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城乡共同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卷

阅读下面课内选文,完成各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鲁迅

①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②“人都到那里去了?!”

③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④“读书!”

⑤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 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⑥“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畸~~……。

⑦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⑧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儿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九月十八日

(1)、选文写了作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两个。
(2)、从“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的两处“但是不常用”中,你读出了先生怎样的育人理念?
(3)、有人常常把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对立起来看,你同意吗?为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②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

    ③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④“人都到那里去了?”

    ⑤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⑥“读书!”

    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dǐng fèi。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⑧“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⑨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⑩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 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为要钱用,卖给了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梁园遗老

张凯

①古玩鉴定大师畅快的亚圣斋,一开业便如日中天。手持藏品的人排起长龙,等待大师免费鉴定。畅快旁征博引,藏家连声叫绝,说总算领教了什么叫满腹经纶、才高八斗!

②一时间,畅快名声大噪。古董商吴老板托人请畅快前往无锡,说其姨父翻修祖屋时得了不少老货,请畅快鉴定真伪。

③当晚,吴老板为畅快洗尘。席间,众人奉承畅快,连带恭维畅老爷子,说令尊当年人称“壶艺圣手”,名震江湖,真乃虎父无犬子!

④第二天,吴老板请畅快去他的抱古斋。品茗赏茶间,吴老板取出一瓷器,“我的镇店之宝,明御造青花纹尊,请畅大师赏鉴。”畅快呷口茶,眯眼看了,徐徐说:“包浆自然,但白中泛青不足,应是康熙年仿品,倒也价值不菲。”吴老板听了,不动声色,随之一笑:“畅大师不愧顶级专家!”

⑤稍事休息,吴老板又陪畅快到他姨父咸老先生家。老先生从床底拉出两只旧木箱,里面都是老物件。一箱子鉴定完,无一赝品。鉴定另一箱时,畅快抓住一把紫泥圆壶,暗暗称奇:通体气格高古,韵致清绝,老货无疑。吴老板淡淡地问:“畅大师,您看这玩意儿值几个钱?”咸老先生忙道:“这可是‘梁园遗老’,传世孤品!”

⑥古籍中有关“梁园遗老”的记载,闪电般掠过畅快大脑。他急忙起身,里里外外看了五六遍,确信是真品。

⑦畅快克制着内心的激动:“老先生,这壶是仿品,但也算难得。您想卖呢,我出八万。”咸老先生摇头:“家父临走对我说,抗战期间他奉命刺杀洪山四一郎,在他家发现了这把壶。成功刺杀后,他偷偷把壶沉到一口老井里。抗战胜利后,又从井里捞上来。家父再三交代,要保管好这壶,别当败家子!”

⑧“这故事,您编的吧?”畅快插言。咸老先生怒目:“历史事实,还能编?你不买壶没关系,不能否认家父的抗战功劳!”

⑨畅快忙赔笑:“老先生,我不会说话,可这确是高仿壶。我出十八万!”咸老先生坚定地说:“少于七十八万,我不卖。”畅快狠狠心,“四十八万,谁让我喜欢呢!”这时,吴老板说:“姨父,畅大师真要计较,鉴定费不低于十万吧?”“看在外甥和你的交情上,五十八万成交。”咸老先生很不情愿地说。畅快喜不自胜,既是孤品,又是抗日文物,价值不可估量啊!

⑩回到家,畅快迫不及待地请众藏友来看宝贝。众人一到,他手舞足蹈地把得壶经过演绎了一遍。此时,忽听门口一声响,众人循声而望,畅老爷子坐在轮椅上,眉毛胡子直抖。

⑪“拿来,我看看。”畅快将壶递到老爷子面前。哪知老爷子扬起拐杖,狠劲一扫,只听“啪”的一声,“梁园遗老”顿成碎片。

⑫畅快吓懵了。老爷子脸色如蜡:“我早教过你,学鉴定先修心,你不听啊!”老爷子接着告诉众人:“咸守清先生与家父是至交。当年,他将冒死刺杀时偷来的‘梁园遗老’交到家父手中。动乱时,无锡古玩商纠集地痞,逼我交壶。我咬定绝无此物,两腿被打成这样……”

⑬稍顷,老爷子从轮椅后侧拿出一只盒子,缓缓打开。众人不由得惊呼起来,锦盒里躺着一把气格高古、韵致清绝、浸润着厚重岁月气息的紫砂壶。

⑭正是“梁园遗老”。

(选自《比时间更久》,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

朱鸿达

①第一次坐长途汽车,是10年前的事。

②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莘县第一中学。开学前一天清晨,天蒙蒙亮,我和父亲便步行到村东头的路口等长途汽车。当时我刚16岁,从未远离家门。

③月明星稀,凉风习习。在小路上,父亲提着一个装满被褥的塑料袋子走在前面,我低着头斜挎着一个红色的背包跟在他身后,却不知为何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似乎只有跟在父亲身后才能获得一丝安全感。那时的父亲正值不惑之年,和我今日的年龄相仿,但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少进县城。

④老家距县城较远。当时道路很差,长途汽车也未更新换代,途中随时上下旅客,50多公里的路程,往往需要3个多小时。漫长的路途,我和父亲并排坐着,彼此没有交流,我呆呆地望着窗外稍纵即逝的风景。偶尔,匆匆一瞥间能看到父亲清瘦的脸颊、额头的皱纹和双鬓花白的头发,几次想和父亲说话,却欲言又止。

⑤时光匆匆,短短的三年,父亲的黑发却变成了村北河沟里花白的芦苇荡,而额头则被岁月用无情的刻刀刻满皱纹,脸颊变得更加黧黑和清瘦。三年后,我到济南上大学。从未去过济南的父亲依旧和我在村东头坐上了开往济南的长途车。在省城生活学习了四年的我,变得自以为是,对父亲的言语或行为颇有微词,常常打断他的言行,然后理直气壮地反驳。而父亲无奈的目光总是默默地从我视线中移开,然后低下头缄默不语。

⑥年少轻狂的我,从未真正体会过父亲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以致很多年后,当我再次回想这段往事,常常自责自己的幼稚和无知。

⑦大学毕业后,我坐着长途汽车从济南回到故乡,母亲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到村东头,站在瑟瑟的秋风中等我。我不知道她等了多久,只是依稀记得她见到我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把行李放到三轮车上,然后和母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抬头望去,故乡已在眼前,而未来的路却一片迷茫。转身望着渐行渐远的长途汽车,心想,再次远行不知道是何时?

⑧经历了峰回路转,经历了辗转流离。蓦然回首,发现自己生命的脚步早已沿着村口那辆长途汽车走遍了大江南北,而生命的根脉仍在故乡的土壤里成长。

⑨后来,每次远行仍是父亲送我,而每次迎接我的永远是母亲慈祥的笑容。曾经我从未在意,为何每次都是父亲送行,母亲接我?多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父亲默默地带我走上更远更广阔的路,母亲则迎接我回到故乡,回到温暖的家。

⑩记忆中,在农村生活大半辈子的母亲,除去种地做饭,几乎没有机会去县城,也没机会坐长途汽车,她的生命植根在故乡的院落,植根在故乡的土地上,把生命最灿烂的时光留给了子女,留给了庄稼,以致她生命活动的半径在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很久,母亲几次较远的车程便是附近的舅妈家、伯父家和姨妈家,这里安放着她的亲情与牵挂。

⑪时光如长途汽车一去不返,只留下蹉跎的岁月。今天,我有了自己的汽车,想带父母出去转转,却发现二老如故乡那株斑驳衰老的老榆树已经没有力气前往更远的地方了,而仅存不多的时间都留给了儿孙,他们正乘着一辆破烂不堪的长途汽车摇摇晃晃地驶向生命的终点。

⑫去年的秋末,家里添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购买前我征求父母的意见,他们坚定地说,不用买,买了也没用。而当我把三轮车骑到他们面前,他们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⑬时至今日,每次远行,望着满头白发和满脸皱纹的父母而心酸。他们曾带我走过人生的四季,领着我走过生命的十字路口,最后走向人生的春天,我却只能看着他们一天天衰老,渐渐地离我而去。而我也会送走我的儿女,依依不舍地望着他们坐上长途汽车,渐行渐远地消失在我泪眼模糊中。

(选自《散文选刊》2021年3月,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