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试卷

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古埃及的圣书体、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某学者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数十个国家。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材料二】

国内首档解字溯源节目《奇妙的汉字》自开播以来备受文字爱好者喜爱。该节目以“大力弘扬中国汉字文化”为宗旨,用独特的视角追溯汉字的历史渊源,探寻汉字背后的故事,重拾汉字之美。“目前的汉字教育存在某些缺憾,大家往往是听其音、知其意,但字是怎么来的不知道,汉字就像古董一样,我们可以从中清晰地看见历史的流变。”该节目总导演童中尉如是说:让观众了解这些汉字背后隐藏的传统内涵,才是《奇妙的汉字》节目制作的初衷。

【材料三】

汉字书写在20世纪急速滑向低谷,最直接的原因是两波“换笔潮”悄悄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传统。第一波是传统的毛笔换为自来水笔、圆珠笔、铅笔之类的“硬笔”。第二波是20世纪90年代,以往日常笔写之事被计算机取代,连“书写”动作也换掉了。汉字书写的灵巧动作简化为键盘上的“敲”和鼠标上的“点”。但新技术的冲击绝非导致当下汉字境遇的唯一原因。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李伯谦说:“造成手写水平下降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对汉字缺少一份应有的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缺少一份应有的敬重。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早已忽视了手写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所以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B、拼音文字是大脑左半球的“复脑文字”,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单脑文字”。 C、20世纪,汉字书写滑向低谷,最根本的原因是两波“换笔潮”改变我们的书写传统。 D、《奇妙的汉字》节目制作的初衷是:让观众们了解这些汉字背后隐藏的传统内涵。
(2)、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重视汉字文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中,汉字文化的发展遇到了什么问题?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如何传承中国汉字文化。
举一反三
阅读

〔材料一〕

2022年杭州亚运会场馆建设情况

亚运

会场馆

数量

新建

改建、临建

56

12

44

亚残运

会场馆

数量

独立改建

与亚运会兼用

19

2

17

〔材料二〕

6月 2 日,第 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绿色电力交易签约仪式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自杭州亚运会绿电交易开展以来,交易电量情况如下:

2022年杭州亚运会绿电交易情况

年份

交易电量(千瓦时)

节约标煤(吨)

2022

2.27 亿

76320.9

2023

3.94亿

“日常我们所说的‘绿电’,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电力,对环境冲击影响较低。 目前国内的绿电主要以太阳能及风能为主。”浙江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庄主任表示。

(选自“新华网”,有改动)

〔材料三〕

10日,记者从于杭州举行的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杭州首次将“无废城市”理念融入亚运会筹备、举办和赛后利用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推动各类固废能减尽减、可用尽用和 100%安全无害处置。浙江也正全力将 2022年杭州亚运会(下称“杭州亚运会”)打造为全球首个大型“无废”赛事。

杭州亚组委场馆建设部设施运维处李副处长介绍,“绿色”是杭州亚运会的重要办赛理念之一,也是这次亚运会的“主色调”,杭州亚运会场馆建设全生命周期彰显出绿色“无废”理念。

(选自“杭州 2022年第 19届亚运会官网”,有改动)

〔材料四〕

随着杭州亚运会临近,亚运吉祥物的生产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在杭州一家亚运会特许生产企业车间里,工人们正赶制着一个个低碳版亚运吉祥物。

据悉,为了尽最大可能实现环保,杭州亚组委和生产企业围绕低碳版亚运吉祥物的制作多次沟通探讨,拓思路求创新,甚至拆解玩偶进行分析,寻求更多改良环保工艺的方法。

杭州亚运会的低碳版吉祥物,在面料上采用数码印花工艺的绿色生产方式,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浆,相较于传统印花工艺更节能环保。在裁剪上采用“手工+电剪刀”裁剪,代替传统激光裁剪,不产生烟雾。在包装上去掉一些非必要的纸盒外包装,只保留吉祥物组合形象吊卡。其生产企业在用电上也同时采用光伏用电,在屋顶铺建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将产生约30万度绿色电力,节约标准煤炭约 88 吨,减少碳排放约 220 吨,相当于种植了1.2万棵树

据介绍,相较于标准吉祥物,每购买一个低碳吉祥物,将为地球减排1500 克二氧化碳,相当于夜晚关灯6小时或者步行替代坐车5千米。

(选自《绿色亚运 杭州亚运会“绿”在何处》,有改动)

校广播室播报组准备播报《苏堤春晓》首演新闻,请你参与相关活动。

【材料一】
    千里共赏!《苏堤春晓》成功首演,“第二现场”六城联动震撼首发。
    14月5日,原创话剧《苏堤春晓》在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成功,演员谢幕时观众席喝彩声不断。北京首演同时,国话“第二现场”六城联动同步震撼首发,上海、成都、南京、深圳、杭州、乌镇六地观众同步转播观看,迈出国有文艺院团视频即时传输多地的数字化发展“第一步”!中国国家话剧院率先垂范数字演艺新业态国话“第二现场”,用“同时共在,千里共赏”的全新形态,让身处不同城市的观众打破空间的界限,共享戏剧盛宴。
    该剧编剧、导演田沁鑫表示,结合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的重要讲话精神,运用“科技十艺术”结合、“演出+演播”并举的传播方式,同步六个城市的国话“第二现场”,以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人生故事改编话剧《苏堤春晓》,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国家话剧院此次魄力非常,首次派出六个团队以“急行军”的方式奔赴六个城市,综合协调“第二现场”技术事宜,与各分会场连夜沟通、技术调试,线上召开六个城市的技术协调会,为“六城联动”保驾护航。
    北京现场座无虚席,观众好评不断,掌声经久不息。“《苏堤春晓》通过苏轼之功留传后世千年的绝景,进视了一个伟大人物背后的历史时空。”“这样的艺术审美太高级了!”淡出结束后,观众们都不由自主地背诵起了苏轼的诗句并赞叹道:“六桥烟柳再忆东坡,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感谢剧组以宋式美学再筑苏堤春晓,饕餮盛宴令人久久回味!”
    张凯丽等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也来到现场观剧助阵。演员王仁君表示:“今天这部《苏堤春晓》,用中国戏剧里经典的‘跳进跳出’的方式,淡绎了五千年中华文明产生的中国式演剧观,呈现出中国戏剧的魅力。”演员张艺兴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看戏期间我无数次惊叹,我看到了写实与写意、传统与当代是怎样创新融合的。”

(选自中国国家话剧院2024年4月6日公众号推文,有删改)

【材料二】

   

【材料三】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一场戏中,苏轼在雨中独自泛舟。随着苏轼心有所想,让他“不思量,自难忘”的亡妻王弗登上小船,二人互诉衷肠:和他政见不同的王安石、司马光也纷纷登船,三人共执一根杖,各抒己见;现实生活中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和书童也赶来上了船,端上了东坡肉:宋神宗竟然也闻着肉香出现在了船上,袒露心扉……一时间,亡灵与生者、幻境与现实、亲人与同僚、个人生活与政治风云,不同时空的人和事,都巧妙融汇在这风雨飘摇的一叶小舟之上。

选自北京日报《话剧<苏堤春晓>:以自由开放精神创新解读传统题材》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学霸”有很多含义,其中一种含义是指那些会学习,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本文想为各位呈现一些经心理学研究证实普遍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大家成为“学霸”。

②一、详尽发问法:连接新知识与旧知识

③研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思考“为什么”的问题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学习成绩。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读懂了,实际上印象并不深刻,也没有真正理解。当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各种“为什么”的发问时,我们会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旧的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从而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因而也会记得更牢。

④二、心理意象法:用心作画印象深

⑤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心理意象法的关键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的学习内容放到一个心理图像里,这个心理图像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一幅画面面、一个动态的故事。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实现知识整合,提升我们的记忆和理解。

⑥三、习题检测法:从内部主动回忆

⑦大部分学生都很不喜欢习题测验。但是,习题测验的确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记忆。所以,我们能给学生的建议是适量地做高质量的习题,而这种习题最好是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编写的。习题测验的过程必然是存在心理煎熬的,然而要看到它对学习的巩固作用。

⑧四、分散学习法:不要“临时抱佛脚”

⑨如果你想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并能长期掌握知识,那就要用分散学习法了。对于学习来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因为有些人虽然可以考前突击记住大部分内容,但是没有前者来得牢固和持久。从长远的效果考虑,应该把“少量多次”作为首要策略。分散学习10小时相比集中学习15或20小时,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而且,研究还发现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分散学习的效果比偶然出现这样的分散学习要好得多。当然,这种方法的运用还是要考虑所学内容的特点。

⑩五、交叉学习法:促进思维快速转换

⑪交叉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学习多个技能,进行穿插练习。如果我们利用交叉学习的方法,会得到比长时间学习同一种内容更好的学习效果。由于进行交叉学习,在做下一类习题时,前面的知识点和习题种类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因而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分不同问题该用何种方法来解决。这样,下次遇到这些问题时,学生能够更快更准地把问题归类到不同知识点上。因此,我们不妨把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交叉地编排在学习计划中,这样能让我们在快速转换思维的过程中对知识系统进行灵活地调整和明确地区分。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材料二】

罗马房间记忆法是一种古老的记忆术,当时的政治家为了发表长篇演讲,要记下大量的资料,为方便记忆,便创造了这个方法。其特点就是利用自己的房间作为记忆的“档案柜”,把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生活环境联结起来。

【材料三】

学霸小高作息时间表(部分)

6:40-7:00 起床

7:00-7:10 背诵一篇英文短文

7:10-7:30 早餐

7:30-7:50 识记十个英语单词、挑战一道数学易错题

7:50-12:00 上课

12:10-12:20 学习英语语法

12:20-12:40 午餐

12:40-12:50 背诵一首古诗

12:50-14:00 午休

14:00-14:20 阅读名著片段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