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情境题自测卷

登天都峰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令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湿透了。”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他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鼓励他说,“咱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的衣服湿得还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鞋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在流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不叫苦呢?”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
(2)、“望而生畏”的意思是,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天都峰
(3)、文中写了登山途中朋友和徐霞客的表现,请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地点

朋友

徐霞客

走了一段路

笑着说。

半山腰

包袱太重,背不动。

离峰顶不远

(4)、登上峰顶后的徐霞客是什么样子的?在文中找出来。
(5)、从登天都峰这件事可以看出,徐霞客是一个(    )的人。
A、十分健壮有力 B、对朋友很大方,不斤斤计较 C、不怕困难,非常有决心和毅力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完成下题。

____

ㅤㅤ①总弄里边不知不觉笼上黄昏的暮色,一列电灯亮起来了。这时候,一个小贩慢慢地走进弄堂来,他向左右观看,顿一顿再向前走两三步。他探认主顾的习惯就是如此:主顾确是必须探认的,不然,挑着担子出来难道是闲耍么?

ㅤㅤ②走到第四弄的口头,他把担子歇下来了。我们试看看他的担子。后头有一个木桶,盖着盖子,看不见盛的是什么东西。前头却很有趣,装着个小小的炉子,同我们烹茶用的差不多,上而承着一只小锅;瓣状的火焰从锅的旁边舔出来,烧得不很旺。在这暮色已浓的弄口,便构成个异样的情景。

ㅤㅤ③他开了锅的盖子,用半边蚌壳在锅里拨动,同时不很协调地唱起来了:“新鲜热白果,要买就来数。”发音很高,又含有急促的意味。这一唱影响可不小,左弄右弄里的小孩子陆续奔出来了,他们已经神往于锅里的小颗粒,大人在后面喊着慢点儿跑的声音,对于他们只是微茫的喃喃了。

ㅤㅤ④据以往的经验,听到叫卖白果的声音时,秋凉已经接替了酷暑;扇子虽不至于就此遗弃,总不是十二分时髦的了。因此,这叫卖声里似乎带着一阵凉意。

ㅤㅤ⑤这声音又使我回想到故乡的卖白果的,比上海的卖白果的叫卖声有味得多了。故乡的叫卖声差不多成为儿歌,我小时候曾经受教于大人,也摹仿着他们的声调唱:“烫手热白果,香又香来糯又糯;一个铜钱买三颗,三个铜钱买十颗。要买就来数,不买就挑过。”

ㅤㅤ⑥上海卖白果的叫卖声之所以不及我故乡的,声调不怎么好自然是主因,而弄堂中欠静寂,没有给它衬托,也有关系。弄堂里的零零碎碎的杂声,弄堂外马路上的汽车声,工厂里的机器声,搅和在一起,就无所谓静寂了。哪怕是神妙的音乐家,在这境界中演奏他生平的绝艺,也要打个很大的折扣,何况是不足道的卖白果的叫卖声呢。

父亲的皮带

①那年,我考取了省城的一所大学,临行时,父亲将我送到火车站。

②当时正值客运高峰,站台内人头攒动,汽笛轰鸣。父亲弯着腰,背着一个大旅行包在前面开道,我拎着手提袋在后面紧紧跟着。9月的天气依然闷热,不一会儿父亲的衣衫就被汗水浸透。我不禁暗暗埋怨:“天这么热,还带着那么多东西,真是……”父亲虽然背着重重的行李,可步履丝毫不见缓慢,我在后面一路小跑,还是落下了一段距离。

③从候车室到车厢门,不足100米,我们却足足走了20分钟。终于,我看见父亲在一节车厢前停下脚步,从怀里摸出车票,核对了一下,随即向我欢快地招手。等我赶到时,父亲正坐在行李上,点上一支烟,惬意地抽着:“军军,你快上去,我把包递给你,记住,是5号窗口!”

④我随着人流挤上了列车,从5号窗口里伸出头来,只见父亲搓了搓手掌,猛地把那只大包举了起来,就在我接过包的一刹那,只听“啪”的一声,包带应声而断,旅行包从窗口垂直落下,巨大的惯性将拉链崩脱,里面滚出一大堆苹果、鸭梨、月饼、花生……父亲慌了,手忙脚乱地将散落在地上的食品一一拾进包里,甚至蜷缩着身子,一只脚探下去,将落在铁轨边的两只鸭梨捡了起来。我吓得大叫:“爸,快上来,不要了,不要了!”“这梨是刚摘的,带在路上吃。”父亲笑嘻嘻地从铁轨下站了出来,把拉链拉上,可包带断了没法提,父亲急得团团转。突然他的手停在了腰上,“有了”,只听“嗖”的一声,他竟然将皮带解了下来,往旅行包两头一扣,正好是一副包带。这时汽笛声响了。

⑤如释重负的父亲把手插进兜里,把裤子提得老高,模样十分滑稽。旁边有几个年轻人笑了起来,父亲也笑了,看着我憨憨地笑,可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火车启动了,父亲依旧提着裤子,站在那里,直至变成一个小黑点,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⑥那根皮带我一直珍藏着,以后无论遇到成功或是失败,它总能给我无穷的动力,尤其是每当回忆起父亲抽出皮带的一刹那,我觉得那是世上最酷的动作。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