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卷
材料一:龙灯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姓胡的孤老头。他是一个扎灯匠,手艺非常好,他扎出来的鸟会飞,鱼会游,小狗会摇头。皇帝听说后,就派人把他叫去扎龙灯。
胡老汉并不想给这个残暴、不知道体恤(xù)百姓的皇帝扎龙灯,但圣旨难违。于是,他扎了一只难看的黑老鸦。皇帝大怒,威胁胡老汉扎龙,不然的话就要杀他。胡老汉没有办法,只得照皇帝的命令去做。
七天七夜,胡老汉眼都没合一下,终于扎出来了一条张牙舞爪、威风凛凛的龙。在上颜料时,胡老汉一不小心弄破了手指,鲜血滴在了龙腿上。于是,胡老汉便拿起红笔,在四条龙腿上画了红红的火焰。
到了元宵节这一天,皇帝大摆筵席,宴请众大臣一起观灯。胡老汉拿出一个红彤彤的圆灯笼作龙珠,将龙舞得上下翻飞、活灵活现、气势磅礴(pánɡ bó)。皇帝与大臣们都看得入了迷。
突然,胡老汉将龙珠朝皇帝猛地抛过去,龙顺势向皇帝扑了过去,三两下把这个荒淫(yín)无道的昏君杀了。接着,龙又从口中喷出熊熊火焰,整个皇宫瞬间便烧成一片火海。
此时,天空飘过一朵五彩祥云,胡老汉便骑着龙飞上祥云,向家乡飞去。
材料二:龙的身体部位寓意图
材料三:龙文化
龙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建筑里有龙纹;元宵节,人们舞龙灯;二月二,龙抬头,要吃龙须面;端午节要赛龙舟;平常还有龙图画、龙书法、龙诗歌、龙歌曲等等民间文化展示……上下数千年,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
①龙文化源远流长,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②龙的形象由不同的动物部位组成,寓意也各不相同,如牛耳象征财富。
③吃龙须面、舞龙、赛龙舟、画龙……可见龙的形象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
我想变成,因为。
材料一
2024龙年春晚正在彩排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以“龙行龘龘(dá),欣欣家国”为主题,并且发布了这台春晚的主标识——“鼓”字 logo。每个中国人都是一条腾飞之龙,这个标识生动描摹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我们对未来的期待和发展的信心。 |
材料二
说说“龘”
您知道龙年春晚主题中的“龘”字怎么念吗?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á)”。“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
材料三
2024年总台春晚主标识以“龘”字为主视觉符号,整体设计以中国传统篆刻艺术中极具特色的“国朝官印”字体——九叠篆为灵感来源,庄重平衡、中正匀称,彰显出大气雄健的文化气象。主标识由中国探月工程、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标识的设计者顾永江设计,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气息的“再加工”,金属质感的色彩光泽让“龘”字的造型酷似一枚芯片——从古老汉字到现代科技,龙年春晚主标识连接古今、融通未来。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