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今天下有二人之论,有安常习故、乐于无事之论,有变古更法、喜于敢为之论。乐无事者以为守祖宗成法,独可以因人所利,据旧而补其偏,以驯致于治,此其所得也。至昧者则苟简怠惰便私胶习而不知变通之权此其所失也。喜有为者以谓法烂道穷,不大变化则不足以通物而成务,此其所是也。至凿者则作聪明,弄理任智,轻肆独用,强民以从事,此其所非也。

(节选自《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七》)

材料二:

戊申熙宁元年夏四月壬寅朔,诏新除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上曰:“方今治当何先?”对曰:“以择术为始,陛下每事当以尧舜为法。”上曰:“卿可悉意辅朕,庶几同济此道。”安石退而上疏,极言累世因循末俗之弊,且谓理财无法。命司马光等置局看详裁减国用制度。光登对言:“国用不足,在用度大奢,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安石曰:“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箕敛以尽民财。”安石曰:“此非善理财者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二年二月庚子,王安石参知政事。甲子,命安石别为司,名曰同制置三司条例。辛巳,光上言:“今士大夫沸腾,黎民骚动,请罢制置三司。”安石曰:“光好为异论,异论之人倚以为重,则是为异论之人立赤帜也。”……上曰:“今天下汹汹者,孙叔敖所谓‘国之有是,众之所恶也’。”光曰:“然。陛下当审察其是非。今条例司所为,独安石、韩绛、吕惠卿以为是也,天下皆以为非也。陛下岂独与三人共为天下耶?”

三年三月甲午,光移书安石,请罢条例司,安石答书但言道不同而已。书凡三返。五月甲辰,诏:“近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本以均通天下财利。今大端已举,惟在悉力应接,以成效。”光自是绝口不复新法。

(节选自《宋史全文·卷十一》)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至昧者A则苟简B怠惰C便私胶D习E而不知F变通之G权H此其所失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苟,指草率,与《陈情表》中“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的“苟”意思相同。 B、宗室,一般指国君的宗族。通常有专门的官衙来主管宗室事务,如“宗人府”等。 C、趣,指促进,与《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的“趣”意思不同。 D、论,指议论,与《苏武传》中“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的“论”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分析了安常习故、乐于无事和变古更法、喜于敢为两种议论,但没有表明作者更倾向于哪一种议论。 B、材料一认为喜欢有所建树的人认为旧法陈腐,如果不经过大的变化就不能成就事业,这是其认识合理的一面。 C、王安石受到皇上破格召见后,他建议皇上采取正确的方法,效法尧舜处理政事,这一建议得到了皇上的认可。 D、司马光喜欢提出不同的意见,这一做法为有异论的人树立了旗帜,因而他在与王安石的论法中没能得到皇上的支持。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士大夫沸腾,黎民骚动,请罢制置三司。

②今条例司所为,独安石、韩绛、吕惠卿以为是也,天下皆以为非也。

(5)、王安石和司马光认为“国用不足”原因各是什么?司马光对王安石提出的原因有何看法?请结合材料二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徒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 , 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①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②,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③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曩者:从前,之前。②争道:争夺棋局上的格道。③嘿:同“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世江东大族。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表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遗逊及亲成还吴,进年长于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孙权为将军,始仕幕府。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 , 扇动山栈,为作内应,权遗逊讨栈。栈支党多而主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黄龙元年,权东巡建业,征逊辅太子,时建昌候虑于堂前作斗鸭栏,进正色曰:“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虑即时毁彻之。射声校尉松于公子中最亲,戏兵不整,逊对之其职吏,南阳谢景善刘虞先刑后礼之论,逊呵景曰:“礼之长于刑久矣、廙以细辩而诡先圣之教,皆非也。君今侍东宫,宜遵仁义以彰德音、若彼之谈,不须讲也。”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遣子弟给侍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若其不佳,终为取祸。且闻二宫势敌,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琮子寄,果阿附鲁王,轻为交构,逊书与琮曰:“卿宿留阿寄。终为足下门户致祸矣。”琮既不纳,更以致隙,及太子有不安之议,逊上疏陈:“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藩臣 , 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书三四上,及求诣都,欲口论適庶之分,以匡得失。既不听许,而逊外生顾谭,顾承、姚信,开以亲附太于,枉见流徙。太子太傳吾粲坐数与逊交书,下狱死。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志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余财。

(节选自《三国志·陆逊传》,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