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孟建平】单元测试卷 小语四上 单元自主检测卷(十七)
司马迁
吴既赦(shè)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rǔ)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g)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赦: 反: 振: 女: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① , 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②以水沃面。食不给③ , 啖(dàn)粥而读。既仕④ , 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⑤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⑥ ,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⑦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有删改)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②辄:总是,就。③给:供应。④既仕:考取功名做官后。⑤谪:贬官。⑥食不重肉:吃饭不用两道肉食,借指饮食节俭。⑦士:读书人。
范仲淹二岁而孤① , 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②以水沃面;食不给③ , 啖④粥而读。既仕⑤ , 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⑥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⑦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②辄(zhé):往往。③给:供应。④啖(dàn):吃。⑤既仕:做官以后。⑥谪(zhé):遭贬。⑦士:这里指读书人。
ㅤㅤ刘文正公①当乾隆中久居相位,颇为上所倚任。尝有世家子任楚抚者② , 岁暮馈以千金,公呼其仆入,正色告曰:“余承乏③政府,尚不需此,汝可归告汝主,赠诸故旧之贫窭(jù)者也。”有赀(zī)郎④昏夜叩门,公拒不见。次早至政事堂,呼其人至,责曰:“昏夜叩门,贤者不为。汝有何禀告,可众前言之。”其人嗫嚅而退。
【注释】①刘文正公:刘统勋,谥号文正,清代名臣。②世家子任楚抚者:任楚地巡抚的大家族的子弟。③承乏:谦辞,指暂时担任某职。④赀(zī)郎:官名,因捐资而得。
后羿①射日
至尧②之时,十日并出。焦禾,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③yà yǔ、凿齿、九婴、大风、封豨(xī)、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④之野,杀九婴于凶水⑤之上,缴大风于青邱⑥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 猰貐,断修蛇于洞庭⑦ , 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注释】①后羿(yì):相传是夏王朝东夷族的首领,善于射箭。②尧: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③猰貐(yà)(yǔ)、凿齿、九婴:古代传说中的怪兽。大风: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猛禽。封豨(xī):大野猪。修蛇:一种能吞食大象的长蛇。④畴华:地名,在南方。⑤凶水:地名,在北方。 ⑥青邱:大泽名,在东方。 ⑦洞庭:洞庭湖。
【宋】苏 轼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①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②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③其一惧④ , 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⑤去⑥。
意⑦虎之食人,必先被⑧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⑨?
(选自《苏东坡全集》,有删改)
【注释】①驰:这里指老虎从山上跑(到沙滩上)来。 ②熟:仔细。 ③庶几:希望。 ④惧:害怕。 ⑤卒:最终。 ⑥去:离开。 ⑦意:估计,推断。 ⑧被:施加。 ⑨欤:语气词。
【甲】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乙】乔山人善琴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 , 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 , 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③惋叹。既阕④ , 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⑥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⑦为业。今客鼓此,酷类⑧其声耳。”山人默然而反。
(选自《清稗类钞》,有删改)
【注释】①鹘: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咨嗟:叹气。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敲门。 ⑥扣:问,询问。 ⑦絮:棉花。 ⑧类:像。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