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判断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颐和园

判断正误。

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是:

(1)、长廊→万寿山→佛香阁→十七孔桥
(2)、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3)、长廊→佛香阁→排云殿→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理想的风筝》片段,回答问题
      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到女娲补天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你喜欢文中的老师吗?说说理由。
读文章,回答问题。

柳笛和榆钱

  我的故乡在北方农村,那里的榆树和柳树并着肩长。柳树的长发披散开来,自由自在地沐浴(mù yù)在春风里;榆树常常把身子探出墙头,向我们招手。

  春天,我们折下—根小手指粗的柳枝,拿小刀切割齐整,然后轻轻拧(níng)一拧,使绿色的树皮略(lüè)略松动,猛一下把它褪(tùn)出树枝,一管柳笛就温驯(xùn)地呈(chéng)现在手中,愿意怎么吹就怎么吹。柳笛声音的高低是由柳管的粗细决定的。粗笛声音浑厚,呜呜的像牛吼;细笛声音尖厉,吱[zī]吱的像雏(chú)鸡叫。那时候,我们常常绿着手心和嘴唇,手拿十几只柳笛回家。

  柳笛要现做现吹,放一夜,第二天就无法吹响了。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榆钱是榆树的奉(fèng)献。榆钱非常好吃。清晨,露水还浸(jìn)润着榆钱的时候,它们亮晶晶、绿莹莹的,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折下一枝,像吃糖葫芦一样吃下去,那滋味真美妙!第一片如果入口欲化,第二片一定稍稍提醒你仔细咀嚼(jǔjué)。第三第四片呢,你能尝到露水与榆钱混(hùn)合后的甜美,尝到土地的芬芳。手中的榆钱吃完了,你会把目光停留在更高更密的榆树枝上,然后想方设法爬上墙头,骑着树杈(chà),在枝叶的遮蔽(bì)下吃个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