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试卷

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的同学们准备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各项任务。

活动环节

活动内容

引经据典话诚信

名言

成语

故事

轻诺必寡信。

——《老子》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

一言为定①

曾子烹彘②

环顾身边思诚信

新华社郑州6月21日电6月21日,2023年第一手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在河南省洛阳市举办,江苏老兵李先南光荣上榜,获评诚实守信“中国好人”。李先南20岁奔过前线,同行的战友都写好遗书,互相承诺,哪个不幸牺牲了,父母就由活者的兄弟帮忙照顾。23岁的他带着责任返乡,在平凡的岗位上敬业奉献,同时替牺牲的战友尽孝,默默陪伴照料一对老人36年,不是儿子,胜似儿子。

班级演讲说诚信

演讲稿

在江苏东山镇,一对老人与一位青年男子抱头痛哭。男子强忍泪水哽咽着说:“你们就把我当儿子吧!”他叫李先南,弱冠之年短衣匹马奔过边疆为国尽忠。战友们约定如果谁以身殉国活者的兄弟要帮忙给他的父母养老送终。排雷兵易忠怀的工作是扫除松发雷、绊发雷、跳雷等各种地雷,在一次地面戳探时他不幸牺牲永远留在了前线。几年后李先南退伍归家,替老乡战友扛起了“儿子”的责任,开始对易忠怀父母长达36年的陪伴与守候……

(1)、分别补充一个关于诚信的成语和故事:①  ②
(2)、用一句话概括新华社这则新闻的内容。(不超过25个字)
(3)、在班级诚信演讲会上,小庆给同学们讲述了李先南的光荣事迹。请指出他的演讲稿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并说明理由。

优点是

缺点是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部分图示

图1:青少年上网“非常关注”领域的占比

图2:青少年“几乎总是”在进行的娱乐生活占比

材料二:

    快手、抖音、西瓜、全民小视频、微视、YOO……当下短视频软件风起云涌,热闹非凡。短视频创作较为容易,相对碎片化。相较于一般视频,短视频制作时间少,精彩片段、生活技能,甚至臭美POS都能上传。人人都可玩,近乎零门槛。

    短视频小精美,内容贴近草根生活,让普通大众感同身受,愿意用零碎时间随意观看。

    短视频用时较短,一般在15秒左右。如此短小的视频,一般不会让浏览者产生视觉疲劳。在以快节奏阅读的时代里,这种形式更受到大众的欢迎。

    炫耀和刷存在感的心理会驱动普通草根主动分享,这也利于传播。

    作为自媒体的一种形式,“短视频”平台为了吸引大众参与创作,还设置了奖励机制。在奖励的驱动下,更多人参与进来。其中涌现的优秀作品,起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材料三:

    经常有母亲控诉自己的孩子迷上短视频后,每天花费在刷短视频上的时长远远超过了学习、休息时长。“吃饭时间玩、上课偷着玩、休息时玩到深夜,小小年纪整天无精打采。”

    色情信息、网络诈骗、网络欺凌,这些内容严重侵害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正是形成三观的时机,他们接触的一切信息都会对其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短视频中的炫富、直播刷礼物,可能给青少年造成一种对生活的错误了解,认为成功很容易,可以一夜暴富;而一些偏激极端的内容,比如吃玻璃碴、虐待动物等,则可能让是非观念还未成型的青少年误入歧途。

材料四:

    【媒体新闻】有媒体报道,在抖音、快手试点后,6月,全国主要网络短视频平台都将全面推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该系统内置于短视频应用中,用户每日首次登录时,系统将进行弹窗提示,引导家长及青少年选择“青少年模式”。进入“青少年模式”后,用户使用时段受限,服务功能受限,在线时长受限,且只能访问青少年专属内容池。

    【网友测试】网友进入某短视频“青少年模式”后,发现青少年专属内容池里可浏览的短视频数量约为200个,刷完之后就会无视频可刷。但是,在“青少年模式”下,用户如退出登录,以游客身份进入,也可以正常浏览所有视频,无需选择启用哪种模式。

    【专家评价】这样的防沉迷系统并不少见,比如“绿坝”系统,但这些模式都要青少年主动选择才行。如果青少年自己想被管理,系统才有效;如果不想,它就是个摆设——而真正沉迷的人往往是不想被管理的。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各题

材料一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7 月 8 日,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勉励广大文博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既 是见证历史的文化遗存,也是滋养精神血脉的宝贵财富。与文物“对话 ”,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 神文化生活,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弦歌不辍的传承,激起思接千载的心绪,触摸博大精深的文明,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我们理应发挥好博物馆的“大学校 ”作用,让文物更好融入日常生活。

材料二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感受最深的就是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古老的紫禁城、正青春的故宫 博物院,同时也越来越支持文化遗产保护事业。2019 年,故宫博物院接待观众 1933 万人次,创下年度接待人次新纪录;同时,35 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突破 50%,而在过去,这一比重不到 30%。

《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给这部纪录片点赞的人中,有 70%是 18-22 岁。这部片子甚至影响了很多年轻人的就业选择,播出后,第二年故宫招聘 20 人,结果有 1.5 万人报名。

“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拥有文化自信。 ”单霁翔认为,一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滋 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二是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逐年加强,让文化遗产“老当益壮 ”, 更多的中国故事得到广泛传播;三是文物正在“活 ”起来,考古遗址建成美丽的遗址公园,博物馆推出文创产品,契合了年轻人的文化生活需求。

材料三

2021 年,一群“唐朝胖妞儿 ”从博物馆里“复活 ”,凭借一支舞蹈火遍网络,这支舞蹈就是 2021 年河南春晚突然“ 出圈 ”的节目《唐宫夜宴》。河南春晚总导演陈雷说,用新技术、新手段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产生出顺应时代的作品,是一定能够被时代接受的。

河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宏伟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河南广电扎根中原文化沃土,聚焦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重要文化 IP,在文化遗产、文物考古、文学艺 术、典籍著作、传统节日、人文风俗等方面深耕细作,先后推出了《汉字英雄》《成语英雄》《梨 园春》《华豫之门》等一大批优秀文化节目。2022 年,河南广电又创新推出“ 中国节气 ”系列节  目、“ 中国发明 ”系列节目、“二十四节气 ”系列节目等多档文化节目,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加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