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语段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语文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创文”活动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督导检查组在下列四类人员中各抽100人进行当面提问,结果见下表。
调查对象 | 小学生 | 初中生 | 公职人员 | 农村人口 |
熟练背诵 | 99 | 95 | 90 | 70 |
部分背诵 | 1 | 4 | 7 | 12 |
不能背诵 | 0 | 1 | 3 | 18 |
材料二:
材料三:
市电视台对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的变化进行了随机采访。下面是采访现场录音。
记者:我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已经3年了,你觉得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
市民甲:环境变好了,街道变干净了。
市民乙:乱扔垃圾、乱吐痰的人少了。
市民丙: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提高了,我们办事更方便了。
【材料一】
碳达人的创作
【材料二】
碳达人的资料库
(一)
____
①北京冬奥组委于1 月 28 日发布《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以下简称《报告》)。
②《报告》系统展示了北京冬奥会碳管理相关工作情况,重点介绍了北京冬奥会碳中和方法学、温室气体排放基准线、实际筹备阶段过程排放量、低碳管理工作措施成效、林业碳汇工程建设、企业赞助核证碳减排量等细则。
③早在2019年6月23 日国际奥林匹克日,作为北京冬奥指导性方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低碳方案》)正式对外发布。该方案提出了低碳行动4大方面18项措施和碳补偿的具体措施。经过综合测算,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产生的碳排放量将全部实现中和。
④《低碳方案》发布以来,北京冬奥组委与北京市、河北省政府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取得积极成效。
⑤一是全部场馆实现绿色电力供应。建立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通过绿电交易平台,赛时将实现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
⑥二是所有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所有新建室内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既有室内场馆通过节能改造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
⑦三是构建赛时低碳交通体系。按照“平原用电、山地用氢”的原则,在各赛区推广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全部赛时保障车辆中,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达84.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
⑧四是北京冬奥组委率先示范。北京冬奥组委入驻首钢工业主题园区,综合利用、改造废旧厂房,充分利用光伏发电、太阳能照明、雨水收集和利用等技术,建设绿色高标准的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满足了冬奥组委的办公需求。
⑨五是两地政府捐赠林业碳汇。北京市政府和张家口市政府分别完成71万亩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和5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两市政府总共无偿捐赠给北京冬奥组委1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⑩六是企业赞助核证碳减排量。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三峡集团等三家北京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积极支持北京冬奥会碳中和工作,以赞助核证碳减排量的形式,分别向北京冬奥组委赞助2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汇量。
⑪通过北京冬奥组委的发布,我们得知,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北京冬奥会碳排放将全部中和,“举办一届碳中和的冬奥会”目标将如期实现。
⑫“绿色奥运”从理念到实现的全过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发展的成就,让全球感受到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与担当。
(摘自2022年1月 29 日新华网)
(二)
冬奥的雪花,洁白的!
北京冬奥开办以来,也伴随着国际网友的一些质疑之声,可真相是:
⑴质疑:冬奥人造雪是假雪? VS真相:冬奥人造雪是真雪! |
本届冬奥会80%—90%的比赛场地用雪都采用人造雪,人造雪在保障赛道安全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冬奥人造雪是通过造雪机,模拟自然雪形成的过程,将水变成雪。雪和水的组成微粒一样,在本质上都是水分子。而假雪则是利用凝胶等化学物质,制成视觉上接近雪状的“雪”,外形和真雪很像,常在装饰品、纪念品、模型中作为布景使用。 |
(续表)
⑵质疑:天然雪更适合比赛? VS真相:人工造雪才是关键! |
天然降雪可以直接使用,但只是基础,人工造雪才是关键。因为不同的雪上竞赛项目对雪质的要求各不相同,即使有充沛的天然降雪,也需要人工进行再造。自然条件下产生的新降雪、融化后重新凝结的雪、长期堆积的雪等物理特性各不相同,而这会影响其性状。国际雪联对不同项目的竞赛雪道都设定了相应的技术指标,以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雪的性状稳定对雪道而言十分重要。相比物理特性更为多变的天然雪,人工造雪可控性更高。人造雪经过挤压、平整、注水后,更容易被制成可供比赛的雪道。 |
⑶质疑:仅北京冬奥使用人工造雪? VS真相:人造雪场已是冬奥标配! |
从全球范围来看,超过 2/3的雪场都装备有造雪设施。造雪已经是各届冬奥组委会雪场规划中最重要的部分,造雪和雪道设计是最需要被优先考虑之事。根据国际雪联的技术指标,无论是采用自然雪还是人造雪,场地建造人员都需要通过机械和人工操作使赛道满足一致性要求。据了解,北京冬奥会人工造雪早已不是先例,在温哥华、索契以及平昌等地举行的冬奥会都大量采用了人造雪。特别是在 2018 年平昌冬奥会中,人造雪用量占到了总使用雪量的90%。 |
⑷质疑:人工造雪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VS真相:北京冬奥绿色造雪自然利用! |
北京冬奥采用全球最先进的高效节水设备和智能化造雪系统,不仅可以避免浪费大量水资源,同时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破坏。冬奥组委在各场馆总共建成了 11 个露天蓄水池、地下雪融水收集池,以及小景观湖,总蓄水量达到了 53万立方米,为造雪提供了有力的用水支撑。赛道雪还是会通过水循环融入到自然中,并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造雪注重绿色,就拿延庆赛区人工造雪机造雪所使用的电力来说,造雪需要消耗2万度电,维护场地和补雪需要10万度电,这些电力均属于绿色电能供应。造雪只使用水,取自延庆水库,就是用水造雪,完全没有使用任何化学制剂。这些雪到了春天就会融化,这样还可以让环境更加清新。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