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容易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备受国内外关注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顶层设计规划终于亮相。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3月)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主要是一个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长期规划,更多偏向于一个较为全面的蓝图,涉及到方方面面,但不会提及具体的项目。需要在未来5年、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去落实,需要跟相关的国家去沟通协商,更多是一个双向的落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时期开辟的、连接亚欧大陆的陆上通道是什么?为开辟这条通道做出重大贡献的是谁?是谁命他出使西域的?
(2)、唐朝时期,中日交往盛况空前。日本先后13次派往唐朝访问、学习的使团名称是什么?中日友好交往对日本文化上产生了什么影响作用?
(3)、明朝时,明成祖派谁率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他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举一反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涌现出众多的“时代梦想家”,他们顺应时代潮流,肩负时代使命,推动时代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元年间(前140年—前135年),汉武帝从匈奴降者口中得知,大月氏逃向西方后,深怨匈奴而图报复,却找不到盟友共击匈奴。于是下令召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毅然应募;于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他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并拘留了十几年,趁匈奴发生内乱时脱逃,于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三:美国是最早拥有和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它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1950年,邓稼先(见图5)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64年,在邓稼先和其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4月23日上午,袁庚塑像(见图六)在蛇口海上世界揭幕。袁庚领导招商局蛇口工业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缔造了中国经济特区雏形,是中国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之一。

——摘编自《深圳晚报》2017年4月24日报道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