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容易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西域纳入汉朝版图,成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标志是
A、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B、西汉政府设立使者校尉 C、设置伊犁将军 D、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立
举一反三

【看文物·读历史】近年来《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化类节目大火,通过讲述一件件文物,介绍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带领观众读懂中华文化。请看下列文物,“听”国宝们讲述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里耶秦简                    西汉 “扬州刺史”封泥

注: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

(1)材料一的两件文物反映了秦汉时期统治者在政治方面采取的哪些措施?

材料二   凡律度量衡用铜者……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

——《汉书·律历志》

秦铜椭量                                        汉五铢钱

如图铜量1982年出土于陕西礼泉县药王洞乡南晏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2)阅读材料二、材料中的两个文物分别反映了秦汉时期统治者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选择铜作为度量衡材质的原因。

材料三

西汉鎏金铜马:以西汉时大宛产的汗血马为模特精制而成

       

西魏贵族墓葬中出土的二枚东罗马金币和一枚波斯银币

(3)大宛产的汗血马是通过一条古老的商路来到中国的。请写出这条商路的名称以及作用。东罗马金币和波斯银币除了通过这条商路来到中国,也有可能通过哪条航线来到中国?

(4)每一件文物都“见证”着历史的发展,“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关于这些文物,你有何认识?

交通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发展速度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六国后,修筑了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与各郡县道路相连的全国性道路网。秦驰道有统一的施工标准,规定“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也就是驰道宽约70米,每隔三丈就要种一棵树。为了路面排水,路基要高于地面。直道的修筑则利用沿途的天然山丘设置烽火台,省时省工,还可快速传递信息。道路皆利用铁夯夯实,并采用填土、垫方和在山谷构筑土桥等方法,表现出独特的夯土技术。

——摘编自孙家驷《道路概论》

材料二 汉帝国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与匈奴的纠缠……丝绸之路就此诞生。自此,中国和外界的贸易交流也在缓慢开展。贸易的主要产品是丝绸,罗马人不光使用大量钱币来购买这一东方奢侈品,同样也以精致的玻璃、银器和黄金等进行交易。这一做法带动了商道沿线的地方经济。随着经济的繁荣、交通和商业网络的延伸,各方紧密连接,村庄变成了小镇,小镇变成了大城……佛教思想亦跨越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

——摘编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与发展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上的原因。首先,自西汉张骞通西域以来,陆上丝绸之路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北方民族政权的不断崛起经常破坏丝绸之路的畅通,从中原通向西亚的交通十分不畅。……其次,中国外销商品如丝绸、茶叶、瓷器等大都生产于东南沿海地区。……最后,通过海路还可以把商品输送到陆路不能到达的地区和港口,如日本、东南亚、非洲等。

——摘编自孙继亮《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明代银本位制度确立关系初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