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凫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1)、同学们设计了“去”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请你帮助推测词义,补全积累卡。下列选项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失去  ②大江东去 B、①前往  ②说不过去 C、①离开  ②相去无几
(2)、叹词是用来表达强烈感情或表示呼唤应答的词,如呼、啊、哈哈、哎哟等,用以表达愤怒、高兴、痛苦、恐惧等感情。在朗读表演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我们可以在课文中加入恰当的叹词。请加入朗读小组,选择下面两位同学朗读的处理方式和理由,最合理的一项是(    )
A、朗读:啊?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理由:屠户此刻已将骨头扔尽,而两狼仍紧追不舍,不由心生疑惑。

B、朗读:哼!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儿何哉?

理由:两狼如此狡猾,却还是败在了屠户的手里,真是好笑!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屠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狼很狡猾,可最终还是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 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 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 , 犹当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⑥勉:勤勉,努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