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红书包

    很多人说“三岁看大”,可是我分明感觉孩子的秉性和悟性是由着成长来雕琢的,时时都存在着改变的可能。

    很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和那个年龄的女孩一样,长着一头柔软的黄头发,扎着可笑的小辫子,并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好像女孩子的天性已经萌生。有一阵格外爱美,挺注意同龄女孩穿些什么,看上后就会迷迷糊糊的,想像自己拥有它们后的模样。看见好朋友打了个淡绿色的蝴蝶结,过不了几天,非要缠着母亲也替我买一副相同的蝴蝶结,结果两个人走在路上被人误以为是双胞胎。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多得都让家人感到习以为常了。

    有一回,同班的女孩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不由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记得那天天气很干燥,我不知道喝了多少水却还是在喝,注意力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扭过脸一遍一遍地看它,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仿佛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那天放学时,女孩就走在我的前面,我跟着走,听着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原来人人都看出了它的好,被这种认同感影响着,一个念头从我心里升了起来:我一定要马上拥有一只这样的书包。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去街上寻找,专跑文具店。终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橱窗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凑近着看,一会儿退远点看,一会儿又捂上一只眼,单眼看。“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它是我最想要的。”然后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部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请给我买吧,妈妈。”“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母亲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烊了。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父亲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见了那个背红书包的女孩,我对她微笑了,心里充满模糊的好感: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她的一样。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晚上,父亲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父亲骑车时同一部电动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父亲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父亲说:“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了,跟着去争,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那个女孩。谁知她又换了个紫色的新款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焦躁不安了,看开了很多,能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那个红书包用旧后,我像宝贝一样珍藏了好多年。不为别的,就因为它已经成了我童年生活的一个启示录。

(选自《秦文君文集》,有删改。)

(1)、根据文中“红书包”这一线索,在横线上依次填上恰当的内容。

渴望拥有红书包、、要父母买红书包、得到红书包、

(2)、文中画线的句子在写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请写出一点并作简要分析。
(3)、从“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父亲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可以看出“我”是个怎样的人?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分析。
(4)、结合文章主旨,谈谈你对下列链接材料的看法。

材料一:iphone4S上市时,网上流传的一张黄牛排队买iphone4S的图片,就足以让美国人震惊。据说当天黄牛大打出手后,苹果公司只能暂停iphone4S的销售,避免疯抢而出事故,结果果粉们因为买不到手机愤怒地往店里扔鸡蛋。

材料二:苹果新版手机iphone6于2014年9月19日正式发售,世界多地的果粉们争相抢购,苹果专卖店门口更是排起了长龙。

举一反三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两栖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既然鲫鱼的囊胚细胞核取代鲫鱼卵细胞核后能得到克隆鱼,那么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也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培养克隆鲫鱼成功的那个研究所,设法用鲤鱼胚胎细胞的核取代了鲫鱼卵细胞的核。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最后长出有“胡须”的“鲤鲫鱼”。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这种人工克隆新鱼种的出现,为鱼类育种开辟了新途径。

    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用这个核取代黑色小鼠受精卵细胞核。实际上,这个黑色小鼠的受精卵在精细胞核刚进入卵细胞后,就把精细胞核连同卵细胞的核一起除去。灰鼠胚胎细胞的核移入黑色小鼠的去核受精卵后,在试管里人工培养了四天,然后再把它植入白色小鼠的子宫内。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的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天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

                                                                                                                        十七岁龙应台

        ①我到剑桥演讲,华飞从德国飞来相会。西斯罗机场到剑桥小镇还要两个半小时的巴士车程,我决定步行到巴士站去接他。细雨打在撑开的伞上,白色的鸽子从伞沿啪啪掠过。走过一栋又一栋16世纪的红砖建筑,穿过一片又一片嫩青色的草坪,到了所谓巴士站,不过是一个小亭子,已经站满了候车躲雨的人。于是我立在雨中等。

        ②两只鸳鸯把彼此的颈子交绕在一起,睡在树荫里。横过大草坪是一条细细的泥路,一排鹅,摇摇摆摆地往我的方向走来,好像一群准备去买菜的妈妈们。走近了,才赫然发现她们竟然不是鹅,是加拿大野雁,在剑桥过境。

        ③接连来了好几班巴士,都是从西斯罗机场直达剑桥的车,一个一个从车门钻出的人,却都不是他。伞的遮围太小,雨逐渐打湿了我的鞋和裤脚,寒意使我的手冰凉。可是,能够在一个陌生的小镇上等候一辆来自机场的巴士,里头载着自己十七岁的孩子,挺幸福。

        ④他出来的时候,我不立即走过去,远远看着他到车肚子里取行李。十七岁的少年,儿童脸颊那种圆鼓鼓的可爱感觉已经被刀削似的线条所取代,棱角分明。他发现了我,望向我的眼睛既有感情却又深藏不露,很深的眼睛──我是如何清晰地还记得他婴儿时的水清见底的欢快眼睛啊。

        ⑤我递过一把为他预备的伞,被他拒绝。“这么小的雨。”他说。“会感冒。”我说。“不要。”他说。细细的飘雨濡湿了他的头发。

        ⑥我顿时失神;自己十七岁时,曾经多么强烈憎恶妈妈坚持递过来的雨伞。

        ⑦放晴后,我们沿着康河散步。徐志摩的康河,原来是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河,蜿蜒无声地汩汩穿过芳草和学院古堡。走到一条分支小溪沟,溪边繁星万点,葳蕤茂盛的野花覆盖了整个草原。这野花,不就是《诗经》里的“蘼芜”,《楚辞》里的“江离”?涉过浓密的江离,看见水光粼粼的小溪里,隐约有片白色的东西飘浮──是谁不小心落了一件白衬衫?

        ⑧走近看,那白衬衫竟是一只睡着了的白天鹅,脖子卷在自己的鹅绒被上,旁边一只小鸭独自在玩水的影子。我跪在江离丛中拍摄,感动得眼睛潮湿;华飞一旁看着我泫然欲泣的样子,淡淡地说:“小孩!”

       ⑨到国王学院对面吃早餐,典型的“英式早餐”送来了:炒蛋、煎肉、香肠、蘑菇、烤蕃茄……又油又重,我拿起刀叉,突然失声喊了出来:“我明白了。”

        ⑩他看着我。

        ⑪“原来,简单的面包果酱早餐称做‘欧陆’早餐,是相对于这种重量‘英国’早餐而命名的。”

        ⑫他笑也不笑,说:“大惊小怪,你现在才知道啊!”然后慢慢地涂果酱,慢慢地说:“我们不称英国人欧洲人啊,他们的一切都太不一样了,英国人是英国人,不是欧洲人。”

        ⑬走到三一学院门口,我指着一株瘦小的苹果树,说:“这号称是牛顿那棵苹果树的后代。”他说:“你不要用手去指,像个小孩一样。你说就好了。”

        ⑭从中世纪的古街穿出来,看见几个衣着鲜艳的非洲人围成一圈在跳舞,立牌上贴着海报,抗议辛巴布威总统的独裁暴力统治,流亡国外的人数、经济下跌的指标,看起来怵目惊心。我说,我只注意苏丹的杀戮,不知道辛巴布威有这样的严重独裁。他说,“你不知道啊?辛巴布威本来被称为‘非洲的巴黎’呢,经济和教育都是最先进的,可是木盖博总统的高压统治,使辛巴布威现在几乎是非洲最落后的国家了,而且饥荒严重,很多人饿死。”

        ⑮经过圣约翰学院,在一株巨大的栗子树上我发现一只长尾山雉,兴奋地指给华飞看──他却转过身去,离我五步之遥,站定,说:“拜托,妈,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界的五岁的小孩!”      

                                                                                                                                                                                                          (选自《目送》有删改)

        ①龙应台:台湾地区著名女作家。 ②华飞:作者的儿子。③葳蕤(wēiruí):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阅读《种子银行》一文,回答第小题。

种子银行

赵涵漠

       ①一座巨大的保险库矗立在距离北极点仅有1100多公里的永冻土上。

       ②每年,只有1900多名捕鲸的渔民或游客和5000多只北极熊会登陆保险库所在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尽管人迹罕至,但保险库却拥有可与美国国家黄金储藏库相媲美的安全系数,甚至能够抵御原子弹爆炸的冲击和6级地震。

       ③但是,人们在这座零下18摄氏度的地窖里找不到黄金、钻石或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只有约1亿粒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的种子。这座保险库就是鲜为人知的“种子银行”。

       ④建立这座“种子银行”的全球农作物多样性信托基金会负责人相信:即便地球经历气候剧变、核战争或恐怖主义袭击,“‘种子银行’都能够让人类在这个星球上重新建立农业生产。它是送给全人类的礼物,它为地球农业购买了一份保险单”

       ⑤这并不是在危言耸听。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报告,全球已有 的农作物品种在上世纪消失,其中80%的玉米种类在20世纪30年代便宣告消亡。在美国,84%的豌豆品种不再生长。粮食品种多样性已经陷入了一个大麻烦。

       ⑥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世世代代的农夫都知道,如果在一块田地里种同一个品种的粮食,一片嗡嗡飞过的蝗虫或一次突如其来的降温就可能让他们颗粒无收。相反,如果在许多片田地里种上几百个品种的庄稼,那就稳妥得多。

       ⑦如今,似乎只有闭塞的乡村才遵守千百年来的古老守则。在更多的现代化农庄里,玉米杆和豆秧像等待检阅的卫兵一样整齐排列。《纽约时报》曾发表评论称:“如今在许多农田里,农民为了提高产量,仅种植一到两种作物。与‘纯种的狗更娇贵’的道理一样,如此培育出来的植物更易受到害虫侵袭。”

       ⑧把时间往回推几十年,人们会惊讶地发现,竟然是一次农业史上的重大胜利引起了粮食品种的剧减。1944年,墨西哥的小麦遭受流行性秆锈病侵袭,美国植物病学家诺曼•博洛格展开了自己的研究。他使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多种小麦进行杂交,最终培育出了一个抗锈病而高产的新品种,最终使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小麦产量陡增近一倍,为10亿人解除了饥荒警报。

       ⑨作物的高产暂时挽救了人类,可依赖于单一品种的作物种植时会给人类带来危险。在18世纪初以土豆为主食的爱尔兰人大多种植一个名为“拉姆泼”的品种。这种土豆尽管高产,但抵抗力很弱,一碰上马铃薯晚疫病菌,就会像小麦碰上锈病一样迅速死亡。灾难发生在1845年,致命的晚疫病菌孢子在爱尔兰全境扩散,饥荒导致数百万人被饿死或逃难。

       ⑩由此可见,保存粮食品种的多样性意义非凡,“种子银行”为此发挥了巨大作用。

(选文有删改)

 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读书交流会,请你一起参与。

想读一本你写的书

原上秋

①咣咣,咣咣。小陈和小林边干着活儿,一边和这家的主人聊天。主人是个老头,相貌和善。小陈和小林很愿意在这样的人家干活儿。

②小陈问,你做什么工作?

③主人说,在报社,退休了。

④是个领导吧?

⑤副刊部主任。

⑥小陈和小林讨论半天,副刊部是个啥部门,有副刊部就有正刊部吧。

⑦房子已经很破了,主人在劳动市场找到小陈和小林,计划把屋里整一整。他们没有签合同,小陈和小林报了个价,主人就同意了。

⑧主人退休在家,大部分时间,他不是把头埋在书里,就是埋在报纸里。

⑨小陈就说,你很用功啊。

⑩主人说,现在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见,另一只什么都看不到。

⑪小陈和小林就停下手中的活儿,过来看个究竟。可不是么,一只眼睛里的眼珠子都泛白了。小陈问,一点儿都看不到吗?主人说,一点儿都看不到。

⑫想不到,这个老人每天都是用一只眼睛看书看报看世界。

⑬咣咣,咣咣。小陈和小林做得很认真。主人不看书报的时候,会过来和他们聊天。问他们父母的状况,问他们有没有成家,问庄稼的收成,问在外打工的苦乐。小陈和小林会把自己的情况一一说给他听。

⑭两天下来,他们渐渐熟悉了,俨然成了朋友。

⑮和主人熟悉之后,小陈和小林的活动范围就大了。休息的时候,他们端着茶杯进到了主人的书房。书架上有很多书,小陈和小林只看,不摸。他们喝着主人泡的好茶,感叹,好多书啊。

⑯主人说,上面两层是文学名著,下面一层是自己写的。

⑰小陈和小林吃了一惊。刘——亮——德,你叫刘亮德?

⑱主人说,是我。

⑲署名刘亮德的书有十几种:《白话人生》《眼光放在灯笼前面》《只眼窥世》……主人介绍,《白话人生》是在报社写的专栏,《只眼窥世》是一只眼睛瞎了之后写的。

⑳小林说,写电视剧才挣钱。

㉑小陈拍了小林一下,嫌他多话。他们和书保持着适当的距离,用一种敬慕的神态看了一遍又一遍。

㉒小陈问,这些书里都写的什么?

㉓主人说,人生感悟。怕他们理解不透彻,他讲了书里的一个故事:

㉔一个武士向一位老禅师询问天堂和地狱的区别,老禅师故意轻蔑地说,你是个粗鄙的人,我没时间和你论道。武士恼羞成怒,拔剑大吼,老头无理,看我一剑杀死你。老禅师缓缓道,这就是地狱。武士恍然大悟,心平气和地纳剑入鞘,鞠躬感谢禅师的指点。老禅师接着说,这就是天堂。

主人说,善恶就在一念之间,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只有好事与坏事。

㉖有意思。小陈和小林听得入了迷。

咣咣,咣咣。小陈和小林很长时间只埋头干活儿,好像一直在回味武士和老禅师的故事。

㉘有一天,小陈和小林来晚了。他们互相埋怨,都说前一天不该喝那么多酒。主人笑着说,你们喜欢喝两杯啊。小陈说,他们一出来就好多天,有点儿想家,想家的时候喝点儿酒。小林插话说,喝了酒更想家。

㉙小陈和小林干活儿没有精神,因为他们喝了很多劣质酒。主人问他们喝的什么酒。他们说了很多牌子,都是小饭馆里面的低档货。

㉚他们感叹,哪一天挣了大钱,一定买一瓶茅台,尝尝啥滋味。

㉛晚上收工的时候,主人拿出一瓶茅台送给他们。

㉜他说自己平时不喝酒,这酒是一个朋友送的,就剩下这一瓶了。

㉝小陈和小林欣喜万分,他们轮番拿着酒瓶看来看去。小林边看边说,这酒拿回老家喝才有面子。

㉞几天后,房子装修好了。双方都很满意。主人给他们工钱的时候,小陈和小林也在心里数数。A.数到最后,两个人的心抖了一下。他们没说什么,拿着钱走了。

㉟B.出了门,他们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数钱,数了一遍,又数了一遍。小林督促小陈,走吧,他眼神本来就有问题,哪能怨咱们。

㊱小陈发了脾气,我们这样走了,对不起刘亮德。他们又折返了回来。

㊲他们来还多出的两百元钱,他们还想让刘亮德送给他们两本书。刘亮德讲的故事,很吸引他们。

㊳刘亮德在阳台上看到了他们。他想,他们一定是来还那两百元钱的。其实,他们哪里知道,那是刘亮德偷偷给他们的奖金。

㊴小陈和小林跟刘亮德打招呼的时候,发现站在高处的他另一只眼睛好像已经好了,像从前一样,明亮有神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3.06)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题目。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①也是他运至时来,自登木筏之后,连日东南风紧,将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瞻部洲地界。持篙试水,偶得浅水,弃了筏子,跳上岸来,只见海边有人捕鱼、打雁、挖蛤、淘盐。他走近前,弄个把戏,妆个㜪虎,吓得那些人丢筐弃网,四散奔跑。将那跑不动的拿住一个,剥了他衣裳,也学人穿在身上,摇摇摆摆,穿州过府,在市𪊓中,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正是那: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②猴王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在于南瞻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馀。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个依前作筏,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登岸遍访多时,忽见一座高山秀丽,林麓幽深。……正观看间,忽闻得林深之处,有人言语,急忙趋步,穿入林中,侧耳而听,原来是歌唱之声。……仔细再看,乃是一个樵子,在那里举斧砍柴。猴王近前叫道:“老神仙! 弟子起手。”那樵汉慌忙丢了斧,转身答礼道:“不当人! 不当人! 我拙汉衣食不全,怎敢当‘神仙’二字?”……猴王道:“你家既与神仙相邻,何不从他修行?学得个不老之方?却不是好?”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鏖之间,货几文钱,籴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③猴王道:“据你说起来,乃是一个行孝的君子,向后必有好处。但望你指与我那神仙住处,却好拜访去也。”樵夫道:“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你顺那条小路儿,向南行七八里远近,即是他家了。”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还得了好处,决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假若我与你去了,却不误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养?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

④猴王听说,只得相辞。 出深林,找上路径,过一山坡,约有七八里远,果然望见一座洞府。挺身观看,真好去处! 但见: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

⑤又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牌,约有三丈馀高,八尺馀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看够多时,不敢敲门。且去跳上松枝梢头,摘松子吃了顽耍。

⑥少顷间,只听得呀的一声,洞门开处,里面走出一个仙童,真个丰姿英伟,像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那童子出得门来,高叫道:“甚么人在此搔扰?”猴王扑的跳下树来,上前躬身道: “仙童,我是个访道学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扰。”仙童笑道:“你是个访道的么?”猴王道:“是。”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进来。”

(选自《西游记》第一回,有删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