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拔尖特训】小语六上 第三单元 文体补充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苏联]高尔基

①外祖父那干瘦却匀称的身躯依偎着我,他讲起了自己童年的艰苦岁月。他用词很粗鲁、难懂,但讲得很流畅,有条有理。

②[A]他那双绿莹莹的眼睛充满着热情,闪闪发光,金色的绒毛欢乐地竖起来;他那尖尖的嗓音变得又粗又重,对着我的脸吹嘘起来。

③“你到这里来坐的是轮船,是蒸汽送你来的,可是我年轻的时候,得靠自己的力气拉纤,在伏尔加河上拉船。船在水里走,我赤着脚在岸上拉纤,踩着又尖又利的碎石子,就这样从日出到黑夜,不停地拉呀,拉呀。太阳晒得后脑壳直冒油,脑袋里像烧化的生铁似的,可还得不停地拉,腰弯得头点地,弯得浑身骨头咯咯响,汗流满面,浸得睁不开眼,看不见路,心里直想哭,眼泪不住地流。阿廖沙,你要知道,什么话也不能说,只能埋头拉纤,不停地走。有时候滑脱了纤索跌倒了,跌个嘴啃泥,这倒该高兴,力气都用尽了,跌一跤也能喘口气,歇那么一小会儿……就这样,我沿着伏尔加这条母亲河的河岸走了三趟:从辛比尔斯克到雷宾斯克,从萨拉托夫到这里;又从阿斯特拉罕到马卡里耶夫,到集市。这三趟足足有好几千俄里!到了第四个年头,我就当上了船上的工长,因为我向老板显示出我的聪明才干!”

④听着外祖父的讲述,我仿佛觉得他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变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了童话中的大力士,他一个人用纤绳拉着一艘巨大的灰色船沿着伏尔加河逆流而上…..

⑤[B]有时他从床上跳下来,神气活现地挥动双手,一面给我演示纤夫们拉着纤绳走路的样子,表演纤夫们如何从船舱里排水,一面唱着纤夫的歌谣。后来他又像年轻人那样纵身跳回到床上,一举一动都变得优美异常,他的声音更加深沉、粗重了,继续讲下去:

⑥“你听着,阿廖沙,当我们停下来歇脚的时候,那情景就不同啦。夏天的傍晚,在日古利山,我们通常是在那座绿色的山脚下找一个地方,生起篝火,在篝火上煮稀饭。一个穷苦的纤夫唱起了心爱的歌谣,所有的人也都跟着他唱起来,歌声震耳,让你听了浑身直打战。这时,伏尔加河的流水仿佛流得更快了,河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起来,直冲云霄!这时,一切的痛苦都像尘土似的随风而去。有时候,大伙儿只顾唱歌了,锅里的稀饭溢出来,那个专管煮饭的纤夫头上就得挨勺把子。玩耍的时候可以尽情地玩,但不能忘了该做的事!”

(选自《童年》,有删改)

(1)、判断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入横线上。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引文的省略 
C.表示语意未尽

①有时候滑脱了纤索跌倒了,跌个嘴啃泥,这倒该高兴,力气都用尽了,跌一跤也能喘口气歇那么一小会儿……

②听着外祖父的讲述,我仿佛觉得他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变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了童话中的大力士,他一个人用纤绳拉着一艘巨大的灰色船沿着伏尔加河逆流而上……

③他说:“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④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童年》整本小说中的外祖父给人留下了自私残忍、野蛮粗暴的印象。请你从选文画横线的两处中任选一处,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批注,说说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外祖父。

(3)、【思维导图】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外祖父描述的两个场景,并思考作者将这两个场景放在一起写的原因。

(4)、下列对第⑥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了显示纤夫们歌声的豪迈,作者用伏尔加河水来衬托。 B、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纤夫们幸福的生活。 C、这句话属于环境描写,从中可以看出纤夫们的开朗、乐观。 D、这句话通过描绘纤夫们唱歌时的环境,展现了他们在艰苦生活中的片刻欢愉和心灵的放松。
(5)、【支架阅读】文中外祖父讲述自己年轻时在伏尔加河上拉纤的经历时,为什么作者会“仿佛觉得他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变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了童话中的大力士”?
(6)、欣赏 19世纪俄国画家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纤夫》,结合文本中对外祖父的描写,你是否对纤夫们有了更深的认识?请写一写你的理解和感受。

  

举一反三
____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____,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____,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____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____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父亲的皮带

①那年,我考取了省城的一所大学,临行时,父亲将我送到火车站。

②当时正值客运高峰,站台内人头攒动,汽笛轰鸣。父亲弯着腰,背着一个大旅行包在前面开道,我拎着手提袋在后面紧紧跟着。9月的天气依然闷热,不一会儿父亲的衣衫就被汗水浸透。我不禁暗暗埋怨:“天这么热,还带着那么多东西,真是……”父亲虽然背着重重的行李,可步履丝毫不见缓慢,我在后面一路小跑,还是落下了一段距离。

③从候车室到车厢门,不足100米,我们却足足走了20分钟。终于,我看见父亲在一节车厢前停下脚步,从怀里摸出车票,核对了一下,随即向我欢快地招手。等我赶到时,父亲正坐在行李上,点上一支烟,惬意地抽着:“军军,你快上去,我把包递给你,记住,是5号窗口!”

④我随着人流挤上了列车,从5号窗口里伸出头来,只见父亲搓了搓手掌,猛地把那只大包举了起来,就在我接过包的一刹那,只听“啪”的一声,包带应声而断,旅行包从窗口垂直落下,巨大的惯性将拉链崩脱,里面滚出一大堆苹果、鸭梨、月饼、花生……父亲慌了,手忙脚乱地将散落在地上的食品一一拾进包里,甚至蜷缩着身子,一只脚探下去,将落在铁轨边的两只鸭梨捡了起来。我吓得大叫:“爸,快上来,不要了,不要了!”“这梨是刚摘的,带在路上吃。”父亲笑嘻嘻地从铁轨下站了出来,把拉链拉上,可包带断了没法提,父亲急得团团转。突然他的手停在了腰上,“有了”,只听“嗖”的一声,他竟然将皮带解了下来,往旅行包两头一扣,正好是一副包带。这时汽笛声响了。

⑤如释重负的父亲把手插进兜里,把裤子提得老高,模样十分滑稽。旁边有几个年轻人笑了起来,父亲也笑了,看着我憨憨地笑,可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火车启动了,父亲依旧提着裤子,站在那里,直至变成一个小黑点,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⑥那根皮带我一直珍藏着,以后无论遇到成功或是失败,它总能给我无穷的动力,尤其是每当回忆起父亲抽出皮带的一刹那,我觉得那是世上最酷的动作。

课外阅读。

折射温暖

ㅤㅤ漫漫旅途中,我在一个偏僻的小镇歇脚。这里的人们生活节奏缓慢,太阳升得老高才起床张罗生意。第二天一大早,我准备买些方便面当早餐。

ㅤㅤ我在宾馆下面的当街小卖部购买,女店主听说我要买方便面,淡淡地说:“这儿没有,往下走,彩云商店有。”无奈,我寻着彩云商店而去。

ㅤㅤ这是一家只有六七平方米的鸽子笼店,招牌、货柜都很旧了,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太太窝在里面,活动空间很小。这里倒是有方便面,可是老太太的货品简单稀少、杂乱陈旧,让人没有购买的欲望。

ㅤㅤ我转身离开,去不远处的超市。那家超市有货架二十几排,小具规模,货物琳琅满目,环境也不错,但里面居然没有方便面。更让人意外的是,我连续跑了几家超市都空手而归。

ㅤㅤ我再次来到彩云商店,老太太起身拿货非常艰难,她拄着拐棍,手都颤颤巍巍的。

ㅤㅤ我折回来,从女店主嘴里知道了真相。她说:“方便面这条街只有彩云商店有,这是我们约定好的,有几种货品大家都不卖,只留给彩云商店。”

ㅤㅤ原来,彩云商店老太太的老伴早逝,她靠吃低保过活,日子过得窘迫,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邻居们想帮她,但老太太脾气倔,不愿意欠人家的。邻居们能为她做的,就是达成一致,留一些生意让她独享。

ㅤㅤ女店主打了个比方:“老人家生活困苦。心情总是背离阳光。我们扳不过她的身子,便当镜子,把阳光折射给她。”(批注:“背离阳光”是指 ____,而“把阳光折射给她”言外之意是 ____。)

ㅤㅤ我回头望望这条狭窄的小巷,只觉得太阳光照下来,每个角落都好明亮,好温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