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小白鸥-情境卷】语文五上14套大卷期中综合能力提优卷
岁月如梭 , 走过衰落的近代,我们的祖国正走向辉煌。在近代的历史进程中涌现 出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他们奋不顾身地抵御着外敌的qīn (1) 略,正是他们的坚chí (2) , 为我们赢得了如今独立、自由和幸福的生活。而支撑着这些革命先bèi (3) 的是崇高的理想信念——红色文化,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这些红色精神值得我们永久传承。
2024年是特别的一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坚定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遇到危险也毫不胆qiè (4) , 最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革命火种。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岁月如梭(suō jùn) 衰(shuāi āi)落 辉煌(huáng huāng)
抵(dǐ dī)御(yù yù) 赢(yíng léi)得 履(lǚfù)行
粉碎:①使(物体)碎得像粉末一样;②使彻底失败或毁灭。
在“最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一句中“粉碎”的含义是 (填序号),用“粉碎”的另一种释义造句可以是:。
历史事件小贴士
强渡大渡河: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
飞夺泸定桥:为迅速渡过大渡河,挫败国民党军队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继续渡河,渡河主力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密集的火力,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迅速歼灭守桥之敌,并掩护后续部队占领了泸定桥。
材料一:
1969年9月,甘肃武威的村民无意间发现了一座有大量青铜俑的古墓。1970年8月,雷台汉墓出土的文物被运送到甘肃省博物馆,进行进一步的修复、整理和保护。
铜奔马作为雷台汉墓中有代表性的文物,体现出了高超的艺术创造力,是中国古代国宝文物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这件珍贵文物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15千克,头顶花缨微扬,昂首扬尾,尾打飘结,三足腾空,右后足踏一飞鸟之上,鸟展翅,惊愕回首,显示了奔马如飞、神速超群的意境。整个造型富有生气,静中有动,充满成武奋发、一跃千里之气势。铜奔马不仅在艺术造型上很好地处理了立体空间的布局,也在支撑点、重心、平衡、抗阻力等方面的技术处理上独具匠心。
铜奔马和雷台汉基的材料公布后,在学术界引起争鸣。铜奔马的命名成为最热烈的话题。学者们或从其所属汉代良马的类型上去分析,或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有关马的传说中去研究。对于马蹄所踩的飞鸟,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认识,有“飞燕”说、“乌鸦”说、“龙雀”说、“飞华”说、“飞鹰”说等。
材料二:
艺术特色 | 铜奔马运用雕塑工艺中的圆雕技术,材质为青铜,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其表现奔腾飞扬,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鸟型的底座设计将实用功能与艺术创造大胆而巧妙地结合,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
铸造工艺 | 铜奔马的铸造为分范而铸,马腿内夹有铁芯以增强支撑力和强度,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之上,准确运用了力学平衡原理,体现了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 |
社会价值 | 铜奔马是东汉青铜艺术的精品之作,其造型沿用了当时同行的奔马形象,并创造性地加上飞鸟,增加了马飞奔的气势。整体上看,它是汉代人勇武豪迈的气概、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的表现,反映了汉王朝的强大与富足。 |
材料一 1970年4 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启了中国人独立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征程。在这条星辰大海的征途上,“长途”系列运载火箭、各类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天宫”空间站……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傲人的成就,树起了载入史册的里程碑。
材料二 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一个纪念日。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2023年4 月24日,第八个“中国航天日”的主题为“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
材料三
数说中国航天(节选)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东方红一号 |
两位女航天员 | 刘洋乘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四号,王亚平乘神舟十号和神舟十三号进入太空 |
三大航天精神 | 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
四大航天发射基地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和文昌航天发射场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