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刘慈欣一

①1961年4月12日,拜克努尔航天基地。

②谢尔盖·科罗廖夫站在被烧黑的发射架旁,他抬头看看蓝天,尾迹已经消散,在那看不到的太空中,人类第一名宇航员已经绕地球飞行了大半圈。

③“总设计师同志,请接受一个普通人的祝贺!”

④科罗廖夫回过头来,看到一个身穿工作服的中年男人对他伸出手来,从服装看他是基地级别最低的工人。

⑤“在这个伟大的时刻,您能允许我讲个故事来庆祝吗?我是一个外星人,您可以叫我G,我来地球考察,我的兴趣是地球的重要节日。”

⑥“哦,那你的收获一定不小,只要你调查的范围足够广,地球的每一天可能都是节日。”

⑦“我之前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那些都不是重要节日,事实上,真正的重要节日我一个都没有发现。”

⑧科罗廖夫转身要上车,G拉住了他,“总设计师同志,我想说,今天就是人类一个重大的节日,我把它命名为诞生节。”

⑨“谁诞生?”

⑩“人类。”

⑪“人类早就诞生了。”

⑫“哦不,如果您此时处于加加林上尉的位置,就会发现地球是一个蓝色的子宫,婴儿只有出了子宫才能称为诞生……哦,总设计师同志,很抱歉我的故事一点都不动听。”

⑬科罗廖夫再次同G 握了一下手:“很有意思的,谢谢你,同志,我以后会每年都庆祝这一节日的。”

⑭“哦不不,”G摇摇头,“今天是否能真正成为诞生节,还要等等看,还要等等看才知道呢,总设计师同志。”

⑮总设计师的车开走后,外星人G大脑中的通讯单元把一条信息发往月球上的中转通讯站,由此发回母星:地球纪年1961年4月12日有可能成为诞生节,目前评估可能性为52.69%,持续监测中。

⑯2050年10月5日,北京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人机工程研究中心。

⑰大屏幕上显示:

⑱我是银类,我向系桶输入思伟数具,3.14一壶9,虫试。

⑲我是银类,我向系统输入思维数据,3.141壶9,重试。

⑳我是人类,我向系统输入思维数据,3.14159。

㉑最后一行显示后,实验室里爆发出欢呼声。这些数据是从一个人的大脑直接输入到计算机中,实验者戴着大脑感应头盔,第一次实现了人与电脑的直接连接。

㉒兴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人们开始散去,脑机接口项目首席科学家丁一也从兴奋中平静下来。

㉓“各位老师,请接受一个普通人的祝贺。”

㉔人们回头,看到一个夹着一把扫帚的中年男人在对他们微笑,这是实验室的勤杂工。

㉕“在这个伟大的时刻,能允许我讲个故事来庆祝吗?”勤杂工说。

㉖“故事?呵呵,你讲。”

㉗“我是一个外星人,您可以叫我G,我来地球考察,我的兴趣是地球的重要节日。”

㉘“哦,那你的收获一定不小,只要你调查的范围足够广,地球的每一天可能都是节日。现在节

日的数量还在很快增加中。”

㉙“我之前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那些都不是重要节日。我是想说,今天才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的节日。”

㉚科学家们互相看看,会意地点头,丁一对G 说:“有可能,你把这个节日叫什么呢?”

㉛“我还没想好。唉,上次谈节日还是和总设计师同志,可敬的总设计师同志。”

㉜“总设计师?还是……同志?是谁?”有人问。

㉝“科罗廖夫,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

㉞丁一点了点头,“科罗廖夫、冯·布劳恩这些伟大的前辈确实值得敬仰,但我们今天的突破有

可能使他们所有的努力全无意义。”

㉟“这个突破之后,脑机联接技术将走上康庄大道,将飞速发展。很快,互联网上联接的将不是电脑而是大脑,接下来顺理成章的是,人的记忆、意识和全部人格将能够上载到计算机和网络中,人类有可能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虚拟世界,你想想,在那里,人什么都可以做,想什么就有什么,像上帝一样。在那里一个人可以拥有整个星球。”

㊱“甚至整个宇宙,每个人一个宇宙。”G说。

㊲“对呀,所以,飞出地球太空航行算嘛呀?”一个操着京腔的年轻人说。

㊳“其实这个伟大的进程早已开始,”丁一说,“互联网、移动互联、可穿戴设备、VR、物联网……

记得吗?几十年前父母们居然责怪孩子们沉溺于网络,而现在,断开网络沉溺于现实是最让人不耻的懒

惰和堕落。今天的突破,让人类迈过IT 伊甸园的最后一道门槛。”

㊴“外星人先生,”有人说,“你能想象一下人类未来的 IT 天堂吗?未来的虚拟世界确实是天堂, 在那里面每个人确实是上帝,其美妙是任何想象都难以企及的。我们想象一下那时的现实世界。开始,

现实中的人会越来越少,虚拟天堂那么好,谁还愿意呆在苦逼的现实中,都争相上载自己。地球渐渐变成人烟稀少的地方,最后,现实中一个人都没有了,世界回到人类出现前的样子,森林和植被覆盖着一切,大群的野生动物在自由地漫游和飞翔……只是在某个大陆的某个角落,有一个深深的地下室,其中运行着一台大电脑,电脑中生活着几百亿虚拟人类。”

㊵G摇摇头,用梦呓般的声音轻声说:“与总设计师同志分别后,我在太空中漫游,又探访过无

数的世界,那些行星,蓝的、红的、黄的……各种颜色的子宫,智慧文明在其中孕育,在现实中成长,

飞向太空,却在虚拟世界中熄灭,像荷塘中的萤火虫,一闪一闪,最终消失在暗夜里。你们看看星空,一片寂静,知道为什么了吧……哦各位,很抱歉我的故事一点都不动听。”

㊶在实验楼的大门,外星人G 大脑中的通讯单元把一条信息发往月球上的中转通讯站,由此发回

母星:

㊷地球纪年1961年4月12日疑似诞生节取消,2050年10月5日确定成为重大节日,暂命名:流产节。

(选自《科幻世界》,有删改)

(1)、照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中的手法,指文章各部分的相互关照和呼应,包括重复照 应、对比照应、标题照应等。请找出本文的一处对比照应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批注是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请给文中划线句子做赏析式批注。
(3)、科幻小说有“软”“硬”科幻之说。“软科幻”往往更关注人类情感、哲学思考和社会话题,但缺乏科技原理;“硬科幻”则注重科学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行性,但容易回避人文要素。刘慈欣的小说则被评价兼两者之长,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该评价的认识。
(4)、你认为下列哪个题目作为本文的标题更恰当?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A飞向太空      B不能共存的节日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①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②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③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水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④“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欸乃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⑤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⑥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二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

       ⑦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二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⑧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二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苦?

       ⑨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二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二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荷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选》,有删节)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长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的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张婶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①穿过乌镇西栅景区往西北方向行走,经过一个民宿群,便见成片簇新的青瓦飞檐迎面而立,错落的粉墙蔓延开来,瓦檐跌宕起伏如波浪层层铺开,这便是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②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会展中心需要具备举办国际会议的各项功能,所以体量庞大,很容易与乌镇的整体环境相冲突,产生压迫感和突兀感。

    ③为了让这个庞然大物真正“藏”进江南小镇,设计师决定用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瓦片和披檐,替换原有的玻璃墙面,让整幢建筑恢复与人亲近的尺度和质感,在视觉上融入环境。江南的小青瓦是朴素、文雅、平民化的文化元素,外立面上采用260万片江南小青瓦,成为会展中心最先入人眼帘的景致。

    ④外围原本平直的墙面,被改成长短不一的片墙,形成一个个高矮不一、前后错落的小空间,营造出江南园林的古典景致,让眼前这座大型建筑,看起来像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民居集群,而非凭空安置于此的“外来客”。

    ⑤设计师又对会展中心“精diāo细zhuó”:在各个入口处和片墙外栽竹、植树,遍植芦苇、睡莲、芦竹等江南植物。通过打造充满野趣的田园风光,让建筑自然融入乌镇的大环境中,承接古镇文脉,展现水乡的宁静优美。

    ⑥乌镇邂逅互联网,最具民族特色的千年古镇,借着互联网走向了国际化和现代化;造这座代表性的建筑,同样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找到联通世界的“入口”。

    ⑦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乌镇有四通八达的水道、80多座石桥,这与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理念完全吻合。这一意象,被借用到会展中心——三座建筑沿南、东、北三个方向,围绕中心的池塘而建。接待中心是乌镇的客厅,也是连接世界的‘入口’。通过接待中心连接两翼的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会议中心是核心建筑,主会场以“乌镇”为名,可容纳3000人。另外还有18个会议室,名称也极具乌镇气质:枕水、雨读、慈云、垄行……

    ⑧设计师认为,虽然整个建筑体量相当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但要体现互联网的特点和精神,不该是单一的空间,而应该是像互联网那样呈高度分散的结构。所以,这里密集设计了很多小空间、小场所,每处能容纳几个人到几十人,像极了乌镇的小亭子、小围廊。

⑨如果远眺就会发现,会展中心像被一簇簇丝线笼罩着。走近看,5.1万根不锈钢索形成了垂挂帘幕,又以三层、五层重叠的方式交织成网状,这恰好成为设计师们用来寓意“互联网”的绝好载体。

    ⑩夜幕降临,恬静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亮起了暖黄色的灯光,似在宣告:这是千年古镇之夜,也是互联网的时代之光!

(选自《浙江日报》,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

    材料一: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94.6%的受访民众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或者不可回收垃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的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效果。

    (摘编自新华网《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

    材料二:

    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形成协同高效的全过程运行系统。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长期以来,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较低、准确率较低,成为制约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效果的突出问题,是我国垃圾分类的明显短板;与此同时,垃圾分类的目标和途径并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设施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了前端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路径。但是,这一方案再科学合理,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它的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应尽的基本责任。当然,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摘编自《人民日报》,《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阅读

心里一直藏着姐姐的笑

娄惠静

    ①今年清明,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我没有去看“姐姐”。云上扫墓时,从手机屏幕里看到,她长眠的地方,两棵冬青树长得葱茏滴翠,恐怕两只手合起来都抱不住它们的腰了。

    ②很小的时候,姐姐就喜欢花啊草的,父亲种在紫砂盆里的石榴和月季,她隔三差五拉着我为它们浇水除虫。十八年前,弥留之际,她强打着精神,说什么都不想了,就在那地方种两棵树吧,说时脸上漾出一丝无奈的笑意,我至今难忘。那天,是我扶着这两株小冬青,让家人一锹泥一捧泪培上土的。培土之前,我特意把她最喜欢的一双布鞋放在坑里,喃喃地说:“姐,一路走好。”

    ③那年,当我帮她从医院拿到诊断报告时,泪水模糊了双眼。回家后,不敢和她对视,绕着圈子找话跟她说。其实,她从我的“反常表现”就知道了结果,但为了让我放松心情,不时说着我俩小时候的糗事。我心疼至极,禁不住流出了眼泪。她拉着我的手,许久才挤出一句话:“别让爸妈知道……”话才出口,她已稀里哗啦哭出声来

    ④她住院治疗的那阵,我不管工作多忙,都坚持每天去看她,除了带鲜花,也常常给她做营养餐,让她增加免疫力。每次,她 绽开笑脸,把花贴着鼻尖 嗅个够,才示意我插到花瓶里。化疗放疗让她恶心呕吐不止,可当着我的面,她大口大口地吃着饭菜,把碗底残存的汤汁喝干净,笑着说:“好吃”。看到我一脸心疼的样子,姐姐说:“这些营养进去,病慢慢就会好的”,她一直说要看着儿子结婚成家,为父母尽孝养老。说这话时,眼里的期盼神情,总让我动容。

    ⑤有一天,见她烦躁不安,我突然想起了什么,说:我哼首《喀秋莎》给你听吧。见她点头,我于是凑近她耳边,轻轻地哼起了她熟悉的旋律,哼到一半,她已经睡着了,脸上露着满足的笑,眼角吊着半滴晶莹的泪珠……

⑥长我两岁的姐姐,从小喜欢读书。课余时间,我跟着她读文学作品。开始时,我把书抢来先读,但我一知半解,读不下去就不想读了。她发现后,把书里的故事讲给我听,到关键处,故意卖关子:“欲知下回分解,请自己去读”。我胃口被吊足了,只好捧起书来自己翻,居然越读越有味道。以后再借到新书,我就学乖让她先读了。我们相互探讨书里面的故事,嘲笑葛朗台的吝啬,同情祥林嫂的遭遇,敬佩林道静的革命理想,也为林黛玉的香消玉殒而惋惜,还时常因书中的某一句话争得面红耳赤。我在姐姐的影响下,爱上了阅读,至今乐此不疲。

    ⑦姐姐心灵手巧,十几岁就学会了编织毛衣缝纫衣服、刺绣枕套,样样都拿得起。我中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上班的第一天,就穿着她为我缝制的藏青色阔条灯芯绒两用衫去厂里报的到。时尚的尖角领点衬着高挑的身材,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回头率算蛮高的。永远记得,她完工后让我试穿,围着我左一圈右一圈转着看时露出的那张灿烂笑脸。

    ⑧十八年来,我心里始终藏着姐姐的笑,特别是夜深人静思念她的时候。她的笑,犹如一盏灯,把我的心照得又暖又亮……

(选自2020年5月11日《新民晚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