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材料一】 平均亩产1046.3公斤,袁隆平又破纪录了!第三代杂交水稻首次专家测产结果10月22日在位于湖南长沙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第三代杂交水稻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缩短生长期的同时又保持了较高的产量。”专家测产组成员、中国水稻所副所长钱前表示,过去我国一些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从播种到收割,需要160天甚至180天,而这次测产组合只花了125天左右。“生长期缩短最大的好处,就是减少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节约了资源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钱前认为,如果从单日产量来看,这次接受测产的G3—1S/亲19表现“十分突出”。
(选自2019.10.22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二】 2019年,第四届国际海水稻论坛在三亚举行。海水稻就是具有耐盐碱性的高产水稻,它可以生长在滩涂和盐碱地,海水灌溉就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其研究价值在于,能有效利用海南海水倒灌盐渍化农田,可解决因海水倒灌造成的大面积农田撂荒现象,可以扩大耕地面积,从而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袁隆平团队已经在文昌盐碱地成功试种两季海水稻,并干2019年签约了在文昌建设海南海水稻万亩研发示范基地项目。
到了2021年,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据袁隆平领衔成立的青岛海水稻团队介绍,团队将在8年到10年内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带动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和乡村振兴。
(选自《海南新闻》)
【材料三】 你知道节水稻的身世吗?节水稻像青蛙那样既能在水中生,也能在湿润坡地活,真可与青蛙媲美而称为“两栖稻”。这种稻是由上海农业科学院的水稻专家为保护人类家园,根据遗传学规律,采用杂交技术,经过多年的辛勤劳动培育出来的。
节水稻一生所需的水量只有水稻的一半,而且这种稻的产量能赶上原来的高产水稻,远远超过旱稻。节水稻不仅产量高,而且米质明显比旱稻好,与水稻相比也毫不逊色。节水稻根系比水稻发达而可在坡地种植,受到农民的欢迎。坡地上种植节水稻只要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它就可以完成正常生长周期。与水稻相比,节水稻无需成天在水中生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农药、肥料对水源的污染。不仅如此,水稻田因泡水过久而引发的甲烷排放也会因改种节水稻而被阻断。许多事实表明,节水稻不仅是名副其实的节水标兵,而且也是环境保护的模范。此外,节水稻从播种到收获,都比较容易实现机械化,减轻了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劳动效率。
科学家们在培育出节水稻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努力,又培育出了一批更高产量的节水杂交稻。现在,这些节水杂交稻正在陆续走向祖国大地。
(选自《科学画报》,有删改)
【材料一】
人工智能(AI)时代,人们能够获取几乎无限的数据、廉价的知识、技能和软件工具,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快捷又迅速。社会结构在改变,新时代的人才要提升理解与综合能力,才能在海量信息面前保持理性的思辨。
因此,在智能时代充分利用好网络智能工具,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需要聚焦四个维度:第一,沟通与勇气。要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提升表达能力,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第二,想象与创造。要加强艺术类教育,提高艺术涵养,艺术是产生想象力的根源;第三,情商与领导力。在团队中要充分沟通,提升群处能力、思辨能力,培养领导力。第四,视野与胸襟。要加强自学能力,广泛地了解世界,开拓视野,增进文化交流。这些维度对于孩子们在多元化信息中保持理性,不迷失自我,不丧失个性,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摘自“中国教育创新”公众号,有删改)
【材料二】
目前,未成年人已经以多种方式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交互,这些技术往往被嵌入到玩具、应用程序和视频游戏中,不知不觉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未成年人由于心智、认知能力等尚未发展成熟,极易受到智能化环境的影响。
生成式人工智能会为未成年人带来认知、身心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虚假信息泛滥问题,通过伪造新闻演播室场景、模仿专业主持人播报、滥用人工智能虚拟主播等手段,伪装权威新闻媒体;或是以剪贴、拼凑等手段,炮制社会事件或热点议题的虚假新闻。面对复杂的信息环境,我们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还要掌握一些实用的策略来对抗虚假信息,如核实信息来源、对比不同观点和独立思考等。
其次是数据泄漏问题。2023年3月20日,ChatGPT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信息安全事故。部分用户国在网上“晒”隐私类信息,他们的聊天纪录片段、用户信用卡信息(包括最后四位数字、到期日期)、姓名、电子邮件地址和付款地址等敏感信息遭到泄露。3月31日,意大利数据保护当局宣布,由于OpenAI未经同意收集、使用和披露个人信息,即刻对ChatGPT施加暂时限制,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一道针对ChatGPT的政府禁令。因此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目前应该增设系统验证用户年龄的设计,避免对未成年用户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选自《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材料三】
2023年12月23日,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发布《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以下是节选内容:
未成年网民对新型网络诈骗手段的认和情况
以发布红包返利、免费游戏装备等理由拉人进群诱骗转账 | 59.60% |
利用人工智能合成虚假的视频、音频进行诈骗 | 45.10% |
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骗取钱财 | 40.80% |
假冒明星拉人进粉丝群诱导转账或刷单 | 39% |
以“低价转卖演唱会门票”为由进行诈骗 | 37.10% |
以上都没听说过 | 27.90% |
(选自“共青团中央”公众号发布数据)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