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十二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联考试卷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文章里的阅读身影

材料一: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忆读书》)读书一事被冰心戴上了快乐的冠冕,但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时一刻的快乐,而是整个人生的收获。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窃读记》)林海音学生时代,街上的书店一定是不允许读者随意翻阅的。她在放学后跑到书店里偷偷看书,怕被老板赶走,有时一本书甚至要跑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时光流转,当她回忆往事时,当年苦中作乐的读书生活成了一份美好的记忆。

“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就是在这个'指定参考书阅览室'里,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上图书馆》)诗人、翻译家王佐良把清华大学图书馆当作自己的“恩师”。更重要的是,去图书馆成了他的习惯,因为偶遇一本书,也是生活的奇趣。

(摘编自陈雪《课本里的阅读生活》)

材料二:

数据中的阅读热度

今年以来,书籍相关搜索已经超23亿次,日均超20000万人次。而多元阅读方式已成主流,电子书、有声书的相关搜索分别同比上升97%与82%。喜马拉雅(国内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知名音频分享平台)大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人均听书数量7.4本,同比增长了32.14%。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时间简史》、《富爸爸穷爸爸》、《资本论》、《唐诗三百首》分列科普读物、投资理财、社科新知、文学等子榜单的第一。

(摘自百度网《2022全民读书搜索大数据》)

材料三:

图表中的阅读方式

(资料来源: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

(1)、材料一中的三段文字阐述的共同观点,下列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读书是自觉行动,需要浓厚兴趣和刻苦勤奋。 B、读书能改变人生,让人赢在生的起跑线上。 C、无论是怎样的阅读经历,其实都是生活本身。 D、置身淡雅宜人的书香中,平凡也能铸就精彩。
(2)、下列关于材料三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说明2016-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及增长率的情况。 B、中国数字阅读用户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C、将2016-2020年用户规模进行比较,突出中国数字阅读用户的变化。 D、增长率的变化说明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正在缩小。
(3)、小语是个小书虫,一直喜欢纸质阅读,可近视却越来越严重了。材料二给了你启发,请你推荐适合小语的阅读方式,并简要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非连文本阅读

【材料一】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材料二】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摘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材料三】

A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 , B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C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D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摘自刘湛秋《雨的四季》)

个人有风度,令人赏心悦目。国家有风度,才能站稳脚步。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大国的礼仪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在个人和家庭方面注重道德修养,在国家和外交方面追求礼仪礼节。

【材料二】大国的热情

新华社大马士革10月3日电(记者汪健)近期,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赴华出席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多名叙专家和媒体人士近日在叙首都大马士革向新华社记者表示,叙总统访华受到热情接待,叙代表队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受到现场观众的热情欢迎,都体现出两国间的深厚友谊。

叙利亚体育记者巴塞姆·巴德兰说,希望两国运动员都能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将和平精神和友谊发扬光大。

(来自光明网)

【材料三】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让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为复杂多变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一系列的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世界繁荣发展的福音。(来自中军网)

【材料四】大国的雅量

国别

审判时间

死刑

无期徒刑

有期徒刑

无罪

免于起诉释放

其他

美国

1945.11-1949.9

140

164

872

200

0

77

1453

英国

1946.12-1948.3

223

54

502

133

0

66

978

澳大利亚

1945.2-1951.4

153

38

455

269

0

24

939

荷兰

1946.8-1949.12

226

30

713

55

0

14

1038

中华民国

1946.5-1949.1

149

83

272

350

0

29

883

法国

1946.2-1950.3

63

23

112

31

0

1

230

菲律宾

1947.8-1949.12

17

87

27

11

0

27

169

合计

 

971

479

2953

1049

0

238

5690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6.6-1956.7

0

0

45

0

1017

0

1062

上表是二战后各同盟国对战犯的审判和处理。

【材料五】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的痛苦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写于1937年(选自《艾青诗选》)

【任务二:展时代风采】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的小题。

材料一:

    ①有一部舞剧,在三个多月前哔哩哔哩网站跨年晚会亮相,获得2亿次观看和400多万点赞;之后在深圳启动全国巡演,走过长沙、东莞、珠海等地,并在4月登陆国家大剧院。网友们欢呼:“用舞讲武,太好看了!”

    ②这部舞剧,来自深圳,名叫《咏春》。

③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咏春》能获得大家的好评不是偶然。它的背后,彰显了尚武精神和奋斗精神,体现出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

    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主要表现形式,尚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剧中咏春拳与螳螂拳、八卦掌、八极拳、太极拳之间的功夫对决无疑是全场最点燃人心的部分,《咏春》用舞蹈的独特方式,酣畅淋漓地演绎了武术的一拳一腿、一招一式,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形象地感知和领会中国武术之美、尚武精神之美。

    ⑤这部出自深圳的文艺精品,根植于岭南文化,链接着内地与香港一衣带水的同袍情深,而其所选择的题材切口,也在对中国武术中所承载的大国自信、民族智慧的传达中,拥有着恰到好处的美学表达和对外传播意义。

――选自2023.3.8《中国艺术报》

材料二:

    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深圳的立市之本。《咏春》就是一部创新之作。在叙事结构上,它大胆采用双线叙事,叶问在追逐自己的武术梦想,拍摄组的人们也在奔赴自己的电影梦想。在展现元素上,创新融合展现咏春拳和香云纱等两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彰显中国风范,又反映岭南风韵,成为深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精彩实践。

    ②一流的城市必有非凡的文艺抱负,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篇章,不仅要创造极丰厚的物质财富,还要贡献更宝贵的精神财富。

    ③《咏春》也好,《深Al你》也罢,无不彰显着深圳这座城市引领新时代文艺风尚、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的决心。“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相信深圳必能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奉献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以传世名作为中国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选自2023.4.8《南方Plus》

材料三:

    ①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圳以文艺力量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当 ChatGPT火爆全球,人工智能引起大观。3月21日,国内首部人工智能题材原创当代舞剧《深Al你》举行首演启动仪式。这是继舞剧《咏春》火爆出圈之后,再次出品的深圳原创精品舞剧。花开两朵,一部回望过去、一部展望未来,串起不断逐梦追光的深圳人对未来美好的期许。

    ②《深Al你》用“深圳文艺+深圳科技”展望未来,关注深圳人工智能科技和产业的蓬勃发展,用舞蹈艺术形式为科技赋予温度和人文关怀,对高质量发展之路进行全新探索。

    ③在两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打破与重构。为表现武术,《咏春》演员们首先要卸掉全部的“舞蹈范儿”,从头练习武术长达一年之久。一招一式,尽显岭南神韵,咏春精神的久久为功,正是深圳“孺子牛”精神的写照。

    ④要演出机器人的姿态,《深Al你》演员们最大的挑战是将以往的舞蹈习惯和身体记忆全部丢掉,将身体重新组合成机器人的形象去展现,体现了“深圳城市精神敢闯敢试”的精髓。⑤出自深圳,又不止于深圳。深圳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蓄。而深圳舞剧,自然是着墨于中国表达,甚至国际表达。

    ⑥一直以来,“文艺深军”坚持“全球视野、国家战略、广东大局、深圳担当”,不断推进科技高质量发展与文艺高质量发展同向而行和双向赋能。深圳文艺努力从高原向高峰不断攀登的过程中,通过文艺作品创作与实践,带动青年文艺人才队伍培育,深化涵养更具深圳特色、时代特点的文艺生态,创作更多文艺精品,讲好深圳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文艺力量。

——选自2023.4.9《经济日报》“文艺与科技双向赋能深圳再推原创精品舞剧《深AI你》”

材料四: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素有“未来科技之城”美誉,华为、腾讯、云天励飞、鲲云科技等一大批人工智能企业汇聚于此,初步构建了人工智能生态体系。良好的产业基础、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都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2020年深圳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43亿元,2021年深圳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203亿元,同比增长42.2%。

——选自2023.2.28《深圳特区报》

阅读

材料一:

不如在学校建一所美术馆吧

李杰是一个在美术馆工作的“策展人”。

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去帮助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做艺术疗愈,从那之后,孩子和学校进入了他的视野。站在孩子的立场,他发现传统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对孩子很不友好——到处都是“禁止触摸”甚至是“禁止入内”,因为孩子不喜欢仅仅做“观察者”“模仿者”,更喜欢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难道我们不能为儿童创造合适的空间和项目,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艺术?带着这个疑问,李杰走访了许多国外的儿童博物馆——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世界上就诞生了第一个儿童博物馆。100多年时间里,又诞生了许多儿童博物馆,它们致力于通过真实的情境、实物、体验等美育方式影响周边的社区与学校,为学校提供更好的课外学习空间、教师成长中心以及优质的专业资源。

沿着“如何让孩子们从观察者向创造者和行动者迈进”的方向,李杰和他的团队开创了iSTART儿童艺术节,第一个字母永远小写,寓意从每一个小“我”开始。在学校之外建立美术馆是令人兴奋的事情,但事实上孩子们很难拿出多少时间去美术馆。2019年,iSTART的聚焦点回到学校。

在此期间,李杰走访了许多学校,学生对于学校和艺术的认知与需求改变了他的原有认知。他越来越认识到,美育岂止是建一个美术馆或者美化校园那么简单?孩子们真实生活的点滴,他们经历的事件、场所、留下的痕迹都可以成为创造之物。美育,也不是技能的培养,更不是技能的比拼和天才的选拔,甚至不是“艺术”和“教育”,而是为孩子营造关于美、关于生活、关于学习的问题现场与实验场域——一个让他们怀着好奇心去探究、创造与表达的开放空间。多年的行动研究,凝结成了一本《童年美术馆》。李杰希望,美术馆不仅成为存储艺术瑰宝、展示艺术趋势的场域,也能成为承载与鼓励儿童创造的容器,连接生命起点,指向未来可能……

李杰:“艺术带我们到更开放的世界”

我在与一些孩子深入交流时发现,他们并非讨厌学校,他们喜欢这里的氛围,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光。孩子们在成长中,对于学校的情感是割裂的:他们一方面喜欢有学识以及幽默、热忱的老师,一方面又厌恶和惧怕那些严厉刻板的老师;他们喜欢和同学做感兴趣的事,但又不得不与同学成为成绩单上的竞争对手;他们充满了彰显自己个性的冲动,但又不得不服从整齐划一的学校要求;他们逐渐坚信了自己的爱好并希望为之努力,但有可能因这些爱好无法成为他们升学的加分项而被迫放弃;他们希望在学校能有自由发声的地方,无奈空间被征用,兴趣课成了自习课……也许,在我们有限的走访中,我们听到的只是他们心声中一个小小的切面。但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内心渴望冲破现实的围墙,奔赴更广阔的天地,又或者他们无奈地停留于此地,徘徊或者陷入迷失。

那么,如何通过艺术去回应这种危机呢?“不如我们在学校里建一座美术馆吧!”三年前的一天,成都天府七小的周宏燕校长对我说。在我们的沟通中,她认为一座学校美术馆也许能够帮助孩子进入更开放的世界。为此,我们与校长、教师以及专业建筑师一起展开讨论,一个迷你美术馆应该做什么样的展览?应该建在校门口、操场的旁边还是花园旁的空地上呢?就在我们一群大人抓耳挠腮、滔滔不绝争论时,孩子们通过老师反馈道:“如果建在你们希望的这些地方,我们课间休息甚至放学根本没有时间去美术馆。”我们恍然大悟:他们只有很有限的课间休息时间,这段时间如果六年级小朋友从教室走到一层,再返回教室,往往10分钟的时间就过去了,再有意思的展览放在那里也是没有意义的。

孩子们进而给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方案:他们希望把学校的所有厕所都改造成“美术馆”。这让我们一下没了主意。这怎么能行呢?我心里正在嘀咕,老师向我们解释道:“孩子们说,他们虽然不喜欢学校的厕所,但是学生都会在课间去厕所,如果把这个大家不喜欢又必须去的地方变成大家喜欢的美术馆岂不是更好?”校长和我都觉得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太棒了。于是,老师带着孩子们头脑风暴,开始了把厕所改造成美术馆的“疯狂计划”。

学校最终决定把其中4个厕所拿来做“试点”。孩子们高兴坏了。当我去学校看他们的准备过程时,一群孩子正在自己班级楼层的厕所美术馆布展。他们在卫生间洗手台把自己做的剪贴画粘在玻璃上,上面是他们设计的各种形象与字体,有的作品是关于文明的向导,有的是关于好习惯的养成。学生告诉我,洗手间入口处布帘也是他们自己做的,每个美术馆都有不同的主题。即使是在小便池的墙面上,也有不同孩子预定的展示位,可以定期展示自己的作品,我笑称外面属于“常设展”,里面的隔间属于“特展展厅”。孩子们在厕所里欢声笑语,这里将成为他们课间最乐意去的地方。

(选自2021年12月14日,____)

材料二:

____________________

婺剧,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近年来,为了能让婺剧文化广泛传播,婺城区婺剧促进会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婺剧进校园”活动,先后确立了金师附小、东市街小学、琅琊小学等16所学校为婺剧试点学校。各学校也陆续开展了学婺剧、唱婺剧的活动,并将婺剧基础知识、经典唱段纳入小学音乐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让学生学习和演唱婺剧,提升其艺术修养,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选自2023年12月27日,浙江政务服务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