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盐仓24秋 九年级语文 素养综合训练12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基于传统涂层材料和涂装体系,即使采用国外知名涂料公司的材料或通过增加涂膜厚度的方法,已建成的钢结构桥梁,最高设计防护寿命一般也不超过25年。而即将合龙的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采用了自主创新的“石墨烯重防腐涂装体系”,将实现30年超长防腐寿命的突破。

由于纳米级石墨烯的片层结构层层叠加、交错排列,用石墨烯改性防腐涂料,可在涂层中形成“迷宫式”屏蔽结构,构成一道屏蔽阻隔。这种屏蔽结构能够有效抑制腐蚀介质的浸润、渗透和扩散,提高涂层的物理阻隔性。同时,还可延长腐蚀介质的渗透扩散路径,从而提高涂层的抗渗透性和使用寿命。

“石墨烯重防腐涂装体系”将为跨海大桥建设带来显著效益。以泉州湾跨海高铁大桥为例,采用“石墨烯重防腐涂装体系”,按照30年的设计涂装寿命,100年内只需涂装4次,可节约投资45%以上,近5000万元。

国产石墨烯新型重防腐涂料的出现就像一场及时雨,不仅改善了国内防腐涂料产品的防腐质量,还填补了国产高端防腐品牌的市场空白。这对于保障海洋装备、海洋工程和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服役,促进防腐涂料的产业升级,冲击国际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提升中国蓝色经济产业建设中的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摘编自《科技日报》2021年8月4日)

【材料二】

力学特征

石墨烯是已知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 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韧性, 且可以弯曲, 利用氢等离子改性的还原石墨烯也具有非常好的强度

热学特征

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 纯的无缺陷的单层石墨烯的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 是导热系数最高的碳材料

光学特征

石墨烯具有非常良好的光学特征,在较宽波长范围内吸收率约为2.3%,看上去几乎是透明的

光学特征

石墨烯在室温下的载流子迁移率约为15000cm²/(V·s),这一数据超过了硅材料的10倍, 是已知载流子迁移率最高的物质锑化铟(InSb)的两倍以上

(接自“东方财富网” 2021年8月20日)

【材料三】

电化学腐蚀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腐蚀。腐蚀过程中形成了腐蚀电池,产生了腐蚀电流,所以金属腐蚀实际上是一个短路的原电池反应,金属作为阳极失去电子,电解液作为阴极得到电子,整个过程的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列属于阳极和阴极反应,是金属腐蚀的主要类型。

普通的树脂涂层抵御划痕的能力较差,石墨烯的掺入使得复合涂层具有优异的弹性和抵抗变形的能力,增强了复合涂层的硬度,在磨损过程中,石墨烯形成了滑移层且摩擦热被迅速转移散发,因此增强了涂层的耐磨性,石墨烯树脂复合涂层可持久避免涂层出现局部破损,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

当防腐涂层出现局部破损时,由于石墨烯的引入赋予涂层优良的导电性,可将阳极反应的电子传输至涂料表面使得阴极反应在涂层表面发生,因此阴极反应生成的OH-与阳极反应生成的Fe3+不能接触反应,随着Fe3+的累积,阳极反应将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抑制腐蚀的效果。

通过添加锌粉或铝粉在防腐涂料中,使活性锌(铝)作为腐蚀反应的阳极,保护作为阴极的金属基体,但是锌粉的使用量非常高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且大量的锌存在会增大涂层孔隙率,降低防腐效果。通过掺入导电石墨烯,使其作为涂层中锌颗粒的导电桥梁,提升锌的利用率,促进牺牲阳极的电化学反应的进行。

(摘自“中商情报网” 2021年8月17日)

(1)、下列对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墨烯的强度高、光学和电学特性良好、导热性好,可分为单层、双层和多层石墨烯。 B、石墨烯可在涂层中形成“迷宫式”屏蔽结构,可延长腐蚀介质的渗透扩散路径,从而提高涂层的抗渗透性和使用寿命。 C、泉州湾跨海大桥创新采用“石墨烯重防腐涂装体系”,将实现超过最高设计防护寿命30年的突破。 D、导电石墨烯可作为涂层中锌颗粒的导电桥梁,促进牺牲阳极的电化学反应的进行。
(2)、借助下面的问题提示,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解释“及时雨”的意思。

⑴生活中哪种情况会用到“及时雨”一词?

⑵材料中的“及时雨”应用于什么情况?

⑶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

(3)、请根据材料中的描述,简要概括石墨烯防腐涂料的防腐机理,并以石墨烯为原材料,合理想象并设计一种产品,要求能充分凸显出石墨烯的特点,并附有简要产品说明。
举一反三
学习与探究

[材料一]

本报讯(2023年4月6日记者段晓瑞)近日,建设数字云南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3年数字云南工作要点,明确我省将从夯实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协同高效数字政府、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共治共享数字社会、大力引培数字人才等六个方面,加快数字云南建设。

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2万个以上,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达88%,沿边小康村5G网络覆盖率达100%,县级城区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100%,推动玉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完成“千兆城市”建设;推进“两亚”国际数据中心、云南省北斗卫星导航数据与应用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新建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3家以上,认定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0个以上;完成昆明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按需扩容现有中缅跨境光缆,启动中老跨境陆缆传输系统四期扩容工程,建设中越河口—老街跨境国际通信线路。

(《云南日报》)

[材料二]

本报讯(2024年3月3日记者李承韩)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云南省信息通信行业2024年度工作会上获悉,我省5G基站数已超过10万个,5G应用发展驶入快车道,将有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省出台“数字云南”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双千兆”网络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规划,科学提出云南的5G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

5G基站建设不断加快,5G创新应用持续赋能千行百业。云南信息通信行业开展“5G扬帆,智赋云南”专项行动,“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云南区域赛为5G应用项目提供了交流与展示平台,在点燃全行业全社会积极参与热情的同时,涌现出上百个5G创新应用案例。一批5G应用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持续向社会各行业输出。

(《云南日报》)

[材料三]

【活动二】阅读文章,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一】

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赵渊杰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共青团要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广大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指明了航向。

②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传承这一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奋斗者在打倒军阀、抗日救亡、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斗争中冲锋陷阵;向科学进军、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把青春献给祖国;勇做改革闯将,开风气之先,在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勇立潮头;发出“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强音,自觉担当重任,深入基层一线,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绽放异彩。事实证明,只有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给人们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是新时代的弄潮儿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踔厉奋发、勇毅前进的时代。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这些新时代的弄潮儿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在新时代的每个领域、各条战线,还有许多这样的弄潮儿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从脱贫攻坚的战场到科技攻关的岗位,从抢险救灾的前线到疫情防控的一线,从奥运竞技的赛场到保卫祖国的哨所,广大新时代青年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在紧跟时代、奉献时代中成就自我。

④一个世纪前,李大钊在《青春》中寄语中国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前进的道路仍然充满艰辛。当代中国青年唯有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奋勇争先,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实现中国梦这场历史接力赛中跑出好成绩,不断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青年的力量,是理想信念的力量。青年周恩来“邃密群科”,为寻求救国真理奔走求学,找到正确信仰与方向。28岁的夏明翰追随心中“主义”,从容就义前给妻子留下了绝笔信:“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29岁的陈望道心无旁骛地翻译《共产党宣言》,把墨汁当成红糖水蘸着粽子吃,还说不苦,一点都不苦,因为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正因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所以青年成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编辑科普宣传展板

【展板一】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雨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城市化面积迅速增加的同时,大量的城市设施建设导致硬地面积增大,阻碍了雨水下渗过程,形成了地表径流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同时,建筑物取代了树木,绿地面积减少;汇水区和雨水管道取代了自然流域,城市创造了一种新的水文环境,打乱了原有的蓄水排洪模式。此外,城市地下空间大范围、高密度的开发利用,如停车场、地铁、下穿隧道等,会导致排水系统形成“盲点”,水流无法畅快排出,形成内涝。

【展板二】

A、B两城市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城市

年平均降水量

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

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

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

年平均蒸发量

A

675

405

337

68

270

B

644.5

267

96

171

377.5

【展板三】

为更好地应对暴雨洪涝,海绵城市应运而生。

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技术,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研究表明,屋顶绿化、雨水蓄渗、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地面、生物滞留池等开发设施对综合雨水径流大小有一定影响,可以减少进入管道的雨水量。通过上述手段,海绵城市可以有效地削减雨水峰值流量,降低内涝风险;同时涵养水资源,补充城市地下水,促进水循环,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展板四】

为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很多学校积极尝试建设“海绵校园”,下图为某学校设计的“海绵校园”规划图。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文本,完成小题。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带回1935.3克珍贵样品。为此我们搜集了以下相关材料。

材料一:

①5月3日,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这次任务全过程约53天,是中国目前开展的最复杂、最有难度的探月任务。如果一切顺利,科学家有望在6月底拿到从月球背面带回的首批岩石样本。

②想要飞到月背,嫦娥六号首先要进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科研人员应用了“窄窗口多轨道”发射技术,为火箭在连续两天、每天50分钟的窗口内设计了10条奔月轨道,以提高实施发射概率和可靠性。

③要想抵达月背并开展工作,还需要解决通信问题。任何飞到月背、落到月背的探测器,都无法直接跟地球建立联系。今年3月,鹊桥二号中继卫星提前到达了月背上空,保障嫦娥六号在月背的一切行动。

④嫦娥六号任务将沿用嫦娥五号的采集方式,使用钻取和表取两种采样方式,获得不同层面和深度的样品,并在月球背面同步开展科学探测。中国航天科技研制团队将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通过适应性改进,嫦娥六号轨道器可以完成分离和组合的变形。同时,通过热控、能源等专业的复核复算,轨道器还能确保逆行轨道的飞行需求,让嫦娥六号有去有回,带着月壤顺利“回家”。

⑤此次任务预选的着陆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被公认为是月球上最大、最古老、最深的盆地。着陆点的选择综合考虑了着陆难度、通信难度和科研价值,有望带回年代更久远的月球样本,助力人类进一步分析月壤的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等,并深化对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⑥香港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帕克称赞这次发射“完美无瑕”。他说:“中国在过去几年里取得的太空探索成就是史无前例的。如果这次任务成功,将成为科学界的另一大盛事。”

(摘编自《在月球背面“挖土”有多难?》)

材料二: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年来,中国探月人白手起家、攻坚克难,探月工程八战八捷,为人类对月球和太阳系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支持。

任务名称

发射时间

典型成绩

嫦娥一号

2007.10.24

顺利绕月并获取第一幅全月影像图

嫦娥二号

2010.10.01

获取国际最高水平分辨率全月影像图,环球探测日地L2点开展小行星飞月探测

嫦娥三号

2013.12.02

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着陆(月面软着陆),“玉兔号”巡视探测月面

“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

2014.11.01

飞行试验器安全回收,拍回首张中国人自己的地月合影

鹊桥一号

2018.12.08

与嫦娥四号实现中继通信,全球第一颗专用中继星

嫦娥四号

2018.12.08

全球首次探测器月背软着陆,实现全球首次地月中继通信

嫦娥五号

2020.11.24

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月球正面北半球)无人采样返回任务

鹊桥二号

2024.3.20

为嫦娥六号月球采样提供支持和中继通信,继“鹊桥一号”后全球第二颗专用中继星

ㅤㅤ除了月背挖土,国际合作也是嫦娥六号的一大亮点,彰显中国作为航天大国的自信和开放包容的心态。2019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了国际合作机遇公告,计划拿出20千克用于搭载国际科学载荷。最终确定了来自巴基斯坦的ICUBE﹣Q立方星、法国的氧气探测仪、欧空局/瑞典的负离子分析仪和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器。其中,巴基斯坦立方星搭载在嫦娥六号轨道器上,其余载荷均搭载在着陆器上。

(摘编自《史上首次!嫦娥六号要从月球背面“挖土”回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