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古诗文联读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秋声赋(节选)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注】①鏦(cōng)鏦铮(zhēng)铮:金属相击声。②衔枚:古时行军兵士口中衔枚,以防喧哗。枚,形如筷子。③胡为:为何。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不见月(太阳) B、夏水陵(冲上) C、御风(奔跑) D、晴初霜(早晨)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非亭午夜分/富阳至桐庐 B、疾也/自康乐 C、巘多生怪柏/猿则百叫无 D、春冬时/实是欲界仙都
(3)、下面对《使至塞上》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是王维奉命赴边慰问将士时所作,记述了出使旅程及所见塞外风光。 B、“蓬”“雁”二句既言事,又写景,更传情,也反映其出使季节是秋天。 C、颈联描绘塞外奇异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难怪被誉“独绝千古”。 D、尾联写到达萧关却未遇都护,全诗就此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回味余地。
(4)、下面对《三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此处以写山为主。 B、接着按季节更迭顺序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象,此处以写水为主。 C、“峡”,山为屏障,水为筋骨,故作者从动、静两面重点写水。 D、文章结尾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足见结构布局之严谨。
(5)、下面对《秋声赋(节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晚上正在读书,忽被一种奇特的声音所惊到,起笔由静转动。 B、接下来作者对秋声一连串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 C、写秋声由近而远、由大到小,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 D、童子若无其事,作者悚然而悲,感受截然不同,对比鲜明富有意味。
(6)、请用三个“/”给《秋声赋(节选)》中画线部分断句。

又 如 赴 敌 之 兵 衔 枚 疾 走 不 闻 号 令 但 闻 人 马 之 行 声。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