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2023年秋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

阅读下面一篇新闻稿件,完成 小 题。

①一天 24 小时,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2019 年 1 月 25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 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2018 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覆盖 11 个省(市),共抽样调查 20226 户 48580 人。 调查对象按每 15 分钟一个时间段,在日志表中记录一天 24 小时的活动。

②调查时间为 2018 年 5 月的一个选定的工作日和一个选定的休息日。活动内容涵盖个 人生理必需活动(睡觉休息、个人卫生护理、用餐或其他饮食活动)、有酬劳动(就业工作、 家庭生产经营活动) 、无酬劳动(家务劳动、陪伴照料孩子生活、护送辅导孩子学习、陪伴 照料成年家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看病就医、公益活动) 、个人自由支配活动(健身锻炼、 听广播或音乐、看电视、阅读书报期刊、休闲娱乐、社会交往) 、学习培训、交通活动。

③调查显示,个人生理必需活动时间为 11 小时 53 分钟,比 2008 年增加 19 分钟,占全 天时间的比重为 49.5%,提高了 1.3 个百分点。居民一天有酬劳动用时 4 小时 24 分钟,比 2008 年减少 4 分钟。居民一天无酬劳动用时 2 小时 42 分钟,比 2008 年增加 12 分钟。其中, 家务劳动时间为 1 小时 26 分钟,比 2008 年减少 17 分钟;陪伴照料家人 (包括陪伴照料孩 子生活、护送辅导孩子学习、陪伴照料成年家人)的时间为 53 分钟,比 2008 年增加 30 分 钟,其中 85%的时间用于照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④调查显示,居民个人自由支配活动平均用时 3 小时 56 分钟。看电视依然是居民的主 要休闲方式,2018 年为 1 小时 40 分钟,但比 10 年前减少了 26 分钟;休闲娱乐时间为 1 小 时 5 分钟,比 2008 年增加 25 分钟;健身锻炼时间增加 8 分钟。居民自由支配时间分配更趋 合理。

⑤2018 年,居民学习培训平均用时 27 分钟。调查数据还显示,收入越高的居民阅读书 报期刊的时间越多, 高收入群体阅读时长为 20 分钟,高收入群体中 21%有阅读行为。

⑥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金红认为,“时间利用反映居民在各项活动的时间投 入,提供了观测居民日常生活、衡量经济社会变迁、评估民生福祉改善的新维度”。我国居民时间分配结构的变化,从一个新角度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出自《光明日报》 2019 年 1 月 27 日,有删改)

(1)、给这篇新闻稿拟写一个标题。
(2)、依据这份调查报告,说说我国居民的时间分配有哪些新变化。
(3)、结合这篇新闻稿的具体内容,简要阐释新闻讲究时效性与准确性的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中新社北京2012年10月24日电(记者    刘辰瑶)    中国气象局2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通报会议。会议上提出,中国将在2015年将全球气象卫星观测资料获取时间缩短至两小时以内,并计划到2020年发射11颗气象业务卫星。

    《规划》提出了到2015年和到2020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是:确保“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双星观测、在轨备份”业务格局,发射“风云”三号极轨业务卫星,发展GPS掩星探测仪和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提高大气垂直探测能力,建立与完善由国内接收站和极地接收站组成的地面接收站网,卫星全球观测资料获取时间缩短至两小时以内,卫星资料应用实现从定性应用向定量应用的转变。

    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是:建立“风云”四号静止气象卫星“双星运行、在轨备份”的业务格局,建立“风云”三号极轨卫星上午星、下午星和降水测量雷达星三星组网观测能力,提高对气候变化的监测能力,建成覆盖国家、省、地、县四级的遥感应用业务体系,卫星应用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在气象灾害、气候变化、水利、林业、农业、生态、海洋等方面的监测能力明显加强,中国气象卫星及应用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

    《规划》提出到2020年计划发射11颗气象业务卫星的发展任务。“风云”二号03批卫星按照“双星观测、在轨备份”业务模式的要求,计划发射3颗,设计寿命4年;“风云”三号卫星按照上午星、下午星和降水测量雷达星三星组网运行,卫星设计寿命4年,计划发射3颗上午星和2颗下午星;降水测量雷达卫星以全球降水分布及强度监测为主,计划发射1颗业务星;“风云”四号光学星按照东、西轨道位置布局,建立双星业务运行模式,计划发射2颗业务卫星,设计寿命7年。

    此外,《规划》还提出了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建设任务。按照星地协调、集约化发展的理念,做好地面应用系统总体设计,实施“风云”二号、“风云”三号和“风云”四号地面应用系统改扩建工程,完善辐射校正场和建立气象卫星遥感仪器航空定标校飞系统,稳步提高地面应用系统能力,面向国民经济发展,拓展气象卫星遥感应用领域,提升气象卫星遥感应用水平。

    据了解,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欧盟之后,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业务气象卫星的国家。同时,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全球对地观测业务卫星序列,成为全球地球综合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新闻背景】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

关于“天舟一号”的主题阅读

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据了解,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天舟一号,它的上行载货比、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综合能力比肩甚至优于国际现役货运飞船,快递货物经济实惠。此次与天宫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

【文本阅读】“天舟一号”瘦身记

    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近我承接了一项艰巨又光荣的任务,把货物送到“客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手中。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运送更多的货物给它。但我的“车”——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固定的,若想运更多货物,我必须在保证足够强壮的同时,尽可能减肥。

    减过肥的人都知道,腰部的赘肉是很难减下去的。而我的腰部是一个个连接框,为了将我高大的身躯牢固连接,这些连接框原先做得很厚实,显得臃肿。因此,教练决定第一步就要帮我减腰部赘肉。

    经过多次试验,教练将我的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保留结构受力部分,去除非受力部分的“肉肉”,将腰部的重量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丝毫没有影响腰部的结实程度。

    我的教练十分严格,不仅不放过肉眼可见的腰部赘肉,连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皮下脂肪也不放过。我的外部是一种壁板结构,壁板连接完成后,组成的密封空间就是装货物的肚子了。虽然壁板厚度只有不到3毫米,但是在教练看来,依然有减重的空间。他们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切削速度等参数,尽量使壁板厚度贴近设计人员给出的公差下限。通过去除“皮下脂肪”,尽可能让壁板变薄。由于壁板面积很大,即使去除A4纸那样薄的一层“脂肪”,整舱的重量也会下降很多。这不,我的体重因此又减少了30千克左右。

    为了装更多的货物,设计人员用货架将我的肚子分成了许多区域。我的教练连这些货架也没放过,他们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货架面板”——仪器板,使用的是铝合金蜂窝板;“货架框架”——立梁,使用的是碳纤维材料。每一项改进都运用了先进而复杂的制造工艺。为此,研制人员采用了“无应力”装配的方式,保证了货架装配误差不超过2毫米。这些“锻炼”让我的肌肉又轻又强壮,我的瘦身计划圆满完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资料链接】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全密封货运飞船,也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它具有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功能。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它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为12.91吨,物资上行能力约6.5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其有效载荷比例在目前所有的货运飞船中是最高的。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唢呐是阿拉伯语“surna”(祖尔纳)的音译,古称“ 琐嘹” 、“ 苏尔奈” ,在亚、非、欧的多个国家广泛流 传,至迟于金元时期传入中国。在中国民间,它还有铜笛、锡笛、梨花、海笛等名称。此外,福建南曲演 奏中使用的小唢呐称为“嗳仔” 或“ 南嗳” ;莆仙戏伴奏使用的唢呐称为“梅花” 或“ 吹鞭” ,较大的一种则称“ 大 笼” 或“ 大海笛” ;维吾尔族的全木唢呐称为“ 苏尔奈” ;藏、苗、蒙古、朝鲜等族也各有形制不同的唢呐。

唢呐由哨、芯子、 气盘、杆、铜碗等部分组成,其按音孔根据七声音阶顺次排列,各个孔距基本相 等,可翻转七调,音域一般为两个八度加大二度。唢呐有滑音、吐音、气拱音、气顶音、打嘟噜、循环换 气(长时间吹气不断)等多种吹奏技巧,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独奏乐器。

唢呐音量洪大,音色高亢明亮,是吹打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在古代除吹奏军乐外还用于衙门 鼓吹及戏曲、歌舞等的伴奏,在民间日常生活中则多用于节庆、婚丧嫁娶和戏剧场面。

(摘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材料二】

青山唢呐艺术是湖南吹打乐中一种独特的演奏形式,主要流传在湘潭县青山桥、石鼓、分水三乡镇及 周边邻近地区,该地区在民间办理婚丧喜庆、玩龙耍狮及佛道教仪和巫傩祭祀等民俗活动中,形成一种器 乐演奏的音乐形态,其乐曲结构、曲牌名称、旋律特征、表现风格、演奏技巧等,至今仍保持原始风貌, 没有被外来音乐所影响或同化。艺人们通过各种民俗活动的经验积累,根据当地人们的审美情趣、风俗习惯、传统文化观念, 以湘中典型的音调特征加以创造,逐渐产生出众多曲牌,独具地方风格,这些曲 牌根据其表现功能、曲牌结构、应用场合等分为夜鼓牌子、路鼓牌子和堂牌子三种。

(摘自微信公众号“ 文旅湖南”)

【材料三】

出生于唢呐世家的莫柏槐,真正与唢呐结缘,其实源于一次偶然。八九岁时,他拿着父亲当作宝贝的 唢呐吹了一曲,竟像模像样。之后,父亲见他有天赋,决心教他。勤奋的莫柏槐连夜背下记载青山唢呐的 工尺谱,次日便拜父为师。后来,他被县文工团招为唢呐演员,多次赴省级院校接受专业培训。如今,他已是国家一级演奏员,获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薪传奖等。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和现代文化冲击,如今的青山唢呐也面临着传承断层。过去,青山唢呐以工尺谱 记载,它与简谱、五线谱相比,认识的难度较大,加上以前采取的是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没有留下文字 依据, 以致一大批老艺人去世后,一些独特的演奏技法没能传承下来,一些曲牌也已丢失。现在很多孩子 倾向于学习钢琴、古筝等相对“ 高雅” 的乐器,一些人的思想甚至还停留在“ 唢呐是白喜事才用得着的乐器” 等刻板印象中,学习的人相对较少。

莫柏槐与当地中小学校一道,积极推动青山唢呐进校园、进课堂。在他精心培养下,弟子刘玺获全省 “三湘蒲公英” 大赛金奖,莫惠馨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左天路精通各种唢呐演奏手法和曲牌,20 多名优秀青少年唢呐演奏员正茁壮成长 … …

现在,即将对外开放的湘潭县非遗中心,非遗项目展陈馆、唢呐传习室等一应俱全。 中心 负责人介 绍,作为非遗文化大县,湘潭县正积极创建省、市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搜集挖掘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技 艺,推动非遗与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摘自《湖南日报》“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莫柏槐与青山唢呐的故事”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