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践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中共十九大明确指出,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七年级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古今丝路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凿空之旅)

材料一  见如图: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

(交流通道)

材料二  丝绸之路:汉朝与西域经济交流。输出:开渠凿井技术、铸铁技术、养蚕技术、丝绸、铁器、漆器;输入:良种马、香料、胡萝卜、葡萄、核桃、芝麻蚕豆、黄瓜、乐器、歌舞等

(合作新路)

材料三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种。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

——摘自习近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演讲

(1)、上述壁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历史事件有何深远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汉朝输出的主要是什么类型的物品?对比汉朝与西域经济交流输出、输入的具体内容,从中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形成了怎样的的核心精神?
(4)、作为21世纪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为“一带一路”建设做贡献?
举一反三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和文化上虽然发展程度不同,但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共同缔造伟大的中国。纵观古代,各民族间有战有和,但是,战争与冲突是暂时的,民族友好才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以后,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材料二: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三:

材料四:在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很多,其中有南方的南诏。南诏的生金、丹砂、浪人剑、棉布等土特产传入唐朝,南诏乐也传入唐朝。南诏从汉地吸收不少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成都工匠在南诏传授纺织技艺,南诏手工业发达起来,与蜀地不相上下。唐文化也大量传入南诏。

——选自《文物隋唐史》

材料五:清康熙、乾隆年间,陆续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建了12座大型寺庙……融合了汉、藏、蒙古、维吾尔等族的建筑风格……清乾隆皇帝称赞那些寺庙时,写下了“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诗句。

请回答: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ト,大蒜等农作物,马的丝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清朝收复台湾后,曾放松海禁,开放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即今连云港)四处为对外贸易港口,准许外国商船前来交易。后来,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政府只允许他们在广州等进行贸易。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国等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玉州区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开展了“让我们共同感受历史”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制作简图——梳理历史时序】

(1)第一组同学绘制了思维导图,请将空缺(字母)处补充完整。

任务二【参观遗址——感受文明交流】

以下是第二组同学搜集到的部分图文资料

注:图1:中西方文明交流之桥

图2: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主要石窟群完成于北魏时期,这里的佛像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2)中西方文明交流之桥指的是什么?当时为开辟此通道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图1与图2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任务三【史料研读——汲取古人智慧】

第三组同学搜集了相关资料并制成以下信息卡。

信息1: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________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

信息2:他编写的这部史学巨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信息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信息卡中的“他”指的是何人?“他”编写的“这部史学巨著”指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信息卡中横线处的内容。我们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4)学习和了解历史,除了上述的做法外,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