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沙尘暴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一直存在。只是进入到人类历史时期“人类世”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沙尘暴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认为这是一种突发性的气象灾害和生态灾难。

千百万年来沙尘的持续堆积,孕育了我国的黄土高原,这里是中华文明诞生的地方。

在黄土高原,地下厚达数百米的黄土、红土从何而来、因何而来、何时而来?

我国黄土和第四纪研究的先驱、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刘东生院士将黄土定义为“风力搬运、未经次生扰动的粉砂质土状堆积物”。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的郭正堂院士更是形象地将沙尘暴的源区——荒漠比作黄土的“母亲”、强劲的风力比作黄土的“父亲”。关于沙尘暴的前世,第四纪科学家们在黄土高原上的黄土——红土地层中,找到了至少2200万年以来风成“沙尘”连续不断堆积的证据,尽管在260万年前,黄土高原似乎更应该被称为“红土高原”(如今看到的彼时形成的红土地层要比黄土地层更加“发红”)。

更奇妙的是,在冰期(寒冷时期)和间冰期(温暖时期)交替出现的第四纪(260万年前至今),黄土高原在冰期时发育黄土层,在间冰期发育古土壤层。前者的粉尘堆积较厚,后者的粉尘堆积较薄。这似乎指示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粉尘输送的多寡,即沙尘暴发生的多少。丁仲礼院士更是在不同地点的黄土地层中发现自西北向东南粉尘颗粒由粗变细等自然韵律,从而指示了古代沙尘的来源方向及其风力情况。可以说,黄土高原见证了沙尘暴的前世今生。

与此同时,那些古老的地质历史时期的沙尘暴,除了飘落在陆地上的粉尘,更有甚者可以漂洋过海,堆积在北太平洋的海底、甚至到北美大陆。科学家们通过对深海沉积物和北美黄土的追根溯源,业已证实这些粉尘部分来自于亚洲内陆。通过类似的研究,地质学家和古气候学家重建了千百万年以来全球的气候变化特征……

网络上曾有一种声音:“三北”防护林为何挡不住沙尘暴?

实际上,”三北”防护林不应该为沙尘暴频发“背锅”:其一,在我国,相对于沙尘暴广阔的源区,“三北”防护林的植被面积较小,在春季这段时间阻挡沙尘暴的作用就有限。其二,冷空气和大风影响范围垂直方向主要是在千米以上高空,20~30米高的防护林可阻挡住部分地表的较粗的颗粒物,但远不能挡住被大风带上高空的较细的颗粒物。“三北”防护林作为一项综合性重大生态工程,以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沙化防治和退牧还草工程等,对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间接也改善了下垫面的自然条件,但“三北”防护林并不是“治疗”沙尘暴的“专用药”和“特效药”。我国的防护林建设已经做得很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春季沙尘暴天气也无法避免,如果没有防护林呢?后果将更加不堪设想。

沙尘暴无国界,境外沙尘暴灾害随时有可能进入我国,周边国家(中亚一路、蒙古一路)沙尘暴的威胁始终存在,荒漠化防治需要全球治理。天然沙漠、沙化和荒漠化土地提供了丰富的沙源,既然人类不可能消灭沙漠,也就无法消灭沙尘暴。沙尘暴不能消灭,但土地沙化可防可治,这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荒漠化防治是减少沙尘暴频率和危害的有效手段。

(摘编自卢琦、崔桂鹏《飞沙里入大海前世今生问何方》)

材料二:

强风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动力条件,只有在强风作用下,沙尘才能实现远距离传输。每年秋冬季节,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降温速度要远超海洋,这使得亚洲内陆的高纬度地区(蒙古国以及北地区)上空会形成一个影响数千千米,顺时针旋转高压气旋,也即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高压气旋形成后会向南方暖低压地区移动,冷暖气团交汇,大气环流开始变得不稳定,易于引发我国北方秋季的沙尘天气。进入冬季后,冷气团完全控制我国北方,南方距离沙源较远,因此我国冬季虽然有强烈、寒冷的北风,但却几乎不会出现沙尘天气。进入春季后,我国南方地区先于北方升温,北上的暖气团与南下的冷气团再次相遇,我国北方上空大气环流又进入了与秋季类似的不稳定状态,为春季沙尘天气创造了风力条件。

沙粒尘土是沙尘暴形成的物质条件。亚洲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稀疏,分布着大片戈壁、沙漠。它们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沙源”基础。再配合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我国沙尘天气的雏形就逐步形成了。我国沙尘暴主要有境内和境外两个沙源,境内沙源主要包括内蒙古、新疆以及靠近中蒙边境的荒漠、戈壁和沙漠。境外沙源主要是蒙古国东南部戈壁荒漠区和哈萨克斯坦东南部荒漠区。目前蒙古国72%的国土面积都已经荒漠化,在其南部有超过40万平方千米荒漠戈壁,是我国沙尘天气的重要境外沙源地。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在其14个州中有7个州的荒漠化面积超5000平方千米,其东南部的东哈萨克斯坦州、阿拉木图州、江布尔州也是我国沙尘天气的重要境外沙源地。

除沙源、风力等形成条件外,人为因素是沙尘暴形成过程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人类的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以及不合理的工矿交通建设等行为,会破坏地表植被,加剧土地荒漠化,为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沙源条件。

(摘编自安磊《沙尘暴的危害和治理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研究成果,黄土高原至少有2200万年历史,它见证了沙尘暴的前世今生。
B、“三北”防护林可阻挡地表较粗的颗粒物,但挡不住被带上高空的较细颗粒物。
C、入季后,冷气团控制我国北方,南方距离沙源较远,所以南方几乎没有沙尘暴。
D、蒙古国和哈萨克斯坦境内荒漠化严重,这给我国沙尘暴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进入“人类世”后才逐渐认识到沙尘暴的破坏作用,是因为之前沙尘暴对人类的破坏作用很有限。
B、黄土高原在冰期时发育堆积较厚的黄土层,在间冰期发育堆积较薄的古土壤层,这说明冰期时沙尘暴更多。
C、我国北方每年春、秋两季出现沙尘暴的共同原因是南下冷气团与北上暖气团相遇后形成不稳定的大气环流。
D、虽然人类目前无法消灭沙漠,无法消灭沙尘暴,但不能否定人类为减少沙尘暴频率和危害所做的努力。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2023年3月份以来,蒙古国以及我国内蒙古东北部积雪覆盖面积较常年偏小约30%,冻土层融化,产生了更多疏松的沙尘物。
B、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方大草原处于经济萧条时期的农民和牧场主过度开垦土地,造成土地严重退化,沙尘暴不停袭来。
C、2023年,一场特大沙尘暴席卷北京,这次沙尘暴给北京土壤带来了富含粉砂粒的尘土(一种天然物理肥料)约2.44万吨。
D、每年进入5月份后,我国南方、北方气温都有明显升高,暖气团逐步控制我国北方,大气环流趋于平稳,沙尘天气减少。
(4)、结合材料文本内容和示意图,下列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沙源地粉尘可以被带至低空,更多被带至万米高空。
B、粉尘在空中传输过程中遇降水天气可能形成湿沉降。
C、粉尘可以在风力系统助力下远距离传输,可达深海。
D、距离沙源地越近,沉降的粉尘就越粗,越远则越细。
(5)、结合文本谈谈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法律及政策文件,为慈善和志愿服务的发展创造了全新的制度环境。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发布,意见指出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吸引支持各类人才通过各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也在加深,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逐渐被更多的人认识。

我国志愿服务在公益事业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补充,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初心,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服务。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7月,全国志愿者总数达91541104人,志愿团体总数达470846个,服务总时长共计960886172小时。这说明我国志愿服务在近两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社会治理和慈善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中国企业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8》)

    材料二:

    

   

    材料三:

现阶段,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存在政策保障不够完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够高等问题,志愿服务组织在总体上也存在数量不足、能力不强、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传统的以政府推动型的志愿服务亟需转型。目前,我国志愿服务平台广泛,类型多样,全国有几十个不同类型的志愿者平台,平台之间由于各种原因互相独立,信息难以共享,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志愿服务的“互联互通”。民政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志愿服务大数据资源库,实现相关部门间的志愿服务数据共享与汇聚的目标。此文件为未来三年“互联网十”志愿服务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对“互联网十”志愿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摘编自北国网)

材料四:

调查显示,在18-69岁的调查对象中,有38.2%的人曾经有过志愿服务经历;近一年以来有25.5%的人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18-69岁人口的占比情况,可推断我国18-69岁的人群中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大约有396亿人,其中近一年来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简称活跃志愿者)大约有2.65亿人。非群众身份的居民更倾向于参与志愿服务,活跃志愿者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最高,活跃志愿者的经济条件也相对更好。

总体上看,我国志愿服务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其队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他们不仅创造了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还具有美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正能量的积极传播者。但我们在推动志愿服务的广泛参与时,需注意分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志愿服务参与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要在全面发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可重点发展“老年关怀”“医疗护理”“扶贫济困”等志愿服务领城;也要加强志愿服务培训机制建设,多层次、多领域、多时点地提供培训机会,推动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和网络化;还要整合现有的各类志愿者管理和服务平台,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管理服务平台,从而实现志愿者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的效用最优化。同时,需要加大政府对志愿服务的财政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增加志愿服务对民众的吸引力。

(摘编自《中国志愿服务参与状况调查报告》)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湖南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里,毛泽东度过了他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青年人求学,大多喜欢谈立志。毛泽东认为,离开真理来谈立志,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简单模仿。真正的立志,首先是寻找真理,然后按它去做。1915年9月,在给好朋友萧子升的信中,他提出“为人之学”“为国人之学”“为世界人之学”。看来,心系社会,苦学励志,是这位师范生当时最基本的自我设计。

    在一师,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教伦理学的杨昌济。杨昌济,长沙人,l903年留学日本,六年学成后又赴英国修学三年,然后游历德国、瑞士。归国后,数次辞谢做官而从学,把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天职。他在一师讲修身课时,要求学生“高尚其理想”。鼓励他们要“奋斗”,“有朝气”,“有独立心”,能“立定脚跟”,而办事又要“精细”,“小不谨,大事败矣”。对学问,他认为要“贯通今古,融合中西”,而自己要有分析的批判的精神。毛泽东很喜欢杨昌济的课,还时常去他的家里讨论问题。他自称“近年来有所寸进,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除杨昌济外,毛泽东还常到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老师那里去求学解疑。这在黎锦熙1915年的日记中有多出记载,所谈内容有“读书方法”“在校研究科学之术”,也有“改造社会事”。

    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他给朋友的信中说:“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绪……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他每天总是在天色微明时就起身,晚上熄灯后还借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从不肯浪费半点时间,而且持之以恒。从先秦诸子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研读。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77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作为湖南人,毛泽东这个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深受湘学士风的影响。湖南历来注重兴办书院,许多著名学者曾在岳麓和城南等书院讲过学。学子们历代相传,不断阐发,到了晚清,形成以推崇性理哲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湘学士风。在这种风气熏陶下,湖南学人大多关心世事,热衷于投身政治活动,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从而使湖南成为近代以来最有朝气的省份之一。年轻的毛泽东自然受到这一浓厚的文化土壤的强烈感染。湖南一师规定的《教养学生之要旨》里,专列一条: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事,察社会之情状。毛泽东在《讲堂录》里记下不少这方面的言语,如:“实意做事,真心求学”“古者为学,重在行事”“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耳濡目染,手写心记,强化了毛泽东对社会实际的重要性的认识。他常对同学们讲,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就是实际的社会。1917年暑期,他邀了当时已从一师毕业、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毛泽东他们没带分文,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地方的不少乡镇。途中,他们结交了农民、船工、财主、县长、老翰林、劝学所所长、寺庙方丈各色人等,写了许多笔记。这样的“游学”,毛泽东在校期间还进行过几次。第二年春天,他和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和东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他日后养成的调查研究作风,从这里已可看出些端倪。

    中国社会这时正处在剧烈的动荡中。在一师期间,毛泽东总共花了160块钱左右,大约有三分之一用在订阅报刊上面。和同学们谈起时事,他总是有条有理,了如指掌,并且往往充满着激情。于是毛泽东就有了“时事通”的外号。这更加深了他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918年,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结束了五年半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此时的中国,一场疾风暴雨就要来临。

(节选自逄先知、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有删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意义的幽默是林语堂从日本引进的。有人把“幽默”译成“有情滑稽”,虽不成熟,却有一定道理。幽默中的笑不是对别人的嘲笑,它凝聚看对可悲性格的爱怜之情,因此,人们不把一些廉价的笑料,看作幽默。幽默在中国存在并流行了七十年,人们对它逐渐形成了共识。幽默是人的一种气质,一种人生态度,具有幽默感的人善于以温厚的诙谐和同情的愉悦接人待物,克服人我之间的隔阂。幽默还是一种艺术手段,是一种特殊的喜剧形式,是一种轻快、诙谐而且意味深长的笔调,是一种风趣而机智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它的本质是用“神形倒错”的方法来表现美压倒丑的优势。其表现效果则是一种轻松而有深意的笑。幽默与诙谐、机智、讽刺,其表现效果都是令人发笑。诙谐或者说滑稽一般没有什么深刻的内容和对现实的针砭意义,有的只是逗人一笑。一些喜剧、闹剧的夸张动作,滑稽戏、相声、幽默小品中的嘘头,如无社会含义皆属诙谐。机智主要指人们在应对时反应敏捷,能言善辩、随机应变、富于机趣,这种品质是构成幽默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它本身并非幽默,机智只有伴之以思想与宽容,又能把握好分寸,才能构成幽默。讽刺也有人称之为“硬性幽默”。它与幽默十分相似,都具有较严肃的社会内容,有的幽默也含有批评之意。但一般说来讽刺在批评丑恶现象时比较尖锐,所指也较为具体,而幽默则较为温和,较为虚泛、含蓄。

(节选自王学泰《漫谈幽默》,有删改)

阅读

材料一:

1934年9月上旬,国民党军队加紧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发动进攻,红军已无在原地扭转战局的可能。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完成了伟大的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话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摘编自《红军长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材料二:

87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气概,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长征精神,树立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后的今天,硝烟虽已散尽,时代却发生着深刻变革,伟大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伟力。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长驱两万五千里,纵横10余省,创造的人间奇迹依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习近平总书记以胜利之“钥”、精神之“钙”、立命之“本”这些鲜活的话语比喻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强调应充分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新长征路上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将理想信念转化为不可撼动的力量,为未来开辟方向。

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罕见的。中国共产党人谱写了一曲“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精神凯歌。当前,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勇于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进行伟大斗争,打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主动仗。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长征中,我们党始终植根于人民,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今天,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只有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汇集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彻底改变国家和民族的面貌。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摘编自曾薇《长征精神: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