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拔尖特训】小语二上 第三单元 ⑥一封信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 封 信(节选)

德国]吉娜·卢克-帕奎特/著 瞿祖红/译

第一封信: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第二封信: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1)、「对比阅读】阅读片段,完成填空。

(2)、下列对这两封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填序号)(    )
A、第一封信写出了孩子和妈妈对爸爸的思念和家里遇到的一些困难。 B、第二封信中孩子和妈妈努力让自己过得开心,并且想办法解决问题。 C、两封信都体现了孩子和妈妈对爸爸深深的爱。 D、第二封信表明孩子和妈妈已经不再想念爸爸了。
(3)、这两封信中,我更喜欢第封信,因为

(提示:可以从爸爸看到信时的感受来回答)

举一反三
新的一年会有新的成长,剧目二准备排练成长故事,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落苏【注】的尊严        李新章

①刚念小学时的那个假期前,母亲宣布了一项规定:“明天起,你们兄弟仨每劳动一次,我记工分,假期结束宣布总分,予以奖赏。”在干活方面,哥与弟天赋异禀,而我总比他们慢一拍。

②假期结束的那天晚饭后,母亲该宣布名次了,只见她给了哥哥一个番茄,递给我一个落苏,又把一根黄瓜给了弟弟。

③次日上学路上,三弟责怪母亲没公布总分和名次。大哥却说:“公布了,番茄是甜的,应排第一。黄瓜是脆的,该排第二。 落苏不甜不脆,不能生吃,排最后。”说完,他特意朝我看看,我红脸,低头,不敢看他,暗想:落苏软,该让人捏。

④放学后,我见母亲在菜园里,便上前问她:“妈,落苏代表最后一名吗?”母亲说:“我不这么认为。你想不想当第一个学会种落苏的儿子?”听到“第一”这个词,我忙笑着点头。

⑤跟母亲学种落苏,从选种开始。交秋后,母亲把晒干的落苏搓碎。在秋风中,扬弃所有瘦弱的种子。

⑥次年春节后,母亲教我用打钵机打了四十个土钵,每个里面投放三颗落苏种子,支起棚架,盖上薄膜,静候发芽。

⑦两周后,出苗。再两周,等秧苗长到一虎口高,便可连苗带钵移种到钵洞之中。凡长出两苗或三苗的土钵,须拔去弱苗,只留最健壮的一棵。

春风暖脸时 , 四十棵落苏均长到齐腰高了,水灵灵的。陆陆续续地开出小花,幼稚地笑着 , 露出五瓣浅紫色的门牙,一看就是落苏的孩子。几天后,菜园一隅满是落苏花,春风一吹,晶莹的小眼睛还一个劲儿地眨啊眨。

⑨那年,落苏长势特别好,换来的经济收入远比往年多。母亲说:“落苏丰收,老二付出了大半年的坚持和努力。”那一刻,我终于成为全家人目光的焦点。

此时“我”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长大后我才明白,母亲用智慧和爱,呵护了一个男孩脆弱的尊严。

【注】落苏:茄子。江浙沪一带的方言将“茄子”叫作“落苏”。      (选文有删改)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收易拉罐的小男孩

星期天去美国友人家玩,喝完饮料,顺手将空罐扔进了垃圾袋。“不,不,别丢掉,放到储藏室那个硬纸箱里去。今天是星期天,他们会来收的。”“谁?”“两个男孩子。”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有人敲门,一个男孩的声音在问:“可以进来吗?”

朋友应声道:“来吧,来吧。”听到他们熟门熟路进了储藏室,又听到叮叮当当一阵空罐子响

十分钟光景,孩子们在外屋喊了声:“谢谢了,再见。”接着传来轻轻的关门声。我忍不住好奇,走进了储藏室。几个先前装满空罐子的硬纸箱空了,一个摞一个地堆得整整齐齐,地上也没有滴滴答答的喝剩的饮料令人讨厌的痕迹。我推开大门,路上走着那两个小男孩,大的14岁左右,在推一辆装了不少空罐子的手推车;那小的只有10岁左右,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着。人讲这是哥儿俩就住在附近,每个星期天收集邻居家的空易拉罐已经有一年多了,无论刮风下雪,次次不落。

“这易拉罐能卖多少钱?”

“是卖不了多少钱,可小哥儿俩讲他们要靠这个买一辆汽车。”

卖易拉罐买汽车,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这能行吗?”“不知道。”他把手头一罐刚喝完的罐头放进了一个硬纸箱,“说是在哥哥达到法定驾驶车龄时就能买上,他们是仔细算过的。”

哥儿俩还在路上走着,那小的拉了条绳子在前面拖着,一边叽叽喳喳与在后面推车的哥哥说着什么,尖尖脆脆的童音在静静的街中爆着活力,撞来撞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的芦稷

① 秋日的城,依然喧嚣。城市的一隅,三五个老农就地叫卖着自家地里的农产品,浓浓的乡 音和憨实的笑,亦如地里的庄稼,厚重而朴实。

②“老板,今年的芦稷很甜的嘞,听说你们城里人都喜欢……”“你尝尝,尝尝不要钱的。”说着就递上来一节,那种不容拒绝的热情也如同这个热烈的秋!“甜吗?”“嗯嗯……”不知是味蕾的 退化,还是味觉的挑剔,怎么也找不到童年芦稷的那份清凉和甘甜了。

③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每年夏初,奶奶就在院前屋后、田埂奋旯,种上一排芦稷。等 待的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我那个年代,那个连奶糖都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的年代。我每 天都会在芦的旁边驻足,期待它们快快长大,像极了一个馋嘴的孩子。芦稷也不负众望,长叶 拔节、抽穗……有条不紊地续写着它的成长故事。

④ 听奶奶说,芦要等穗儿变紫才能吃呢,于是,我每天都会把穗儿逐一抓下来看。现在想 来,个头远超父母的我,和这是否有关呢?

⑤ 终于等来了芦稷成熟的那天,我拖着奶奶来到田间。“馋猫猫,还没熟透哩!”每次都会听 到奶奶同样的嘀咕。看着奶奶熟练地把芦稷砍断,去叶。奶奶很矮,却能抱得动我和一大捆芦 稷。在奶奶的怀里,我闻到了芦稷的清香,淡淡的,甜甜的,我想这就是秋的味道吧!回到院子 里,我会看着奶奶把芦剁成一节一节的,也会看着一节一节的芦在桌上毫无顾忌地滚动,就 像我,奶奶就是那硕大的桑木餐桌。

⑥奶奶从不让我用牙剔除芦稷的皮,她说我在换牙。每次,我总是噙着口水等待奶奶用她 仅剩的几颗牙,一丝一丝地把芦稷的外皮去掉。“呶,乖孙儿。”在奶奶盈盈的笑容里,我接过一根 根散发清香气息的芦稷,咬一口,清凉甘冽的汁水瞬间弥漫唇齿间。奶奶一边帮我擦着从嘴角溢 出的汁水,一边嗔怪:“慢点,慢点,没人和你抢……”晚霞映照在小院中,也融化在奶奶慈祥的皱 纹里……

⑦ 哦,我终于明白了:有奶奶,有小院,有晚霞,这才是芦稷的味道。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