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谈成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出兵的深层原因就是为了开辟新的殖民地,从而能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资源,而清朝并不屈服,导致了正面冲突的爆发。

——罗兹·墨菲(美)著,黄磷译《亚洲史》

《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给英国;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指出材料中能够体现这一目的的内容。(填写序号)

材料二   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袭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利用传教伪善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

——列宁《对华战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人、法国人……疯狂镇压”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何消极影响?

材料三   历史图片之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请观察以下图片,看图说史。

(3)请仿照示例,选择除示例外的任意一幅图片进行介绍。

【示例】图2: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天津条约》的场景,导致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读史使人明智,通过以上材料,说说你的感想。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金陵城中军势涣,大府主和不主战。……秋风戒寒和议成,庙溪柔远思休兵。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晚清诗人赵函《哀金陵》

材料二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鑲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四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同样是非常深刻的。它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地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太平天国所鼓吹的“同教一家”,使其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列强的实质,最后遭到内外镇压,陷于失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