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写作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树兰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诗人方政在诗歌《面对石头》里写道:

横亘石头的地方

是绕道而行的地方

是跪拜祈祷的地方

是排石开路的地方。

上面诗中的“石头”有什么喻义?面对石头,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带来哪些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请从以下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作文。

任务一:根据你的见闻或经历,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任务二:联系生活现象,表达你的思考与看法,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⑴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⑵不少于600字;⑶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举一反三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年,国画大师黄永玉来到北京,住在示新巷“芥末”故居的一间房子里。那间房子,不但陈旧,蛛丝网结,而且四壁连一扇窗户也没有。但黄永玉没有厌弃这间小屋。他哈哈一笑,拿出一张洁白的画纸,贴在墙上,然后信手在上面画了一扇窗,顿时,他就觉得屋外的暖阳正透过窗棂涌进他的小屋,小屋顿显生机。
       有时候,生活会给我们“一间没有窗户的屋子”,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完全可以“画一扇窗户”给自己,“画一扇窗户”给自己,不是自欺欺人,而是豁达处世,超然于困境,放进希望的阳光,照亮生命。你是不是有着一些相同或者类似遭遇、感悟,那么,拿起笔,找寻出那一扇窗吧。
      要求:
      请以“画一扇窗给自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可以记叙你的经历,也可以发表你的见解,抒发你的感受。文体自定(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2)成长的道路上,现实与理想之间总那么多的矛盾,一直都想刻苦学习,有时也想偷懒;一直对父母老师言听计从,有时却又想摆脱束缚;往往人前快乐潇洒,有时在人后却像大哭一场……这就是青春,可能不做,但也是内心成长的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__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的文章。
      要求: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任选其中一题作文。

       题目一: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当通判。按当时规定,刘禹锡应住衙门内的三间三厅之房。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就安排他在城南面江的三间小房居住。刘禹锡看轻名利,毫无怨言,还随意写下一副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贴在门上。策知县知道后很恼火,马上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撰写一联“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策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在悲愤之中,他一气呵成,写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字以上。②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及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二:请以“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定;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③不得套写、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