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4年秋季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课时训练

课外阅读。

    ①大伯曾是一名志愿军,1951年1月初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时,他是连长。那天,他接到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在限定时间内将一批军用物资送到战火正酣的前线去。//

    ②当晚,在甲屯里附近的铁路桥旁,大伯带人拦截了一列火车。打开车门的瞬间,他怔住了:火车上有三十几名从前线运下来的伤员,他们身上缠着绷带,倚靠在车厢壁上。但是,他还是咬着牙说:“对不起,这列火车被征用了!”这时,从车厢后面挤过来一个女军人,拒绝说:“不行,他们都是重伤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要尽快把他们送到后方去。”他说:“可是,不赶快把这批武器弹药、食品药品送到前线,将会有更多战士失去生命!”她却瞪着他:“我不管,我有责任保护这些重伤员。你执行任务,我也执行任务,你为什么非要中断我的任务?”他不敢瞅她,也不敢瞅那些脸上写满痛苦的伤员……

    ③凄苦的北风像饥饿的猩猩在咻咻地吼叫,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

    ④正当大伯左右为难之际,一个人从担架上咕咚滚下车来。他艰难地睁开肿胀的双眼说:“都别争了,我叫夏天光,是116师团职参谋,所有人都听我的。前方战事要紧,全部下车。”

    ⑤即刻,那些东倒西歪的伤病员们纷纷行动了起来。有的伤员用手臂支撑着身体挪下了火车,有的伤员艰难地翻动身体滚下了火车,有的伤员匍匐着爬到车厢门口掉下了火车,还有不能动的伤员在担架上呻吟着,让战友抬他下火车……

    ⑥很快,车厢被清空了。//

    ⑦大伯急忙带领战士装好物资,叮嘱他们在原地等着列车返回。火车一路鸣笛,准时将物资送向了战火纷飞的前线。//

    ⑧从前线返回,他指挥列车驶向那座桥。他跳下列车,四下张望。脚下只有焦黑的泥土、沙石与泥浆四溢的弹坑,还有冒着浓烟的金达莱枯枝。

    ⑨“人呢!”他喊。他把嗓子都喊哑了。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下来。“都死啦!炸死啦!美国鬼子的‘黑寡妇’飞机,一颗燃烧弹,就把这些孩子全都炸死啦!多好的中国孩子啊!”一位朝鲜阿妈趔趄着走来告诉了他这个噩耗。//

    ⑩几十年过去了,大伯九十多岁了。躺在病床上弥留之际,大伯留下遗言:“我有个愿望,死后封要把我埋在那座桥头,和她,和那些牺牲的战士在一起。不要给我立碑。我不要名字!在朝鲜战场牺牲的那么多志愿军战士,很多都是无名英雄!”//

(1)、文中用“//”将短文分成了五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把情节图补充完整。

接受任务→→留下遗言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填空。

①大伯“左右为难”,是因为如果征用火车,;如果不征用火车,

②“噩耗”指

(3)、读文中画曲线的句子,这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4)、短文第⑤段既有对人物的群体描写,又有个体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给这篇短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最恰当的选项是(    )。
A、我的大伯 B、运送物资 C、英雄无名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shū sū)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 )是坐公共汽车,你( )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幻 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wéi wèi)从小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五年的拉丁文课程。他凭着自己    的毅力和        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       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 竞)然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       , 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风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     , 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为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难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接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把一担,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彤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全红一色,热烈一片。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月 光 汤

徐 徐

    ①乡下的夜空升起一轮明月,月光洒满了山林村舍,地面上也凝起了一层透亮的“薄霜”。

    ②晚上,月光很亮,父亲便带我去湖边夜钓。

    ③月光如水,湖平如镜,豌豆般大小的浮漂漂在水面上历历可见。先是点点浮颤,继而微微下沉,当浮漂猛地一沉,父亲便迅速起竿,一条白花花的鱼便在水中扑腾翻转了起来,上钩了!

    ④月光清澈、白亮,想是鱼儿也不忍就此睡去,纷纷就着一盏月光灯,在湖中来回穿行。于是,鱼儿纷纷咬钩,父亲的鱼篓很快便满了。

    ⑤我有些饿了,父亲索性找来一个废弃的陶罐,就着湖水洗净,然后支在火堆上----他要煮一罐鱼汤。很快,鱼汤泛起了奶白色,像一捧捣碎的月光,皎洁地盛在罐子里。

    ⑥父亲在一旁说道:“这可不是一般的鱼汤,而是一罐月光汤,喝下这白白净净的月光汤,心里就会安宁无比,少怨,无烦。”记忆中,这是父亲说过的最富诗意的话,让我终生难忘。

    ⑦更多的时候,父亲把精力全给了日复一日的田间劳作。每遇旱季,我们都要用好几台水率,将山下的泉水往高处的梯田里翻送。月光下,父亲和我一人负责拉劝一台水车,一阶一阶地朝上翻送泉水,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夜。有时,我会抱怨,觉得这活太累,收益小,可父亲却说,百滴水就能救活一棵稻,只要水到了,就不会颗粒无收。“莫要怨了,月亮不都在陪着我们,给我们照明嘛!”

    ⑧暑假时,父亲常去集市卖红薯,凌晨两点便要担货出发。夜行山路,我替他打手电筒,给他壮胆。倘有明月当空,父亲便会独自上路,不要我陪。月光,便是他的伴,他的明灯,他的保护神。

    ⑨中考那年,我考得不好,没能被县城里最好的高中录取。一天晚上,父亲和我纳凉闲聊,他说:“____”父亲的话点拨了我,让我重拾信心。后来,我考上一所重点大学。

    ⑩一罐月光汤,一车月光泉,一弯月光路,我终于读懂了父亲:因为心中始终有月光,他才能在岁月的千沟万壑申岿然不动,且从不发一声怨言。

    ⑪在父亲看来,若是觉得人生苦,根源是心里有苦,不管遇到何种困难、何种不顺,只要心能常被月光滋润,不干涸,不开裂,人生便有希望和奔头,心也就不苦了。

(选自《意林》,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