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英华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基点评估检测试卷

实用类文本阅读

我们知道空气污染对于环境和身体健康有害,美国胸科学会2000~2018年间对美国6个大城市5 780名参与者的跟踪调查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中会导致肺气肿,这是一种与吸烟有关的慢性肺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还有其他一些不为人知的方式。

【材料一】____

一项在东亚进行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发现,那些经常暴露在污染空气中的人,语言和算术成绩会大幅下降,相当于受教育水平降低一年。对于老年人、男性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来说,这种影响更为严重。而且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时间越长,认知功能丧失的就越多,且语言能力比算数能力受到的影响更大。

【材料二】空气污染和痴呆症

英国研究人员调查了13.1万名50~70岁的伦敦人的病例,根据其住址来评估他们所接触的二氧化氮、细颗粒物、臭氧、汽车尾气、噪音等污染,发现与接触低浓度二氧化氮的人相比,接触高浓度二氧化氮的参与者患痴呆症的风险高出40%。加拿大公共卫生部的一项研究也发现,生活在主要道路附近(50米以内)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4%。另外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生活在PM2.5颗粒物超标的地区,老年妇女认知能力下降和全因性痴呆的风险比生活在正常地区者,分别增加了81%和92%。

【材料三】空气污染和儿童自闭症

哈弗公共卫生学院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和儿童患自闭症的风险之间存在着联系。该研究人群包括了1989~2006年遍及美国50个州的11.6万多名女护士及其后代。研究人员收集了参与者怀孕期间居住区的空气污染数据,探索了儿童自闭症、妇女怀孕前后与接触PM2.5颗粒物污染环境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暴露越多,风险就越大。特别是怀孕后三个月,暴露在高浓度的PM2.5颗粒物中,胎儿出生后患自闭症的可能性会增加两倍以上。

(1)、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中与吸烟一样有害,都有得慢性肺病的可能性。 B、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时间越长,认知功能丧失的就越多,且算数能力比语言能力受到的影响更大。 C、加拿大公共卫生部的一项研究也发现,生活在主要道路附近(50米以内)的人患痴呆症风险很大。 D、哈弗公共卫生学院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孕妇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后三个月,暴露在高浓度的PM2.5颗粒物中,胎儿出生后患自闭症的可能性会增加两倍以上。
(2)、给材料一拟一个标题。
(3)、材料三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爱护地球,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名世界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作为中学生,我们对于环境保护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请具体写出切实可行的两点建议。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笑,不苦口的良药

梁姗姗

    ①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②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了一次测试。研究人员首先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8个小时。然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20人中有14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19人血流加速。最后,对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测试表明,患者观看悲剧电影时对心脏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做心算的影响;而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

    ③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人持续大笑100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10分钟船的运动效果。只要发笑,嘴角和颧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不仅具有减少皱纹的功效,还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

    ④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一张一弛之间,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生活需要笑声,的确,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谛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引人发笑或是接受别人开的玩笑,这意味着你掌握了社会密码,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争端,使别人接受你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通过微笑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

    ⑥笑虽然不用花钱买,不必向人借,却需要“投入”。常和爱笑的人相处,置身其中立马受到感染;注意搜集整理引人发笑的笑话、幽默等资料,品味其间自是忍俊不禁;只要有时间,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让人发笑的艺术,使自己多笑几声。

    ⑦朋友,今天你微笑了吗?

(摘选自《大众科学》,有删改)

【注释】①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胳膊。②颧(quán):眼睛下边两腮上面突出的骨头。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大美中国色,绽放穿越千年的文化自信

①梅红、鞠衣、麹尘、缃叶、菡萏、纁黄、伽罗、月白、天缥、青骊、岱赭、凝夜紫、远山黛……舞为语,曲为韵,优雅演绎一众中国传统颜色的东方意趣。连日来,亮相兔年央视春晚的创意类节目《满庭芳·国色》凭借耐人寻味之美霸榜热搜、刷屏网络。“中华颜色一眼万年,惊艳岁月”“老祖宗的配色,绝了”“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大众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的钟爱,从网友们的真情留言中可窥一二。

②气韵雅致的中国古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语汇。它们远不止于色彩,更承载着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审美基因和经典智慧。也因而,随《满庭芳·国色》而“出圈”的大美中国色,点燃的不仅仅是时下的“色彩新潮流”,更有由悠远、深厚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作为有力支撑的文化自信。

③大众对于中国色的追捧,甚至跨越千年,对接时下的日常生活,频频卖断货的国风口红,其郎窖红、胭脂红、美人霁等色号的灵感,无不来自中国色。中国色的“出圈”,近年来其实有迹可循。周杰伦流行歌曲《青花瓷》里唱出的一句“天青色等烟雨”,令多少人醉心于如诗如画又神秘非常的雨过天青色。爆款电视剧《延禧攻略》带火的“延禧色系”温柔又高级,那正是浓淡皆宜、美得让人挪不开眼的一整套中国传统色系。在全国多地巡演上百场的舞剧《只此青绿》,用千古名画《千里江山图》中那抹独特的青绿色,唤醒了中国人的审美体验。

④单从视觉上看,众多中国色都能在国际通用的潘通色卡里找到对应的参数。中国色的独特性其实更在于色彩观念承载的文化内涵,只有置身于文化史上,中国色彩艺术方能获得完整的意义。原来,有别于西方三原色的分类法,中国古色遵循的是“五色观”。这种色彩观念结合“阴阳五行说”等要素逐渐整合发展而来,并非独立静观的存在,可对应天地、阴阳、方位、季节、声音,亦牵系五脏、五味、五气,关乎内心的声色与动静。小到个人生活习惯与喜好,大到国家典礼仪式,古人都提倡在不同时节用不同颜色来顺应天地万物之气象。

⑤“中国色”网站收录的中国色多达526种,丰富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其中很多颜色颇为微妙,呈现出含蓄而清雅的高级感,妥妥拿捏了中国人特有的浪漫。文化学者郭浩、李健明在《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一书中揭秘了384种中国古色的由来。例如,“月白”是月光洒下的一片青白,“窃蓝”是立秋之起色、秋天晴空的一点蓝,“海天霞”是海霞灿烂里云朵和天空被染上的那层浅红。由此可见,中国色均从天地万物的造化中衍生而来,让人不禁佩服古人的感知力与想象力。

⑥古往今来,中国色也从流转的自然定格在器物、绘画和建筑中,让更多的人得以捕捉这样的美感。中国陶瓷的众多颜色就大有讲究,包含文学、美学、哲学等诸多意义。对此,马未都在《瓷之色》一书中有过详述。像是声名远播的永乐甜白釉,妙在一个“甜”字。这完全是一种主观感觉,减去一切可能影响呈色的杂质,在景德镇洁白如玉的高岭土上施以透明釉,让白里透白。盛唐最神秘的瑰宝——秘色瓷,是唐朝皇亲贵戚专用瓷器,如美人罩上面纱,其工艺至今是谜。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14件秘色瓷中,就有“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的秘色之青。

⑦来自生活的大美中国色穿越千年,依然魅力独具,“出圈”之后的它能更好地装点今天的美好生活。

(选自《文汇报》,2023年1月30日,有删改)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

【材料一】

前不久,西北某市市民王先生到一家餐厅吃饭,当他呼唤服务员准备点菜时,服务员却告诉他:“请扫码点餐。”王先生追问能否通过纸质菜单点餐,服务员说:“抱歉,我们餐厅只能线上扫码点餐。”

眼下,很多餐厅都推出了“无接触服务”,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完成排队、点餐、结账等多项服务,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工营运成本,提升了营运效率。然而,有些商家因此取消了人工点餐服务,这让一部分消费者感到烦恼。

“现在只要到餐厅吃饭,服务员就要让我扫码点餐,如果我坚持要通过纸质菜单点餐,服务员的态度立马就冷下来,好像我是个麻烦的人。”贾女士今年40岁出头,对于移动支付等消费新模式,并不是一个落伍的人,“但对我来说,在与服务员交流的过程中,挑选自己喜欢的菜品,这种用餐体验是扫码点餐无法替代的。而扫码点餐破坏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甚至有种吃饭在赶时间的错觉。”在贾女士看来,扫码点餐应是可选项,而不应该成为唯一选项,应当由消费者决定是否扫码点餐,而不是由商家“一刀切”。

一些老年人也在面对扫码点餐时犯了难。“现在一到餐厅,听说是扫码点餐,我心里就直打鼓。”陈先生今年70多岁,虽然也在使用智能手机,但并不熟练。“有一次,我跟老伴到餐厅吃饭,在扫码点餐上就花了半个多小时,页面上的字太小,看不清楚,操作又很麻烦,一不小心就点错了,只好重新来一遍。”陈先生的遭遇不少老年人都曾碰上过。

还有些消费者不愿意使用扫码点餐,是担心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有些商家扫码点餐,强制要求消费者关注商家的公众号或者下载应用程序,然后没完没了地推送垃圾信息。”此外,还有些商家在扫码点餐时,要求消费者提供姓名、电话等各种信息,或者要求开通访问位置信息权限,这让一些消费者感到不安全。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1日第08版  有删改)

【材料二】

20213月初,澎湃新闻的记者随机走访一座城市5个不同商圈中的100家餐厅(含咖啡店、茶饮店、甜品店等),发现72家餐厅提供扫码点餐服务,同时也可以人工点餐;另外28家不能扫码点餐的餐厅多为自助取餐形式,如麻辣烫、自助回转寿司、海鲜自助。扫码后,其中35家餐厅要求关注微信公众号后才能点餐,约占一半。此外,20家餐厅扫码后要求用手机号登录后才能点餐。还有餐厅的点餐系统要求顾客输入手机号、生日、姓名、性别等个人信息注册成为会员。例如,扫描火锅品牌“捞王”一家店的点餐二维码,需要在点餐页面输入手机号、姓名等信息注册成为会员,否则无法点餐;扫描“太平洋咖啡”的点餐二维码,需要以微信绑定手机号或其他手机号登录,登录后自动成为“华润通”畅享会员,并以短信形式通知顾客。在收集顾客信息时,上述大部分可扫码点餐的餐厅并未向顾客展示“隐私条款”或“用户协议”,以说明收集信息的目的、储存路径、保护方式。只有少部分商家会说明收集信息是为了“提供更优的服务”,并提供条款或协议。有公司甚至称,他们开发的软件,餐厅可以自主设定顾客必须填入的信息。

(选自《澎湃新闻》有删改)

【材料三】

财经网曾在微博发起投票“你为什么不愿意扫码点餐?”有3.8万名网友参与了投票,投票结果如下:

说明文阅读

飞花令的前世今生

李定广

①飞花令是我国古代的酒令游戏之一。古代宴会中,为了佐饮助兴,推一人为令官,其余的人听其号令,轮流做指定的游戏,或说出指定的诗文,或对对子,或讲故事,或说笑话,或唱曲子等,违令或输的人饮酒。

②酒令种类成百上千,汉唐两朝尤其繁盛,其中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喜欢玩诗文一类的酒令游戏,称为“雅令”。

③唐宋时期“雅令”盛行,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唐宋“小令词”,就是我们所说的“唐宋诗词”的“词”,比如《调笑令》《三台令》。唐代诗人王建的《调笑令》曰:“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酒宴上创作出这样诙谐又经典的“雅令”,无疑会给酒宴带来浓厚的文化气息。

④明清以来,人们常玩的“雅令”为飞花令。“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胡《寒食》诗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飞花令早期只以“花”字为令,规定每人说一句嵌有“花”字的诗词,说不出或者说错了诗句要罚酒。若在座的都是高手,则增加难度,对“花”字的位置作出严格要求,一般是依次出现,一轮完成,不断循环。“飞花令”在明代越玩越火,明代王世贞《阮郎归》说:“六么檀句软金杯,飞花小令催。”后来逐渐不局限于“花”字,诸如“春”“月”“红”等这些古诗词里出现频率较高,且又有美好寓意的字,也成为飞花令的常用令字。

⑤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飞花令骤然沉寂,无论是在现实酒宴中还是在大众读物里,基本消失了踪影。直到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飞花令如天女散花一般回归了,带给人们“春藏无处不飞花”的惊艳感受。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团队发掘出这一古老的文化品种,并对旧式飞花令进行了三点改造,让其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土壤。

⑥首先,让飞花令大众化。旧式飞花令主要活跃在文人雅士的宴会中,现在要让它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最重要的是降低难度门槛。如不限定“令字”在诗句中的位置,这样就能让全民都“玩得起”。

⑦其次,创造新的有“难度梯队”的玩法。为了适应比赛,也为了一些诗词高手的需求,《中国诗词大会》创造出三个难度等级的飞花令:单字飞花令、双字飞花令、超级飞花令。“超级飞花令”主要指组合飞花令,类与类的组合,如数字+季节,数字+酒器,颜色+植物等等,也包括成语飞花令等难度较大的玩法。2021年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又升级并更名为:横扫千军、组合飞花令、超级组合飞花令。“横扫千军”就是选手一人以“双字飞花令”对战百人团。“超级组合飞花令”的“超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类与指定字的组合,如植物+指定字“红”,二是偶然性组合,在字牌滚动中选择。

⑧再次,让大众感受到飞花令的美感。旧式飞花令一般只说一句诗词,改造后的飞花令要求必须说两句。中华诗词的美感优势之一就是上下句节奏、对称和平仄相对而形成的节奏美、整齐美(参差美)以及抑扬美。

⑨玩新式飞花令,颇能体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情,又能表现敏捷和机智,更能展现中华审美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新式飞花令,已成为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诗词游戏,也成了人们学习诗词的方式之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鼓是中国传统乐器中一种极古老的打击乐器。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可见其地位之高。关于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渔猎时代。那时,人们在劳动之余,敲击着石头制作的工具,歌舞欢娱“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他们偶尔敲击空心的树干,发出洪亮的声音,由于种种的启发进而制作了空腔蒙皮的鼓。

②在古代,鼓的用途较广。“击鼓其镗,踊跃用兵”(《诗经·掷风·击鼓》),说明鼓在军事行动中或发号施令或鼓舞士气。逢有日食、大水等自然灾异,举行祭祀时也要用鼓。

③汉唐以后,从少数民族、西域、天竺等地区先后传入多种形制不同的鼓类,其中盛极时的要推羯鼓。在演奏时,羯鼓被放在一个称为“牙床”的木座上,用两根鼓杖击奏或用一杖敲击、一手拍奏——类似现在的朝鲜族“长鼓”的奏法。羯鼓有着清越透亮的音质,《羯鼓汞》称赞说:“透空碎远,极异众乐。”羯鼓可合奏,亦可独奏,是唐代“大曲”演奏中的主要乐器之一。

④其后,外来鼓类尚有多种,如有挂在腰间用双手击打的腰鼓;有用手指指摩、弹敲的答腊鼓;有单人与(táo)同奏的鸡娄鼓;以及花腔鼓、达卜、那葛喇、达布拉等。

⑤今天,有不少种类的鼓失传了,但也有不少沿袭下来。3000年前的青铜器时代,中国西南、中南少教民族创制铜鼓,一直流传到今天,不仅如此,还沿用于音乐、舞蹈之中。朝鲜族和瑶族的“长鼓”,壮族的“蜂腰鼓”均源自古代的“细腰鼓”。

⑥鼓是群音的首领。鼓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从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摘编自李学朴《博大精深的鼓文化》,有删改)

【材料二】

云冈石窟不仅是北魏皇家礼佛祭祀的圣地,也是了解北魏王朝建都平城一个世纪以来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发展风云的艺术宝库。据统计,在云冈45个主要洞窟中,有24个洞窟留存着较为完整的76组、530多件乐器图像,共涉及到28种乐器。从汉晋至南北朝时期进入中原的西域及西北少数民族乐器就有22种,包括:细腰鼓、毛员鼓、都昙鼓、齐鼓、檐鼓、手鼓等,其中鼓乐器占到9种;汉族传统乐器有6种。云冈雕刻的530多件乐器图像中,西来乐器426件,鼓乐器占到146件;西来乐器约占全部乐器图像总数的70%,各类鼓乐器约占全部乐器总数的28%。

(摘编自《魏鼓声声胡风烈烈》,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