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多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

《雁荡山》

【材料一】

ㅤㅤ温州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有“世界地质公园”称号的雁荡山、国家AAAA级旅游区楠溪江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温州旅游观光。温州气象台每天都会按时发布当天及未来几天的天气(见下图),以供人们参考。

【材料二】

ㅤㅤ大龙湫瀑布是雁荡山的一大奇观,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赞不绝口。清朝袁枚在《大龙湫之瀑》中写道:“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

(1)、看材料一,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三天的温度在( )。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2)、台州的芳芳和爸爸妈妈要去雁荡山游玩,选择日出行最合适。因为
(3)、读袁枚所写的后两句诗时,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写一写。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材料二】

①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 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②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③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材料三】

毛泽东主席在青年时代读书时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读书方法是:“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就在封面上画一个圈做记号的习惯。 阅读时,他总是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符号,或是作批注,或是写读书笔记,或是在原书上改错纠正。

航 天

材料一:

神舟十三号完美升空:实现多个“首次”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的工位上,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正式点火升空。此次发射的主要任务,是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及其中的三名航天员送至天宫空间站。

此次的飞行乘组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其中翟志刚担任指令长。三名航天员共同担负空间站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

在火箭升空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次日清晨6时56分,神舟十三号成功完成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节点舱的径向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空间站。在随后的半年内,他们将肩负验证中国空间站建造相关技术的重任,为我国空间站后续建造及运营任务奠定基础。

本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创下多个“首次”。

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时,其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

任务执行中,首次进入中国空间站并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将与另外两名男性航天员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完成中国男女航天员首次出舱。

更为重要的是,三名航天员将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曾表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主要有五大目的,分别为:一是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二是进行2~3次出舱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作准备;三是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四是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五是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材料二:

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亲自授课!

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亲自太空授课。

本次授课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了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三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同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王亚平重操旧业,担任第一位老师。作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2013年神舟十号上她曾在聂海胜、张晓光的协助下,对6000多万中小学生进行过太空授课。

这一次将是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的首次授课,后续将会有更多的航天员来授课,这种太空授课模式能够激发青少年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在一个个祖国的花朵心中撒下科学的种子。

参观大熊猫基地

下面两则材料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交通线路指南和门票指南,请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完成练习。

材料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交通线路指南

成都双流机场至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从双流机场2号航站楼乘坐地铁10号线在“太平园”站下车转地铁3号线至“熊猫大道”站下车,出地铁(D出口)乘坐公交 408路(区间)至“熊猫基地”站即可到达。耗时约1小时20分钟。

成都火车北站至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从火车北站乘坐地铁7号线在“驷马桥”站下车转地铁3号线至“熊猫大道”站下车,出地铁(D出口)后乘坐公交 408路(区间)至“熊猫基地”站即可到达。耗时约 50分钟。

材料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门票指南

开园时间:07:30—18:00(全年开放)  售票、验票时间:07:30—17:00

门票价格: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全票55元/人,半票27元/人。

2.免票及优惠:

(1)60—65周岁(不含65周岁)的老年人国家法定节假日半票,其他时间免票;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免票。

(2)6周岁及以下或身高1.3米及以下的儿童免票,6—18周岁(不含18周岁)的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学生半票。

(3)现役军人、残疾人免票。

票务电话:×××—××××××××(可预订)

(材料信息仅供做题使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