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全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后疫情时代,文旅经济将如何发展?为引导学生走出书本,关心时事,老师带领同学们组成调查小组,收集了以下材料,请你参与阅读讨论。

【材料一】

2019年-2023上半年旅游数据统计表

年份

旅游人次(亿人)

同比增长

旅游收入(万亿)

同比增长

2019

30.8

8.8%

2.78

13.5%

2020

11.68

-62.0%

0.64

-77.0%

2021

18.71

100.8%

1.63

157.9%

2022

14.55

-22.2%

1.17

-28.2%

2023

23.84

63.9%

2.3

95.9%

数据来源:文旅部、中国旅游研究院

【材料二】

“后疫情时代”,文旅如何“满血复活”

“后疫情时代”,出于安全、消费欲望等多种因素考量,“近程高频”休闲度假游取代“远程低频”观光游的变革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快。

携程数据显示,2022年国庆期间,浙江、北京、广东等地周边户外旅行订单量同比2021年分别实现222%、100%、70%的增长。此外,飞盘、皮划艇、骑行等城市新运动玩法,在国庆期间销量同比增长425%。在复苏浪潮中,将喝到头道汤的或许还是城市周边游、乡村旅游、大休闲产业。

如果能把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个性化、精准化地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甚至递到手中、喂到嘴里,就有望于变局中开新局,率先抢占时代浪潮中的文旅风口。

比如,浙江近年来推出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8288个覆盖全省的“文化圈”,方便群众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即可享受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还有“浙里文化圈”数字应用,通过用户精准画像,让文化生活场景变得触手可及。这些都是较为成功的尝试。

(选自2023年1月7日“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

【材料三】

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发展动向与建议

“十四五”时期,我国文旅产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在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产业融合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愈加明显,文旅产业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后疫情时代,我国文旅产业将迎来复苏曙光,产业发展也将呈现出新特征:本地游市场兴起,户外游热度高涨;数字化加速升级,运营宣传方式不断创新;产品创新日新月异,体验式消费受市场青睐;文旅融合趋势明显,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选自网易新闻)

【材料四】

“寻光计划”夜集市、“逐光乐队”音乐快闪、“光影的故事”国潮皮影秀······日前,长三角(上虞)户外休闲旅游节·“今在上虞,光影覆卮”主题光影夜活动在岭南乡覆卮山景区启动,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来感受岭南田园风光,体验“不夜覆卮山”魅力。

今年以来,我区牢牢抓住疫情后旅游消费反弹爆发机遇期,聚焦食、宿、礼、艺、集等多领域,以创意驱动提振文旅融合新消费,在新模式、新业态的助推下迎来首季全方位“开门红”。

“走出去”拓市场,“请进来”激活力,这是今年我区文旅市场复苏振兴的具体实践。2023“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推介活动、长三角(上虞)户外休闲旅游节·樱花谷嘉年华、全国名校定向赛、曹娥江马拉松……一个个文旅宣推活动吸引着大家蜂拥而至之余,也有效打响了上虞在长三角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助力文旅市场强势反弹。

(选自百观新闻)

(1)、【推断意图】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收集的以上几则材料,其意图最有可能是(    )
A、解释后疫情时代文旅经济现象 B、呈现对后疫情时代文旅经济发展的看法与建议 C、介绍后疫情时代文旅经济复苏的现状 D、倡导后疫情时代文旅经济复苏的风气
(2)、【分析形势】根据材料一,概括你得到的信息。
(3)、【献计献策】结合材料和生活体验,为上虞文旅经济复苏出谋划策,请至少提出三点概括性建议。
(4)、【交流理据】对于后疫情时代的文旅复苏,班级里展开了一场辩论赛,反方持悲观态度,认为很难再回到疫情前;正方认为一切都会转好,要保持乐观态度。你支持哪一方?请结合上述材料,提炼能支持观点的两个论据。
举一反三
阅读《敬业与乐业》选段,回答相关问题。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读下面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大部分中学生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诗耳熟能详,但是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拖延现象却屡见不鲜,拖延是个人在明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人们对拖延行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拖延是“时间杀手”,是一种恶习,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在考场上,面对题目繁杂的试卷,如果拖延,考试成绩就会很难看。在战场上,两军对垒,几秒钟的拖延就会让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哈里克说:“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也有人认为,拖延一下并不要紧。人们一般只对不喜欢做的和觉得拖一拖也没问题的事拖延。从某种角度上说,拖延其实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当你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时,拖一拖,能缓解你的不良情绪,让你能平静地面对要做的事情。把很多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再做,往往能激发自身更大的潜能,完成任务的效率会更高。当然,这样的拖延考验着你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对时间节点的准确把握,对做事节奏的控制。

【材料二】心理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当拖延行为成为一种牢固的行为习惯时,那就是患上了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会给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患有拖延症的人往往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不断地否定自我,严重的还会伴有焦虑症、抑郁症。调查表明,现实生活中认为自己患拖延症的人不少:50%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6%的职场人认为自己有拖延症,其中50%的职场人不拖到最后一刻不开始工作,13%的职场人不拖到领导再次催促,绝不去完成工作。拖延症常见的类型如下图:

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有的人因害怕失败,不想承担失败的后果而拖延;有的人因过于追求完美,害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拖延;有的人本身就懒惰,不愿做事情;还有的人是受负面情绪影响,行动受阻。其次,也有外界因素,如任务过多或者难度过大,超出了个人的能力,会让人拖延或逃避任务;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也往往会导致拖延行为。

【材料三】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焦虑不已,也想改掉,但依然一边焦虑,一边拖延。就连吃晚饭这样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点,再饿也唤不起习惯性“床上瘫”的自己。中国青年报的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04名拖延症患者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8.7%的受访者只顾着焦虑却迟迟行动不起来。拖延症患者很难直接做困难的、需要意志力维持的事情,因此容易耽误学业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项新的职业——自律监督师应运而生。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患者打败拖延症。他们帮助患者学会规划时间、制定分步目标,因为小目标能消除拖延症患者的畏难情绪;同时训练患者的自控力,因为自律才是拖延症最有效的克星;还采取多种方法帮助患者学会如何抵制不良欲望,消除外界干扰,排除不良情绪,减少患者完成任务的障碍。另外,他们还会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促使患者逐渐消除拖延症。

观察记录

8点:起床,吃早餐。

9点:家长叫他做作业,他说时间还早,要休息一下。

11点:家长再催,他依然说时间还早,作业肯定能做完。

12点:吃午饭,午休。

15点:开始做作业。

15点20分:跑去吃水果、听音乐。

17点:还在听音乐,家长问他作业是否完成,他说离明天上学还早呢,不着急

第二天上学,老师给家长发来短信:您的孩子又没交作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①广东是全国最早成立党组织的地方之一。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当时全国共有50多名党员,5人来自广东。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1928年6月,广东党员人数53000多人,占全国党员人数40%。广东党组织率领南粤英雄儿女,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披荆斩棘,流血牺牲,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7月12日上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广东广播电视台现代教育频道童年童悦电视艺术团承办的广东省首届“红心向党,革命故事会”在广州起义纪念馆正式启动。此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屡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结合“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实践活动,号召全省青少年通讨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引导青少年走进广东的革命旧址和革命博物馆、纪念馆,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热情。

材料二:星海音乐学院借助前辈创作的优秀红色民歌、歌剧以及本校原创的红色作品,将之融入教师教案或讲义,有效将红色文化教育贯穿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民族声乐系的教学中,过去的课堂侧重教学生怎么唱好一个个音,现在除了要教授歌唱技巧,更要将红色作品的创作年代、背景故事、精神内涵纳入授课范围,让学子们全面且深入地理解、传承红色精神。创作参演红色文化作品是当代新一代青年学子弘扬、传承红色精神和红色传统的具体表现。广州体育学院武术表演专业7名同学利用课余以及暑假期间,奔赴北京表演红色话剧《深海》,将共产党人追求理想的初心、坚定不移的信仰融入青年学生的思政教育,赢得社会广泛好评。广州美术学院在春湾镇中心小学的美育团队以美育活动的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当地的小学生唱革命歌曲、画革命画作,开展了《我印象最深的春湾》《红星闪闪》《一起画红船》等课堂教学,不断加深少年儿童对民族文化、国家观念和主流价值的认同。

材料三:某学校“红色资源”推广形式倾向调查表

方式

实地考察

课堂教学

观看红色电影、听红歌

举办活动

其他

占比

51.85%

25.25%

14.75%

6.15%

2%

材料四:①红色资源的重要意义和珍贵价值,就在于其承载着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并在当下持续发挥精神引领的作用。爱国是人世间最自然最朴素,也是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

②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讲,我们就是通过弘扬红色传统、接受红色洗礼,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爱国主义实践行动,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认识到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③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我们一定要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如今,我们早已远离战火纷飞的险境,但一定不能让广大青少年忘记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路,忘记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最后要到哪里去。唯有如此,我们的红色江山才会永不变色。

④青少年最富有朝气,也最富有梦想,而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而通过利用好红色资源培养青少年爱国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进而激发其爱党爱国的热情、坚定跟党走的信心,才能确保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革命事业不断前进。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学习任务:

你可以这样刷微博——

也可以这样刷微博——

梳·持续关注

【甲】公共场所岂容恶犬逞凶

法律法规明明摆在那里、小区公约明明贴在那里,为什么就是不遵守?说白了,就是因为一些人 总是心存侥幸,认为“拴上绳子狗不自由”“毛孩子出门撒个欢不会有事的”……但是狗毕竟不是人,不管狗主人为它赋予了多少“萌萌哒”的拟人化人格,在外人面前,它就是一只此牙咧嘴、随时可能发起攻击行为的小兽。要想狗的行为可控,首先狗主人要严格遵守各类规章。

目前对于一些不文明养犬行为,惩戒力度并不够。一般来说,各地公安机关是养犬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每个城市往往也会划出限养区、禁养区,出台相关养犬规定等。近年来,马路街头等开放 场所明目张胆的不文明养犬行为已经有所减少,但封闭式小区里的一些不文明养犬行为,却始终是 个顽疾。物业作为服务业主的组织,没有惩戒权,往往也不太敢管。邻居看到了,最多提醒两句,还可能遭遇狗主人的“回怼”。所以,尽管很多人呼吁通过建立“黑名单”制度来约束狗主人,但执行性 一直是个问题。

城市养犬问题,必须拿出一个体现治理智慧、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了。就像治理不文明驾车行为一样,能否赋予更多人举报权,通过手机拍照上传至相关城市管理APP进行举报,而狗主人每年 被举报多少次并核实无误后,必须放弃养狗或缴纳罚款等。此举既能惩戒不合格的养狗者,也能增强狗主人的责任心。 

(节选自《浙江日报》,有删改)

【乙】打疫苗的路线,是不是走错了?

全国一年花53亿元在人身上打狂犬疫苗,但我国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的犬只,只占不到40%。 以湖南为例,2021年犬只兽用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仅为29.89%。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一个地区达 到70%以上犬只的免疫覆盖率,就可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阻止狂犬病毒扩散和传播。

这么多人打狂犬疫苗,打疫苗的狗却那么少,正常吗?打疫苗的路线,是不是走错了?美国猫狗数量极多,他们是如何控制狂犬病的?首先,给狗打疫苗的规定和执行严格清晰。比如洛杉矶的规定, 4个月以上的宠物犬必须接种狂犬病疫苗,任何时候都要将接种证书拴在颈部的易识别部位。如 果宠物未接种被发现,主人将被审判。如果宠物伤人,宠物主人将依次接受民事、刑事处罚。简言之,欧美等国,包括亚洲的日本,之所以完全控制了狂犬病,是因为给狗采取有效的免疫措施,而不是给人采取免疫措施。

这一经验值得借鉴。但这不是某个人做得到的,需要行政政策方面的努力。不仅仅要给狗牵绳拴绳,而且要给狗打疫苗。 

 (节选自“呦呦鹿鸣”公众号,有删改)

【丙】捕杀流浪狗是否让“管狗”变了味?

事件持续发酵,各地纷纷掀起管狗行动。连日来,多地发布临时性通知或开展整治行动,对养犬 行为进一步规范。湖南、安徽、河南等地将抓捕公共区域未拴绳犬只;四川射洪市要求禁止饲养烈性犬、体高超过35厘米的大型犬;四川峨边县将公共场所无人看管的犬只,一律视为流浪狗进行捕捉。

然而,捕狗执法行动中不乏粗暴的捕杀行为,这是否让“管狗”行动变了味?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一只流浪狗被保安抓捕后打死。事件发生后,网上呼吁动物保护立法。“地球不只属于人类”“为流 浪动物发声”“这个世界不能没有小狗”等话题登上热搜。

原本是人不规范养狗造成的惨剧,承担后果的却是动物本身。如何用法律规定约束不规范养狗 行为,解决流浪狗难题,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和相关部门深思熟虑的问题。如果制度规范一直“缺位”, 恶犬咬人的惨剧将不会是最后一起,因如何对待流浪狗而产生分歧的舆论场将会持续割裂。

(节选自“齐鲁壹点”公众号,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让敦煌壁画再“活”两万年

胡春艳   赵晖

①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科学家找到一块有史前蚊子的琥珀,从蚊子血中提取了恐龙的DNA片段,从而让已灭绝6000多万年的恐龙复活了。

②这故事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但2022年天津大学的一项有关DNA存储的研究成果让人们离想象又近了一些。他们将10幅敦煌壁画的数字图像存入DNA中,通过加速老化等实验,发现这些壁画信息在实验室常温下可保存千年,在9.4℃下可保存两万年。

③DNA竟然可以存储壁画?其实,这并不奇怪。自有生命以来,大自然一直用DNA来存储信息。纷繁复杂的人类基因组信息,就是记录在比细胞还小得多的DNA上,一代代遗传下来的。通过一根头发附带的DNA信息,就能复原生命体的所有遗传信息。DNA存储了亿万年来无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可谓大自然中最好的存储器,如果能把海量的信息“写”到小小的DNA上存储起来,岂不便利?

④壁画“变身”DNA,需要打破无机与有机的界限,如何才能实现这种“跨界”存储呢?这要从DNA存储的两个步骤——信息写入和信息读取说起。

⑤先说信息写入,DNA含有A、T、C、G四种碱基,如果用数字中的0、1、2、3分别代表一种碱基,就能形成一个四进制碱基序列,然后通过编码转化,实现碱基四进制和计算机二进制的“对话”。据此,将敦煌壁画的数字图像转换成二进制的比特串,再通过编码将其转化为四进制的碱基序列,然后通过DNA合成技术将碱基序列写入DNA,壁面的数字图像就“变”为DNA了。

⑥再说信息读取,正常情况下,可先利用技术手段将DNA存储的壁画数据拷贝出来,再通过专业测序仪器测得其碱基序列,然后通过解码将其转换为二进制数据,从而实现信息读取。

⑦然而,存储了壁画信息的DNA跟天然的DNA一样,长期存放会产生断裂和降解等问题。如何从严重断裂和降解的DNA样本中读取信息,恢复原始的敦煌壁画图像呢?

⑧天津大学团队创新设计了一种序列重建算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制备了一个DNA水溶液样本,放在70℃的温度下加速其断裂、降解长达十周,这类似于DNA在自然环境下千年万年的降解情形,在此过程中80%以上的DNA片段都发生了断裂错误、然后,团队根据设计的序列重建算法让96.4%以上的片段重新被准确组装和解码。最后,再通过一种编码方式解决了少量片段丢失的问题,最终让原始的敦煌壁画图像完美恢复。

(有删改)

【文本二】

①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更海量、更稳定、更安全的数据存储方式,而DNA存储恰能满足这些需求。

②DNA存储的最大优势是存储密度大。在硬盘上存储一个字节要占200纳米的空间,在DNA上则只需0.2—0.3纳米。如今,各大网站存储数据需要多个面积数倍于标准足球场的数据中心,而用DNA存储可能只需一个汽车后备厢就够了。

③DNA存储的另一优势是具有持久性。用传统存储方式,一般10年左右数据就会开始失去完整性,而DNA存储的数据寿命则要长得多,在适当条件下可达数千年、上万年甚至几十万年。

④但DNA存储目前还无法取代硬盘等常规存储载体,DNA读取速度慢,写入速度更慢,用磁盘写入200MB数据用时不到1秒,用DNA则约需三周。此外,DNA写入和读取信息目前都耗资巨大。不过有专家表示,放眼未来,DNA存储方式应用前景广阔。

(摘编自《DNA存储打开想象空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