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检测试卷

班里要编一期科普月食知识的黑板报,下面是小文同学收集的材料,请一起完成后面的任务。

材料一:

月食的成因

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寇文介绍,月亮本身不发光,是被太阳光照亮的。满月时,若地球恰好走到月亮和太阳正中间,就会挡住照向月亮的太阳光,由此出现月食。

月食一般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地球在太阳的照射下,会背向太阳拖出一个长长的黑影,如果月亮完全进入地球的影子,就是月全食;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影子,就是月偏食。还有一类半影月食,由于月球只是进入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的亮度轻微减弱,不易为人察觉,一般不算公众可观测的月食。

寇文表示,月食一定发生在满月的时候,但满月的时候不一定都会发生月食。大部分时间,月亮会从地球影子的上方或下方掠过,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一年当中最多可发生3次月食,最少一次也没有。

(选自《新京报》2021.5.24)

材料二:

____

在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中,当属月全食最为好看。月全食时产生的“红月亮”主要是因为月全食的时候,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由于波长较长的红光不容易被地球大气层散射,因此月全食期间的月亮也就变成了红色,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红月亮”。实际上“红月亮”随时都可能发生,在平时月亮很低、在地平线附近的时候,它所反射的太阳光受到地球大气层的影响,从而有一定几率产生“红月亮”,不过这时候月亮并不一定是“圆”的,或者发生的时间人们没有注意到。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4.10.8)

材料三:

____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就特别关注月食,因为有很多重要的天文观测,只能在月食时候做。

古人就是观测发现不同地区月食发生时间不同,才发现时差的。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在征战途中,成吉思汗下令进行一次天文观测。然而结果和计算的并不相同——似乎比计算的结果早了很多。经过耶律楚材反复确认,发现月食发生时间是确定的,但是各地入夜先后却是不同——这也就是现代所谓的时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耶律楚材创立了一个叫做里差的概念,也就是是根据两地东西距离,计算时差的方法。

月食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测量太阳的位置。古人发现了一个取巧的方法——他们意识到,月食时候,太阳月亮恰好分居大地两侧。这样只要我们知道月食时候月亮的位置,加上半圈,也就是180度,就能知道太阳的精确位置了啊!历史上提出这个方法的天文学家叫做姜岌。

(节选自公众号(司天灵台》2022.11.25)

(1)、小文在编辑时对材料进行了分析,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月全食、月偏食、半影月食都是公众可观测的月食。 B、月食一般发生在满月的时候,一年当中最多可发生3次月食,最少一次也没有。 C、月全食期间的月亮变成了红色,但是不只是月全食时能看到“红月亮”。 D、古人发现只要知道月食时候月亮的位置,加上180度,就大概能知道太阳的位置了。
(2)、板报的每个板块都有一个小标题,是每则材料内容的概括。请参考材料一的小标题,给材料二、材料三拟个小标题。

材料二小标题:①              材料三小标题:②

(3)、社交平台上对于月食有一些不恰当的说法。请选择下面的一种说法,结合材料中的内容进行科普宣传。

A.月食时出现“红月亮”是不祥之兆,“血月有灾,不能观看”。

B.古人对月食不够重视,认为月亮被食不被食无足轻重,对月食的研究是现代才开始的。

我选择说法 进行科普宣传,我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及连接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她静静地站在十米高台上,耳朵听不到任何嘈杂的声响,全场肃静,连呼吸声都能听见,大家都在等这个前三跳令人赞不绝口的选手的这一次的表现。

        这是全红婵的第四跳,也是唯一一个倒立动作。她紧贴在台边上,双腿打直,双手渐渐向腿靠近,撑在双脚之间,两条腿轻轻地抬起,在空中并拢,完成了倒立,不掀起一丝波澜。

        突然,她猛地抬头,双腿弯曲,手掌撑了一下,离开了跳台,动作干脆得仿佛在空中停顿了一秒,定格成了一幅画。她自如得活像一条在水里游动的鱼,灵巧活泼却不失一个“梦之队”队员的稳重。整套动作安排合理,倒立后跳更是展现出了全红婵纤细的身材。虽然难度系数是3.2,但整个在空中的动作的完成度和连贯性是其他选手比不上的。

        还没等大家从她完美的动作中反应过来,全红婵已经伴随着一串串小到不用在意的白色泡沫中消失于水中,几乎没有落水的声音,只看到气泡从水底轻轻冒上来,然后破裂。水花在她的感染下,也全然消失不见。

        此时,全场的气氛拉到了高潮,会场中的音乐声被观众和教练们无限的称赞声压下去了,观众席上的中国助威团一个个都挥动着手中的红旗,呐喊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洪亮。

        10分,10分,10分!全场满分的第四跳成绩让全红婵已经以“断层式”的差距锁定了这枚金牌。最终,她征服了所有的裁判,以三跳满分,总分466.20的优异成绩,夺得了这枚金牌。她震惊世界的精彩表现和独门秘技“水花消失术”使所有人都记住了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有这样一个14岁的中国姑娘——全红婵。

现代文阅读

日常的理想和理想的日常

杨宁

①为什么当代音乐很少写当代生活?一直尝试把生活写进音乐的作曲家,境遇又如何呢?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和它的“团魂”——作曲家、指挥家金承志就是当下再好不过的样板。

②金承志以对当下的关注,恰恰消解了音乐中“通俗”与“艺术”的对立。无论他的歌就风格而言应当归属“浪漫派”还是“现代音乐”,是恶搞真正的日常,勾画理想的日常,还是遥想故去的民俗,细节丰富的歌词和情感饱满的音乐都能直接勾连感官,跨过音乐学术造成的知识和经验壁垒。换言之,知识性和艺术性都能最明白而隐形地体验到,到底是什么,在哪里不重要。

③早在2018年的《白马村游记》里,金承志没有写当下的日常,而是以民国时期的一位落魄文人的视角,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庄的种种日常。对这部作品,上海音乐学院的陶辛教授评道,“它以当代艺术家的视角承续历史、映照深厚的中国音乐传统与历史文脉”。这部作品重构了民俗,承续了传统,探究了人生哲理,也勾勒了深幽的意境。但因为它立足于日常,采用的依然是普普通通的人的视角,即便是手法最为现代的乐章,也没有人觉得“听不懂”。

④最新的套曲《星河旅馆》是金承志目前规模最大、最具故事性、情节最为连贯的作品,他本人称之为“音乐小说”,我认为它还是一部“教育小说”:落魄的主人公在如梦的星际旅行中遭遇各色奇人奇事,最终重新觉醒。“我做了一些尝试。我在里边加入了非常多的与小说结合的念白部分,这个是我认为我想要去做一些突破,想要让本来的合唱再跟其他艺术门类发生关系,比如话剧,比如小说等等。那我在想:我们的边界到底在哪里?”金承志如是说。

⑤金承志和“彩虹”依靠最朴素的感知,怀着最朴素的目的,为了音乐,为了照顾台上和台下的所有人,打破了行业演出惯例和观念壁垒,创作了亦庄亦谐的作品,打造了丰富可感的演出和周边产品,打通了有效的传播渠道,最终得以展现的,是认真生活着、工作着、观察着的人本来就有的多样性。

(有删改)

【链接材料】《白马村游记》以七首彼此关联的作品,讲述了民国十三年,青年顾远山离家十三载后失意而归,路遇白马村,在这里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村民,被卷入盛大的祭祀,在半梦半醒间回到故乡……最终醒来,已是清晨,发现身在渡口,薄雾缠绕,恍惚间,仿佛南柯一梦。

听众可以在里面听到民歌、童谣、戏曲、温州话、祭祀呐喊、悠远的古琴。如同其故事所说的,白马村不关心世俗的“成功”,失意的人同样能在生活中找到其意义,并且自我救赎。

白马村游记——榕树

小路旁 有一棵榕树

茂叶染绿晒网的蜘蛛

农家客 荷锄正起早

路过桥头尝几块豆腐

小姑娘 卷帘又拉上

着急换上新裁的春装

三五位 攀谈的棋客

树下摊开昨日的阵仗

大白马 铃铛阵阵响

孩童围着讨要马奶喝

去去去 老汉执鞭怒

你家大人下楼给钱啦

午后雨 泥地吭哧响

大大的榕树好似一叶华盖

白头翁 檐下梳毛发

浑身湿透 瑟瑟发抖

日将斜 飞鸟归山林

南风带来邻村的炊烟

夜深沉 江船一盏灯

窗外虫鸣 一宿好梦

【活动二】阅读文章,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一】

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赵渊杰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共青团要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广大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指明了航向。

②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传承这一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奋斗者在打倒军阀、抗日救亡、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斗争中冲锋陷阵;向科学进军、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把青春献给祖国;勇做改革闯将,开风气之先,在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勇立潮头;发出“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强音,自觉担当重任,深入基层一线,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绽放异彩。事实证明,只有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给人们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是新时代的弄潮儿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踔厉奋发、勇毅前进的时代。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这些新时代的弄潮儿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在新时代的每个领域、各条战线,还有许多这样的弄潮儿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从脱贫攻坚的战场到科技攻关的岗位,从抢险救灾的前线到疫情防控的一线,从奥运竞技的赛场到保卫祖国的哨所,广大新时代青年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在紧跟时代、奉献时代中成就自我。

④一个世纪前,李大钊在《青春》中寄语中国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前进的道路仍然充满艰辛。当代中国青年唯有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奋勇争先,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实现中国梦这场历史接力赛中跑出好成绩,不断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青年的力量,是理想信念的力量。青年周恩来“邃密群科”,为寻求救国真理奔走求学,找到正确信仰与方向。28岁的夏明翰追随心中“主义”,从容就义前给妻子留下了绝笔信:“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29岁的陈望道心无旁骛地翻译《共产党宣言》,把墨汁当成红糖水蘸着粽子吃,还说不苦,一点都不苦,因为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正因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所以青年成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