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2024年中考历史一模试题
材料一 动荡的局势对布尔什维克党这样目标坚定的政治力量来说非常有利,它可以为“在野党"提供很多直接批评和揭露执政者的机会。首先在大城市举行武装起义的策略,实践证明也是正确的。在这里,布尔什维克党的主要支持力量——工人阶级相当集中,这使它可以在关键时刻、在关键地点拥有对自己有利的力量对比。当两万多名武装工人和水兵冲向不足两千人把守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最后一个堡垒冬宫的时候,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波澜不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摘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粮食产量变化表
年份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粮食产量(亿普特) | 39.79 | 22.13 | 34.55 | 44.24 |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注:图一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在第聂伯河上修建的水电站;图二为: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材料四 苏联共产党是国家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各加盟共和国的联系纽带。党垮,国家必然垮,苏联解体乃是苏共垮台带来的直接后果。苏联的信仰危机首先是从党内出现并泛滥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应引以为戒,从思想建党、组织建党、作风建党和形象建党等各方面加强党的建设。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尽管内因是主要的,但外因也不可低估。西方为促成苏联和平演变,花了几十年工夫。针对苏联东欧剧变,邓小平审时度势,站在战略高度,先后形成“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抽、决不当头、有所作为”28字方针,具有长远指导意义。中国改革开放起步之日,正是苏联陷入停滞时期最严重之时。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使得我国领导人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的意志和行动。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