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盐仓24秋】八年级语文_专题三 诗文联读

中华大地上总有一些为民立命、为国谋远的志士名人,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请阅读下面有关沈括的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甲】括字存中,为沭阳主簿。县依沭水,故迹漫为污泽 , 括新其二堤,疏水为百渠九堰,以播节原委 , 得上田七千顷。迁提司天监,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后皆施用。淮南饥,遣括察访,疏沟渎,治废田,以救水患。

辽使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 , 留馆不肯 , 曰:“必得请而后反。”帝遣括往聘。 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⑤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他日复问,亦如之。益戒无以应,谩曰:“数里之地不忍,而轻好乎?”括曰:“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又纪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耆旧出处,传于世。

(节选自《宋史·沈括传》,有删改)

【注释】①故迹漫为污泽:指早先河道漫堵成为泥沼。②播节原委:分导节制主流和支流。③日官:掌管天象历数的官员。④理河东黄嵬地:指处理宋辽议和及土地割让事宜。⑤地讼之籍:争论地界的文件。

【乙】游花山寺

[宋]沈括

经旬飘雨喜新晴,病马缘畦取次行。

老态只应随日至,春心无意与花争。

山川满目浮烟合,楼板侵天暮霭横。

嗟我有身无处用,强携尊酒入峥嵘。

(1)、小语和小文对文中的字词有疑惑。请根据表格内提示的方法,写出加点字的含义。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其二堤

词类活用法:互相邈(轩: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往高处伸展)

留馆不肯

语境推测法

而轻好乎

联想成语法:络绎不

用其民

查阅字典法:①威慑;②尊严,威严;③虐害;④威力,威势。(《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填序号)

(2)、读【甲】文时,小语发现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缺少断句,请帮他用“/”断开。(限断三处)

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

(3)、中国古人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三不朽,小语和小文讨论后发现沈括正是这样“三不朽”的人物。“立德、立功”即爱民忠君,正如【甲】文中的沈括①;“立言”即著书,正如【甲】文中的沈括②。(概括事件)
(4)、下面是小语和小文读完【乙】诗后的对话,请补充完整。

小语:此诗相传是沈括因战事失利被贬,后来隐居梦溪园时所作,全诗流露出淡淡的哀伤。“春心无意与花争”用了①的修辞手法;“山川满目浮烟合,楼板侵天暮霭横”描绘了一幅②的壮丽开阔画面,但“病马”和“老态”都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落寞哀伤。

小文:是的,再开阔的景色也安慰不了沈括内心的失意,尾联“嗟我有身无处用,强携尊酒入峥嵘”让我想起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里的“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耳”。但苏轼自称“闲人”,尚有③的心境,沈括的“有身无处用”却是明确道出了自己【答案】

(5)、的心境。
(6)、联读两则材料后,小文发现,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皆以“博学”“慎思”“笃行”为准则,沈括就是如此。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阐述原因。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