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翻译 题类: 难易度:容易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西郊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卷
未若柳絮因风起
撒盐空中差可拟
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委而去
元方入门不顾
吾日三省吾身
人不知而不愠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博学而笃志
子在川上日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①清荣峻茂{#blank#}1{#/blank#}
②属引凄异{#blank#}2{#/blank#}
③念无与为乐者{#blank#}3{#/blank#}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blank#}4{#/blank#}
⑤互相轩邈{#blank#}5{#/blank#}
⑥仍怜故乡水{#blank#}6{#/blank#}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北眺西冷① , 湖中胜概② , 尽作盆池小景。南北两峰如研山③在案,明圣二湖④如水盂在几。窗棂⑤门槔⑥凡见湖者,皆为一幅图画。小则斗方,长则单条,阔则横披,纵则手卷⑦ , 移步换影。若遇韵人⑧ , 自当解衣盘礴⑨。画家所谓水墨丹青淡描浓抹无所不有。昔人言“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⑩里煮山川”,盖谓此也。
注:①[西冷],即西泠,地名,苏小小魂断处。②[胜概]美景。③[研山]砚台的一种。④[明圣二湖]明圣,西湖古名。“二湖”指里湖和外湖。⑤[窗棂]窗格。⑥[门槔]门框。⑦[斗方、单条、横披、手卷]均是书法美术作品的一种格式,只是大小不同。⑧[韵人]犹雅人。⑨[解衣盘礴]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⑩[铛]做菜的浅锅。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