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甲]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
挂席①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②传,永怀尘外踪③。
东林精舍④近,日暮空闻钟。
【注释】①挂席:张帆。②远公:东晋东林寺慧远法师。③尘外踪:谢灵运《田南村园激流植授》:“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④精舍:僧人所居。
[乙]
庐山卧龙庵记
朱熹
此庵之西,苍崖四立,怒瀑中泻,大壑渊深,凛然可畏。有黄石数丈,隐映连属在激浪中。视者眩转,若欲蜿蜒飞舞,故名卧龙。此山水之特胜处也。于是又知其泉石之胜……予既惜其出于荒堙废壤,而又幸其深阻敻绝,非车尘马迹所能到,倘可得擅而有也。乃捐俸钱十万,属西园隐者崔君嘉彦,因其旧址,缚屋数橡,将徙居焉。又缘名潭之义画汉丞相诸葛公之像置之堂中。而故友张敬夫尝为赋诗,以纪其事。
然庵距潭犹数百步,步乱石间,三涉涧水乃至。又无所托足以寓瞻眺。因相其东崖,凿石为磴,而翠缘以度。稍下乃得巨石,横出涧中,仰翳乔木,俯瞰清流,前对飞瀑,最为谷中胜处。遂复作亭其上,榜曰“起亭”,以为龙之渊卧者,可以起而天行矣。
①隐映连属在激浪中
②属西园隐者崔君嘉彦
又 缘 名 潭 之 义 画 汉 丞 相 诸 葛 公 之 像 置 之 堂 中。
诗文句子 | 背景资料 | 作者情感 |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晚泊浔阳望庐山》 |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五月,诗人漫游吴越之后,自越州返襄阳,途经浔阳(今江西九江)时,晚泊江边眺望庐山而作。 | ① |
以为龙之渊卧者, 可以起而天行矣。 ——《庐山卧龙庵记》 | 朱熹年逾五旬,眼见得北方失地收复无望,南宋王朝苟且偷安,个人仕途艰难坎坷,不免萌生了辞官归隐之想。然他一生主张抗金,强调战备,至老不移其志。 | ② |
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 ——《醉翁亭记》 | 北宋庆历五年(1045),由范仲淹领导的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贬滁州知州;遭受失亲丧子,遭人诬陷之苦,欧阳修称自己“割肠痛连心,心碎骨亦伤”。第二年,作《醉翁亭记》。 | ③ |
龟虽寿①
曹 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②时;腾蛇③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④伏枥⑤ , 志在千里;烈士⑥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⑦之期,不但在天;养怡⑧之福,可得永年⑨。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人告诉我们,不必羡慕神龟的长寿、神蛇的通灵,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活着”,而在于奋发有为。衰老的骏马,还有奔驰千里的志向;年迈的志士,尚有未曾泯灭的雄心。有了这种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就可以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而寿命长短,并不只是被动地由上天安排;身心和悦,就可以益寿延年。诗中所体现的乐观向上精神,历久而弥新。
①选自《曹操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②〔竟]终结,这里指死去。
③〔腾蛇〕传说中一种能腾云驾雾的神蛇。
④〔骥〕骏马,好马。
⑤〔枥(lì)〕马槽。
⑥〔烈士]有气节有壮志的人。
⑦〔盈缩〕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
⑧〔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怡,愉快。〔 〕
⑨〔永年〕长寿。
资 料 夹 | 资料一: 太祖①少机警,有权数② , 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③ , 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④、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选自陈寿《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有删改) ①〔太祖〕这里指曹操。②〔权数〕权谋,手段。③〔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意思是曹操凭借权威、勇力或财力等手段扶助弱小,但自我放纵,不受约束,不学习钻研德行功业和操行学业。④〔桥玄〕与“何颙”均为人名。 |
资料二: 操①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髯②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军中有人将曹操割髯之事告知马超,超遂令人叫拿:“短髯者是曹操!”操闻知,即拉旗角包颈而逃。 (选自罗贯中《三国演义》,有删改 ①〔操〕这里指曹操。②〔髯〕两腮的胡子,亦泛指胡子。 | |
资料三: 曹公①明锐权略,神变②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 (选自朱敬则《魏武帝论》,有删改 1 〔曹公〕这里指曹操。②〔神变〕神奇变化。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