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1)班将开展以“读经典名著”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任务。
(1)、【活动一】 “调查名著阅读”是本次活动的内容之一。下列表格是对班级40名同学阅读《朝花夕拾》情况的调查结果。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20字以内) 

阅读情况

基本没读

只读序言

读了部分

全文阅读

专题探究

精读与跳读

《朝花夕拾》

8人

3人

10人

6人

6人

7人

(2)、【活动二】阅读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为了激发更多同学参与到名著阅读中,班级决定在教室里选择一角作为阅读角,用来展示同学名著阅读成果。请你给阅读角取个名字(不超过5个字),并说说取名理由(30字以内) 。

①阅读角名字: ②取名理由:

(3)、【活动三】发现《朝花夕拾》 “出走————归来”的秘密,请按提示填空。

篇目人物

《朝花夕拾》·鲁迅

出走路线

S城——南京——① (填国家) ——回国

出走原因

出走国门:想逃离清国留学生的乌烟瘴气,“寻救国道路去学医”

——②《》(填篇目)

寻的结果

回国后, 弃医从文, 写世人的冷眼, 揭露国民劣根性。

思考与探究

鲁迅“出走——归来”的经历,让人想到网红句:“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①,结合名著内容,阐述对鲁迅归来之后还是少年的认识。

③我的认识: 

注解①: 希望你在外面漂泊半生、匆忙半生, 待你归来之时, 依然能

够坚守初心与理想, 保持一颗纯朴、真实、炙热的少年心。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

【话题背景】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

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

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

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精选案例】

    书法是戴敏的第一项特长。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呆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

    对于用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各方声音】

    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闻练字了。

    沈尹默(书法家):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

    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摘自互联网)

【新闻现场】

    本报讯  今天,“传承兰亭——绍兴市区中小学生‘兰亭雅集42人展’”在书法圣地兰亭右军祠启幕,这成为今年兰亭书法节的一个亮点。市内许多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展览。一位带队老师说,他们学校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在征集作品和报名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他们是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和未来。

(摘自《绍兴晚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