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拔尖人才前期培养选拔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迟来的花季

[德]克里斯蒂安娜·阿勒特

①她站在一个普普通通的花园里,隐在黄色、红色、蓝色的花儿之间,这里囊括了所有的色彩。可她自认为是一枝特别的花,还在春天时她就下定决心,任何情况下绝不过早开花,否则就有可能成为一场晚霜冻的牺牲品。

②当第一批花在春天犹犹豫豫地绽开花蕾时,她想:“我的伙伴们多么轻率啊,居然拿自己的青春去冒险!”等到有些花朵真没能挺过一次夜间霜冻时,她感到自己的担心得到了证实。那一树的樱桃花,前一天傍晚还都是粉嫩粉嫩的,滋润饱满,第二天早上却大多都被冻瘪了,颜色黯淡,软软地垂挂在枝头。尽管如此,花儿们还是在五六月间竞相开放,只有这一枝,仍在高傲地擎起花蕾,拒绝绽放。“这些花早就该开了。”她自语道。对于一朵花在绽放伊始所能撞上的所有倒霉事她都有所耳闻。春季夜霜冻时有发生,或许还有可能加上点儿雪。

③她还有这种顾虑: 假如自己开得太美了,没准儿会被人摘下来。不,她可不愿意根植在花瓶里,而花蕾是没人采摘的。她打算到感觉绝对安全的时候,再竭尽全力博得一放。但她无论如何还是暗暗惊羡于同伴们的美丽了,生机勃勃的纷繁景象对于她这枝一直战战兢兢蜷缩在花苞里的花来说,有时候未免有些惊心动魄、咄咄逼人。难道这是因为她在潜意识里认为这种景象精彩壮观、令人神往吗? 其实在她的花心深处,她还是愿意和大家一同开放的。

④有些日子她变得不那么坚定了,心想: 是不是完全可以加入到争奇斗妍的行列中去呢?如果她不够美或是花朵不够迷人,别的花儿会怎么想呢? 也许盛开的她会被否定。常常在这些疑问让她心神不安时,她会觉得任何情况下还是待在花苞里是最安全的。只要留在花苞里,恐惧感便对她奈何不得。而且在某些风凉的夏夜,花蕾还能支撑她并赐予她热量。但她同时也感到孤独和花苞里的狭窄,这种感觉时时困扰着她。还有一种感触便是,她被花坛中盛开的花朵排除在外,与充实饱满的生活隔绝开来了。

⑤渐渐地,她越来越手足无措了。一方面不想放弃花蕾带来的安全,另一方面又不能心安理得地原封不动。现在怎么办?她想:“其他的花看到我开了会是什么反应呢?她们一直当我只是个蓓蕾,假如我把最里层的东西绽露无遗,可能会贻笑大方的。”而她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忍受被人取笑的。

⑥所有潜伏在外部的威胁重又向她数袭来!那朵自负的翠雀不是刚刚被夜风刮倒吗?还有那些春白菊,几乎整个花坛的春白菊都被一个小姑娘摘走了,简直就是拦腰折断。不,她在风中猛烈地摇头,她可不能这样!

⑦但仍有某种力量在催促她一起开放,承接阳光,吸吮雨露,融入美妙缤纷的色彩世界。可她的花瓣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她担心那会是很丑的——同时又对自己深感好奇。

⑧终于到了9月末,做决定对她而言愈发难了。恐惧和好奇、安全和生命的乐趣在花的灵魂之中战事正酣,没有任何一方占据上风。现在的她,已经长成了一枝老蓓蕾。也许她依然有所期待,直到外部绝对安全为止。她一直是个蓓蕾,不曾有过丝毫开花的经历,此时她的心中却有一种渴望越来越强烈:绽开的花朵是多么美啊!那朵锦葵配上地那粉虹色的面颊显得多么协调! 野豌豆花在风中摇得多么狂野|金黄色的太阳花鹤立鸡群又是多么引人瞩目啊! 而她,却是一枝日渐忧伤的花蕾。一天天地,她想清楚了,一枝安逸的蓓蕾在骨子里却是一朵花,一朵不敢开放的花。

⑨后来,在一个美丽的秋日清晨,她从变硬的外壳中探了出来的,是一朵美丽的雏菊。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现在她知道了,开花意味着存在而与能力大小无关

(选文有删改)

(1)、默读全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拟人是想象性作品最常用的手法,下面是小西同学摘录整理的本文中的一些拟人语句,请你先判断他对拟人手法的理解及例句选择是否正确,再选择其中正确的一句进行赏析。

拟人: 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

A. 赋予物以人的外貌: 那一树的樱桃花,前一天傍晚还都是粉嫩粉嫩的,滋润饱满,第二天早上却大多都

被冻了,颜色黯淡,软软地垂挂在枝头。

B. 赋予物以人的动作: 她在风中猛烈地摇头。

C. 赋予物以人的心理:可她的花瓣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她担心那会是很丑的——同时又对自己深感好奇。

(3)、在朗读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时,小西感觉三个“多么”应该重读,但又说不清楚原因,请你帮他解答疑惑。
(4)、座右铭是指人们激励、警戒、提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结尾处划线句子可否作为你的座右铭? 联系实际谈一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不可缠绕的心灵

                                                                                                             曹文轩

①我们的天性是自由的,但我们却会因为一些僵硬的知识的束缚而失去自由。
②十二岁那年春天,我在田野上发现了一株很瘦弱的小树苗,便将它挖回来栽在菜园里。它一天一天地长大了,两年后就蹿成一米多高。春天来临,它的树干是亮灿灿的紫铜色。它长得结实而漂亮。再过两年,它就能挂果——我想。然而,两年后,它并没有如我所期盼的那样。我的小桃树再也没有长高,而且还显出奄奄一息的样子。记得那时我很难过。
③后来我终于找到了原因:我的老祖母借它为瓜架,在它的跟下种了丝瓜,那些刁钻的丝瓜藤就沿着它的树干攀缘而上。若是直上也罢了,却是像锁链那样一道道地把树干箍扎起来,对它千缠百绕。我把它们全扯掉了。第二年,桃树又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那年,春寒料峭,它开花了。夏天,桃子成熟了,十分可爱。
④如果我们也像这株桃树一样,被僵硬的知识的藤蔓所缠绕,我们就会失去创造力,失去生命的光彩,甚至会精神窒息。
⑤一位从事诗歌研究的朋友曾介绍过两首台湾小孩儿写的诗。诗的题目我都记不得了,诗句也已忘却,但大概意思还记得。一首诗说一群孩子去捉鱼,可是已没有什么鱼好捉了,他们自己就互相把对方作为鱼而玩起捉鱼的游戏来。在他们的欢笑声中,透出了一股悲哀。另一首诗说一个无拘无束的小孩儿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跑起来,留下的脚印就像游动的鱼。妈妈来了,却用拖把将这些“鱼”一网打尽。这两首诗简直妙极了。我想,它们只能出自两颗未被僵硬的知识束缚的心灵。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
         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像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像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⑥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的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⑧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
        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卖豆浆的孩子
鲁先圣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有十一二岁的年龄。他在这个地方卖了多少天了,我不得而知。我只是知道从我不久前搬到这里来住,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 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我的心中有很多的疑问和不解,在当今这个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早晨起不了床,被父母吆喝起来吃早点去上学了,而他却早早地在这里卖豆浆了。他一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有着许多同龄孩子所没有的经历和背景。我总想找个机会与他攀谈,但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⑤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活的勇气与坚强。
⑥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⑦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我无言以对。后来,我听别人讲,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在一个工厂里上班。工厂停产放假了,就做起卖豆浆的生意。
⑧每天见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的心里便有许多苦涩的东西在流淌。我想我不能够责怪孩子的父母让这样小的孩子就担负了生活的责任。或许这个孩子挣的这一份,恰是他自己的生活费或学费,没有这一份收入,他就不能去读书了。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放下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是一朵无声花

葛闪

    ①二十三年前,我在乡里邮局工作。

    ②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跺着地。

    ③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我一个人呆在办业务的窗口,其他几个同事一边偎依着火炉搓着手,一边聊着天。而我,因为最后一个办业务的人也离开了,索性就伏在桌上看起了报纸。

    ④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风雪。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妇人。如此冷的天气,A老妇人的衣着竟颇显单薄 , 铁青着脸色,双手一边不断搓着,一边哈着气。

    ⑤老妇人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这里吗?”

    ⑥我点点头。

    ⑦“多少钱?”老妇人弱弱地问。

    ⑧“一毛五一个字。”我说,然后看她B一身颇为寒碜的衣服 , 又追问了一句,“你要发电报?”要知道,那个年代里,若非太紧急的重大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

    ⑨ “嗯,”老太太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愕。接着,又一边絮絮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现在我们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

    ⑩我心里一暖,放下了报纸,听着外面风雪的呼啸声,便细细端详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C老妇人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干裂,都裂开了巨大的口子。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亲,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

    ⑪“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我提醒了她一句。

    ⑫老妇人低下头,思索了一阵子才说:“您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并且告诉他,妈妈很想他。”老太太说完,自己又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七八个字,是吧?”

    ⑬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在心底默算一下,还真是。但是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简洁,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

    ⑭老妇人一听,显得很高兴,刚准备点头之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例如,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

    ⑮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我特意地把“六毛”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⑯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似乎被我说的“六毛钱”给打动了。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

    ⑰“不!”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老妇人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太太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子呢。”

    ⑱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就没了踪迹。

(《读者》2015年第23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谢谢你允我回报

    ①探视之后,我离开重症监护室,走出医院,走到附近的商厦——我想给他买块表。

    ②在专柜前选中一款机械表:银色表盘,金属表链。我确定他喜欢,别问为什么,他没说过,但我就是知道。价位适中,不算昂贵,否则他会心疼钱;也不算便宜,否则我会心疼给他的不够好。这样的选择,可以让我和他都心安。付款后,让营业员将表链拆掉两个扣。我知道他手腕的尺寸,也知道他喜欢将手表略宽松地环在腕上,可以不时轻轻晃晃。包装盒精美宽大,我将它抱在胸前,走回医院。

    ③这是他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的第三天,状况并没有明显好转。家人都在做最坏的打算,但我却坚信他会醒过来。我只想他醒来时对他说:“爸,给,你要的手表。”

    ④没错,这块腕表,是他入院前要过的。一次吃晚饭时,他半开玩笑说:“闺女,看我这表该换换了!年头太长,越来越不准了,每天都会差个两分钟。”我不假思索,当即应允:“买。”过了一会儿才笑着反问:“干嘛又让我买?”他呵呵地笑:“最近你不是刚赚了稿费嘛,还不好好孝敬孝敬你爸?”入口的米饭喷了一桌子,我哈哈大笑:“爸,你也太有心计了!”

    ⑤是的,爸爸有心计,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我的软肋在哪儿,一戳就中。我的软肋连我妈都知道,她常说:“欠你爸的,迟早是要还的。”

    ⑥没错,我欠他的。在我成长的那么多年,仅是物质的亏欠便不计其数。

    ⑦读初二时,小城里富裕人家的姑娘流行骑那种彩色变速车。班里有了第一辆,我眼热不已。回来一说,我妈眼睛瞪得老大:“那么贵,咱可买不起!”他半天不语 , 然后静静看向我又失落又不甘的眼神,只说了一个字:“买。”然后真就买了。为此,全家人集体节衣缩食两个月。工作之余一向喜欢种花养草的他,还去一家修理厂打了两个月短工。

    ⑧这并不是特殊事例,而是常态。在我成长的年代,生活并不丰裕,但他总是倾其所有宠我爱我。

    ⑨所以,早到了该还的时候了。

    ⑩他也拿捏住了这一点,于是这些年,我和他常会有这样的对话——

    ⑪“闺女,这手机按键不大好用了。”

    ⑫“换。”

    ⑬“闺女,今天上街看到一种电动车又轻便又好看。”

    ⑭“买。”

    ⑮“闺女,对门你李伯伯的儿子给他买了个按摩椅,看着挺好的。”

    ⑯“买。”

    ⑰我妈总嫌他向闺女要这要那,而我明白,从前他的给,现在他的要,其实都是对我的好——他知道,如果不给我宠爱他的机会,我此生怎会安心?所以,他只管笑呵呵地要,我只管翻着白眼给,从来没有多余环节。

    ⑱还记得他第一次跟我要的,是一顶“只有在大城市才能买到的毛呢礼帽”。当时,我几乎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商场,好不容易才寻到他想要的那一款。付账,将礼帽小心装好。我松了口气,然后想象他戴上这顶礼帽的模样,想象他欣喜得犹如一个孩子得到心爱玩具的眼神,我突然被一种庞大的幸福感击中了。

    ⑲这种幸福感从不曾有,又无法言语,是任何一种快乐都不能代替的。而这种幸福感,他早早就知道了吧?在那些年,他绞尽脑汁又倾尽一切宠爱我的时候,曾经一一享受过吧?所以,他要把这种幸福传递到我手中,让我一遍遍感受和重温。

    ⑳我只想说,他做父亲的智慧超过很多人。我见过太多父母为子女含辛茹苦倾尽一切,却舍不得让孩子分担分毫;我见过太多父母把一生的苦难尝尽,却舍不得分享子女人生的甘甜,拒绝子女的付出……可是我,从来都不认可这种做法。在适当的时候索取回报,这正是他的智慧,也是他给予我的额外的恩赐。

    ㉑只是这一次,手表还没来得及买,他就被查出食道癌,手术后当晚因肺部感染被送入重症监护室。

    ㉒那晚,我在监护室外空寂的走廊中坐了很久,把刚买回的新腕表放在耳边,听指针“嗒嗒”的声音,像心跳……

    ㉓他是在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第六天醒过来的。医生都说是奇迹。

    ㉔我并不这样想。

    ㉕回到普通病房后,我拿出腕表递到他眼前:“爸,给,你要的手表。”他抬起左手手臂,示意我帮他戴上。戴好后,他轻轻晃晃,咧开嘴笑了。我看着他,76岁的勇敢的他,勇敢地醒过来,让我还可以继续偿还我的所欠,回报他的付出。

    ㉖压制了许久的眼泪突然而至。

阅读文章《小背篓》,回答下列问题

小背篓

彭学军

我的小背篓是爷爷编的。

爷爷的手很巧,家里的箩筐啊,篮子呀,都是他编的,漂亮又耐用,还有一股淡淡的竹子清香。

几场春雨过后,桃花开了,油菜花田黄灿灿的一片。

叽叽叽——房梁上的巢里热闹起来。两只燕子飞进飞出。一只燕子的腿上还缠了根红绳呢,不用说,还是去年那对燕子。

红绳是爷爷缠上去的。那只燕子的腿受伤了,是爷爷给它治好的。

我背着小背篓打猪草的时候,还能捡到菌子呢。奶奶用腊肉炒了,香喷喷的。她用竹饭篓子盛好饭菜放进小背篓里,让我给爸爸送去。

“哟——哟——”远远地就能听见吆喝声,是爸爸在赶着牛犁田。梯田一层一层依着山势往上走,爸爸说,这都是爷爷、爷爷的爷爷开垦出来的。

爸爸吃饭的时候,我就把牛赶到山坡上去。我知道哪里的三叶草最多。爷爷告诉过我:“春天的三叶草鲜嫩多汁,牛儿很喜        欢吃。”

一听到弟弟饿得哇哇哭,我就会用小背篓背他去田里找妈妈。妈妈给弟弟喂奶的时候,我也会下田。可我插下去的秧苗歪歪斜斜的,好像随时会倒下去。

夏天到了,门前桃树上的桃子熟了。菜园子里的辣椒呀,西红柿呀,都红了;丝瓜、豆角的藤蔓爬上了架。拨开西瓜地里的叶子,能看见下面藏着的西瓜。红薯地里也是绿油油的一片,不过一个红薯也没有,它们都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赶集的时候,爸爸把园子里的蔬菜瓜果挑到集市上去卖。他会带上我,我的小背篓能装不少东西呢。

回来的时候,小背篓里满满当当的,有奶奶的头巾、爸爸的农具、妈妈绣花用的丝线、弟弟的拨浪鼓,还有给我做新衣服的碎花布。

很久都没下雨了,天上好像有十个太阳,把大地都快烤干了。刚抽穗儿的稻子耷拉着脑袋,田里的裂缝好像都在说:“好渴呀,我想喝水!”

全家人都出动了,我们挑水浇大田、浇菜园子、浇西瓜地、浇红薯地、浇果树……

轰隆隆——响雷一阵阵传来,闪电仿佛把天撕开了,雨终于漏了下来。大暴雨!

稻子、果树,西瓜地、红薯地,还有整个菜园子,都活了。

山里的野果树也活了。我和小伙伴背着小背篓进山。野果子是最馋人的,特别是野枇杷,外面毛茸茸的,味道酸酸的。

秋天来了,稻子熟了。

终于吃到新米啦。米饭香喷喷的,是太阳的味道吗?我边吃边想:这就是我春天插下的几株秧苗长出来的吧!

爸爸说:“最香的是新米做成的酒。”

妈妈蒸米做酒的时候,我在灶前帮着烧火。小背篓里装满了刚挖出来的红薯,我摸出一个放在灶边烤。烤出来的红薯粉粉甜甜的,好吃极了。

做好的酒封在坛子里,天气越来越冷,冬天就要来了。没有孩子不喜欢冬天。冬天到了,离过年就不远了。

过年,让人开心的事太多了:穿新衣、逛庙会、看舞狮子……年夜饭桌上,爷爷的座位是空的。爸爸给爷爷摆上一个盛满酒的杯子和一副碗筷——爷爷是去年冬天离开我们的。

奶奶说:“年夜饭就是团圆饭。”这时候,我好想念爷爷。

雪下了一夜,院子变白了,一大清早我就跑进雪地。

雪花落在我的手心里,它真的像爷爷说的那样,银闪闪、亮晶晶的,好看极了。

房梁上的巢里安安静静,燕子们在冬天到来之前就飞走了。不过,它们会和春天一起回来的。它们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不会忘记爷爷。

我的小背篓是爷爷编的,这个我也永远不会忘记。

(选文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