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论述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多校联考2024年中考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海上格局指国家力量在海上的对比态势。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后期,在与英国海战失利后,荷兰霸主地位被取代。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
材料二:中华民族经略海洋历史悠久,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海洋文明。然而在近代,封建王朝的封闭使得中国逐步退出了在海洋方向的开拓,并遭受来自海洋的威胁。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海洋在中国整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中国海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应该也不可能离开海洋。
——改编自樊丛维《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研究》
材料三:随着全球社会的发展,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由于海洋环境恶化、自然或人为灾害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发酵,人类正在迈入全方位认知、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时代。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
材料: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所以军事建设最多。现就洋务派的军事建设,择其要者列表于下。
年份 | 举措 |
成丰十一年(1861) | 恭亲王奕诉、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年华创设新水师。 |
同治四年(1865) | 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
同治五年(1866) | 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 |
同治九年(1870) | 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
光绪元年(1875) | 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 |
光绪二年(1876) | 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
光绪六年(1880) | 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 |
光绪十一年(1885) | 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 |
光绪十四年(1888) | 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