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学习了语文基础知识,小冀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春联”的资料。
资料一:
春联从辟邪的桃符演变为祈福迎祥的象征,是时代变迁的重要体现。在早期的生活环境中,人类的生存能力有限,只能祈求诸神庇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未来生活抱有更高的期望,希望来年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种期望往往通过春联来表达。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将对偶佳句与优美书法进行结合,从而形成对联,成为民间流行的文化景观。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专门的对联汇编,推动了春联的流行,也推动了中国民间社会的风雅化。清人梁章钜编写的《楹联丛话》对春联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进行评述,这对春联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7日,有删改)
资料二:
春联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化的反映,能彰显民族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生活智慧。红色是中国的喜庆色,大红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能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春节普天同庆,在农村地区除了各家大门、房门等要贴春联,其他地方也要贴春联——堂屋贴“万事如意”或“百无禁忌”之句,粮仓贴“五谷丰登”之语,厨房有“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神龛有“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家禽家畜是农民的宝贝,少数地方的农村猪圈、鸡鸭棚等处也贴春联,或者是用红纸写的一句吉祥话,一般是“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之类。个别农家院里有树木的,要贴上“树大根深”之语;有外墙的,墙面上贴“春光明媚”。正可谓天地之间一片红。
(选自《邵阳日报》2024年1月15日,有删改)
资料三:
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联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发生变化。先说内容。20世纪50年代,常见的春联有“分田分地分房屋阖家欢喜,迎春迎福迎朝阳满门幸福”,表达了人民群众翻身得解放后的喜悦心情。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成为主旋律,春联的内容也呈现出赞美改革、讴歌开放的特点,比如“改革春风吹大地,富民政策荡神州”。20世纪90年代,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致富光荣”的意识深入人心,“年年顺景财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等跟财富有关的春联,反映了人们对致富的渴望。再说形式。以前,春联都是用毛笔手写,如今印刷品越来越多,春联的样式也从过去只有红底黑字到现在增加了金粉红纸、金字红纸。此外,还出现了植绒春联、绒布春联、LED电子发光春联。尽管春联的样式越来越丰富,但因为那些都不是手写,制作中少了裁纸的步骤,没了挥毫泼墨的环节,所以在一些人看来,印刷的春联让过年少了一些仪式感,也淡化了传统的年味。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2月7日,有删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