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甲】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 地名。②幔亭峰: 山峰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溯阻   绝: 

②属凄异    引: 

③然业已上登   业已: 

④不及返    顾: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3)、根据文意,完成下列内容。

【甲】【乙】两文都写“山水之景”,【甲】文主要以写为主要特色,选文按照顺序来写的。【乙】文先写,后写,选文按照顺序来写的。两文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 , 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 , 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节选自韩愈《争臣论》⑨)

【注释】①闵:同“悯”,忧虑。②乂(yì):治理。③孜孜(zī)矻矻(kū):勤谨不已的样子。④突:烟囱。⑤黔:黑。⑥二圣:指夏禹和孔子。一贤:指墨翟。⑦佚:安乐,安逸。⑧阳子:即阳城,任谏官五年。⑨《争臣论》:争,读zhèng, 后作“诤”。争臣,是指向君主直言进谏的大臣。韩愈写此文对阳子进行讽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