,整个保安似乎全城出动了。

学员、骡夫、妇女、被服工厂和鞋袜工厂的女工、合作社职工、苏区邮局职工、士兵、木工、拖家带口的村民,都朝着河边那块演员们演出的大草地涌过去里。很难想象有比这更加民主的场合了——有点像昔日的肖托夸夏季教育集会。

不售门票,没有包厢,也不设贵宾席。山羊在不远处的网球场上吃草。中央委员会书记洛甫、红军大学校长林彪、财政部长林伯渠、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以及其他干部和他们的妻子都分散在观众中间,像其他人一样坐在松软的草地上。演出开始后,人民就不怎么注意他们了。

台上挂着一块红色的绸制大幕布,上面有“人民抗日剧社”几个大字,还有拉丁化的新文字拼音,共产党正在倡导以拉丁化来促进群众教育。节目预计将持续三个小时,有短剧、舞蹈、歌唱、哑剧——一种综艺节目,或者说是杂耍表演。这些节目主要通过抗日和革命这两个中心主题连贯起来。节目明显带有的宣传色彩,道具都十分简单。它的优点是摒弃了从锣鼓铙钹和假嗓歌唱,选用现实题材,而不像“陈腐”的中国京剧,总表现那些毫无意义的历史故事。

尽管编剧不那么精致,也不那么优雅,但演出生气勃勃,充满幽默感,演员和群众都参与其中,从而弥补了这些不足。红军剧社的观众似乎真的在听着台上的说话:与那些满脸不耐烦的京剧观众相比,这确实令人吃惊。京剧观众的时间主要打发在吃水果、嗑瓜子、聊天、来来回回扔着热毛巾、到别的包厢里去交际,他们只偶尔瞥一眼台上的表演。

第一个短剧叫《侵略》,以1931年东北一村庄为背景,暮起时日军到达,把不抵抗的中国军队赶走。第二幕中,日本军官在一个农民家设宴,把中国人当作椅子坐,喝醉了酒侮辱中国人的妻女。下一幕是日本毒贩在叫卖吗啡和海洛因,强迫每一农民买一份。一个青年拒绝,就被叫出来讯问:“你不买吗啡,你不遵守满洲国卫生条例,你不爱你的‘圣上’溥仪,”拷打他的人这么说,“你不好,你是抗日的匪徒!”那个青年就马上给处决了。

接着一场戏是农村集市,有些小商人在太平的气氛中叫卖货物。突然来了日本兵,搜查“抗日匪徒”。他们要当场察看身份证,忘记带在身上的就被枪决了。接着两个日本军官大吃一个小贩的猪肉。吃完后他要他们付钱时,他们奇怪地看着他说:“你要我们付钱?可是蒋介石把满洲、热河、察哈尔、塘沽停战、何应钦一梅津协定、冀察委员会都给了我们,也没有要一个铜板!为了一点点肉,你却要我们付钱!”他们立刻把他当作“匪徒”用刺刀捅死了。

最后村民们怒不可遏。商贩们把货摊和遮阳的大伞推倒,农民们拿起长矛,妇女儿童拿起菜刀赶来,大家都宣誓要同日本鬼子“血战到底”。这个短剧很幽默风趣,用了本地方言。观众不时哄堂大笑,或者对日本人表示厌恶和仇恨的咒骂,他们情绪很激动。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政治宣传,也不是滑稽戏,而是深刻的真理。演员大多数是十几岁的少年,而且是陕西和山西的本地人,但是观众由于全神贯注于剧中的思想,就把这一点完全给忘记了。

这场以滑稽戏为形式的表演所蕴藏的残酷的现实意义,并没有因为剧中的风趣和幽默而模糊起来,至少对一个在场的年轻战士是如此。他在演剧结束时站了起来,用感情激动的嗓子大声喊道:“打死日本强盗!打倒杀害中国人民的凶手!打回老家去!”全场观众都齐声高喊他的口号。我后来打听到这个少年是个东北人,他的父母都被日本人杀死了。

就在这时,闲逛的羊群为人们提供了笑料,缓和了气氛。人们发现它们正旁若无人地啃着球网,那是演出开始前忘了收起来的。一些学员赶紧去驱赶这些犯事的羊,抢救下文娱部门的这一宝贵的财产,惹得观众哄堂大笑。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根据以上节选内容,咱们聊聊有关“新闻”的话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