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辟后,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也融入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铜镜和其他豪华制品。

材料三   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一中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B两处填写完整。
(2)、为丝绸之路开辟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
(3)、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请列举由中国传入西域的物品两例。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5)、今天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举一反三
我国自古以来注重经营对外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

---摘编自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材料二:

“11至13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宋朝(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贯……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下令关闭其他口岸,‘(夷船)将来只许在广州收泊贸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禁止外商到江、浙、闽三关贸易,只准许在广州一处通商。”此外,清政府还制定了很多限制外商的禁例:1759年实施《防范外夷规条》,嘉庆十四年颁布《民夷交易章程》,1831年清政府又先后制定了《防范夷人章程》和《八条章程》,对外商限制日趋严格。这些章程的规定: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必须冬住者只准在澳门居住;外商不得在广州自由出入、不得乘轿、不得向官府直接投递文书、不得随意外出游览、外国妇女不得进入广州城......至此,清朝对外贸易的限制达到了顶峰。

——摘编自北师版七下《教师教学用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