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修改时间:2024-09-14 浏览次数:22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4分

  • 1. 某校学生在元旦期间开展“情系冰雪,探美光雾”实践活动,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是什么在妆扮光雾山的冬天,霜?雪?冰?是什么把光雾山的冬天【bō】弄得最自然,最壮观,气宇不凡?光雾山冬天之美,在冰,冰为大。先雾山的冬天是延长的,春秋相连,长冬短夏。

    于光雾山,冬天总是如约而至 , 霜情雪意早早地顾着此山这水,当第一场大雪洋洋酒洒到达峰【luán】山岭时,神奇的光雾山冬景就该拉开【wéi】幕闪亮登场了。此时,光雾山秋天浓烈的色彩还没【tuì】尽,它还固守着一枝一树一片的,不知是一种等待还是一份回望。但大多数的树木齐刷刷伸出裸露的如手臂般的枝桠,俨然铜枝铁干,以一种默然的姿势准备着霜雪的妆饰。

    雪落无声,尘舞有情。光雾山的冬天,不是来几场雪就匆匆的 , 霜情雪意不停地用一种“白色”的颜色制造神奇,勾绘出不同的层次、色调、形态。当细小的雾滴附在树枝上凝聚成轻盈洁白的结晶,清秀雅致,似腊梅,如水仙,像银菊,千姿百态,玉树银花,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整座的大山变成一件天然艺术品。

    (A)____对光雾山冬天的抵达,要想触摸到冬天的肌肤,需要有热度的心。冬天虽然寒冷,但冬天的气质却是高洁。此山、这水、那林、该草都在冬天里勇收地抗击、承受、面对 , 将霜情,雪意演绎出姿百姿,做然屹立,让光雾山的冬天迸发出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度。我们,只有面对面地与霜痕、雪迹、寒冰对话,才能明晓一些在光雾山冬天蕴藏的意义,领悟到冬天依旧存在并保持着的它那一份热情。

    (1) 文中加点字字音和填入【】中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拔弄  峰峦 眷顾juàn   枝桠yá B . 拔弄  峰栾   眷顾juān   枝桠yā C . 帷幕  褪尽   疑聚líng   屹立yì D . 帏幕  褪尽   凝聚níng    屹立qì
    (2) 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约而至 B . 洋洋洒洒 C . 如诗如画 D . 千姿百态
    (3) 文中画线语句有语病,下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北雾山的冬天是延长的,春秋相连,长冬短夏。(将“延长”改为“漫长”) B . 不知是一种等待还是一份回望。(将“还是”改为“就是”) C . 光雾山的冬天,不是来几场雪就匆匆的。(在“匆匆”后面加上“谢幕”) D . 此山、这水、那林、该草都在冬天里勇敢地抗击、承受、面对(将“抗击、承受、面对”改为“面对、承受、抗击”)
    (4) 下列填入文中【A】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以其冰清玉洁之质,潇洒飘逸之态亭亭在这个晶莹的世界里,高调俏美着。

    ②雾淞冰凌,是光雾山冬天最美丽的亮相。

    ③裹着冰凌的树木千枝万桠,仿佛长袖飞扬亮出的纤纤玉指,跃跃欲舞。

    ④它是霜雪在向着冬天的高度最有力度的深入。

    ⑤冰雪不仅在银妆素裹莽莽木海,也不断地在崖岩石壁、水流瀑布中强化冬天的质感和硬度。

    A . ②④①⑤③ B . ⑤④②③⑦ C . ②④③⑦⑤ D . ⑤④③①②
    (5) 下面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气宇不凡”“清秀雅致”是褒义词,“演绎”“保持”是中性词。 B . “整座的大山变成一件天然艺术品。”句子中“整座的”“天然”起修饰作用,朗读时应该读出重音。 C . “自然”“结晶”是多义词,有不止一个义项。“腊梅”“山岭”是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 D . “让光雾山的冬天迸发出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度”句中的“迸发”“一种”“力度”分别是动词、形容词、名词。
    (6) 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观赏了“霜情雪意冰为天”的展览,同学们对其中一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展开了讨论,下面对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该作品是隶书,结构简省,笔划连绵。 B . 该作品是隶书,一波三折,蚕头雁尾。 C . 该作品是楷书,行云流水、舒服有型。 D . 该作品是楷书,姿态方正,规矩整齐。
    (7) 实践活动中,大家讨论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人称谓有谦辞、敬辞之分,“令尊”“高足”“舍妹”为敬称,“家君”“愚兄”“鄙见”为谦称。 B . 散文诗有诗的情绪与想象,《荷叶·母亲》写现实与联想,以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 C . 安徒生,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代表作品有《海的女儿》《丑小鸭》。 D . 寓言,结构大多简短,以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
    (8) 冰雪襟怀,琉璃世界。同学们深人光雾盛景,即兴赋诗一首,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在巍峨巴山的光雾之巅,

    银装素裹,冰雪浩瀚。

    你是大自然的骄做与瑰丽,

    带给人们无尽的向往和震据。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 2.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当然,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好画说成“读画”。用在这里的“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就此也微妙地点出了看画与读画间的差异。但是,在网络时代,在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和笔逊位于光和电,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规范,数字的操作颠覆了铅字的权威,“输入”代替着书写的潮流中,在“拇指文化”无限深入人群的今天,在消费的欲望热烈拥抱大众的背景下,“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正如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生活一网”,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数码技术送进人间,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圣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看图被称为“读图”,而这里的“读”已不再意味着欣赏的深度。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替代着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这应该说是一种阅读的革命。

    (摘编自铁凝《阅读的重量》)

    【材料二】

    人们在阅读图像出版物时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与文字阅读不同的“读图的逻辑”:整体观看。事实上,阅读文字与阅读图像的视线投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当人们在阅读文字时,习惯于将视线聚焦到每一个字词上,然后按照从左到右或由上至下的顺序移动视线,在字与字、句与句的联结中获取信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逐字逐句地读”。但是,当人类面对图像时,其视线往往不会聚焦到某一个点,而是整体性地投射至全部视觉元素,在各个视觉元素的结合、互动与交融中领会图像意义。正是由于阅读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比重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慢慢壮大。

    (摘编自刘晓荷、董小玉《读图时代的阅读嬗变与出版调适》)

    【材料三】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空间。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受;另外,影像的动感超越了文字的静态特性,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同时也取消了观众掩卷沉思的契机。显然,文字性的静观体验被影像动态的感性直观所取代。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显然更具诱惑力。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

    (摘编自周完《重建阅读文化》)

    (1) 下列选项与以上材料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 . 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互关联的。“读画”强调的是从欣赏的深度看一幅好面。 B . 网络时代,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规范,读“屏”多于读书,“输入”代替书写。 C . 人们在阅读图像出版物时直接就会形成一种与文字阅读不同的“读图的逻辑”,阅读文字与阅读图像方式截然不同。 D . 当人类面对图像时,视线通常不会聚焦到某一个点,而是整体性地投射至全部视觉元素,在各个视觉元素的结合、互动与交胜中领会图像意义。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网络时代,在消费欲望膨胀的背景下,“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 B . 因为人们阅读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比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逐渐壮大。 C . 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给读者提供了反思的可能性,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D . 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看图是当下的、直觉的快感,图像比文字更具有准确性,诱惑力。
    (3) 结合三则材料内容,概括文字阅读的好处
  • 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山谷里的花

    于振坤

    1 早晨醒来,鸟啼树间。我洗漱完,走出山村,直奔山谷。

    ②山谷距山村五里路,但要翻过一个山头,再走上一段弯弯的小路。

    ③正是春末,晴朗的天。从山里吹过来的风,带着青草和野花的气味,轻轻地吹拂着我的面颊和胸襟,我心生惬意,脚底生风,一会儿工夫就到了山谷。

    ④站在山谷的边缘,看到山谷不深,虽有裸露的岩石,但没有悬崖峭壁奇石异峰,也没有雪浪翻卷飞瀑轰鸣。从谷底到谷顶,从眼前向纵深,绿是山谷的主旋律。那浓浓的绿、淡淡的绿,是树,是草,是野花的茎和叶。它们高低起伏,随着山谷而绵延。绿色的中间开着许多异样的花,有白色的老鴉瓣、照山白,黄色的龙牙草、刺五加,红或紫色的马兰花、益母草、锦地罗……

    ⑤这些花,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散落在山谷里,阳光一照,仿佛千万颗星星在眼前灼灼闪耀。微风一吹,它们像在跳舞,又像千万张稚嫩的小脸儿在向我微笑..

    ⑥我陶醉于山谷里,欣赏着这里的每一朵花。

    ⑦当走到山谷的底部,谷底的涓涓细流淙淙作响,浸湿了我的鞋子,我竟全然不知,我被小溪边上的一棵蒲公英吸引住了。它开了许多金灿灿的花儿,绿油油的叶子,直挺的花茎,坚初而苍劲。它的根像藤蔓深埋在小溪边的岩缝里。

    ⑧这是一朵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花。但是,这朵花和我以前见过的有所不同,以前见过的是趴在地上的,可这朵花是向上的。也许,是因为它长在小溪边能吸取足够的营养又没有人来践踏。它那张开的小花瓣微微颤动,好像在和我说话:欢迎你,老朋友!是啊,相信我们这些50后以前的人,几乎所有人的童年都曾与它邂逅过。它生长在路边、荒野、房前、屋后。那白白的小绒球,是它的种子。记得小时候,我常将那小绒球放在嘴边使劲地吹。每次吹,那小绒球都会四处分散,像天空中的降落伞。

    ⑨如今,在城里已经很难再见到它了----到处是柏油马路、水泥地面、高楼大厦………-想到这些,怜悯之心油然而生……

    ⑩我更爱这山谷里的花了。

    ⑪也许,你会觉得这山谷里的花,没有河南洛阳的牡丹花花大色艳、雍容华贵,也没有福建漳州的水仙花叶姿秀美、花香浓郁,更没有浙江金华的山茶花花姿绰约、端庄高雅。

    ⑫是的,我不否认你的感觉。它们是名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⑬但是,这山谷里的花却是纯天然、纯野生的啊!它们不羡慕名花,不卑贱自己,按照自己的天性活得非常自然;它们远离城区、远离人群,习惯于无人欣赏,活得自在且清闲。

    ⑭我赞赏它们。

    ⑮人,有很多种活法。如何选择?也许,你选择像这山谷里的花一样,会生活得不累,且富有情趣。

    ⑯“智慧的人,永远不会活在别人的嘴里,或者眼里。”

    ⑰我站在山谷里,久久不愿离去。忽然觉得这山谷之大、野花之多,而我之渺小。我被花包围,仿佛是花中的一员,融入了大自然……

    (1) 请分析第⑥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2) 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①微风一吹,它们像在跳舞,又像千万张稚嫩的小脸儿在向我微笑…..…(修辞手法角度)

    ②它开了许多金灿灿的花儿,绿油油的叶子,直挺挺的花茎,坚韧而苍劲。(词语运用角度)

    (3)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智慧的人,永远不会活在别人的嘴里,或者眼里”这句话的理解。
  • 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一句话的魔力

    贺平安

    ①初中开学那天,我坐在人头攒动的教室里,忍受着陌生眼光的打量,像个异类。周遭传来热络的交谈,我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只想快点有人来解救我。

    ②这时,他出现了,一张热情洋溢的脸。他拍着我的肩膀,主动和我打招呼,瞬间化解了我的尴尬。

    ③他声音低沉,每到他发言的时候,便是全班同学的耳膜放松时刻。他的体育很好,一身小麦色的皮肤,膝盖或是手肘处会出现打球摩擦产生的伤痕。他的酒窝很深,尤其喜欢坏笑,嘴角扬起,仿佛能酝酿出甜甜的果酒。他走路的时候常常会忍不住踮一踮脚,做出要跳跃的姿势,无时无刻不想投个三分球。

    ④我从来不知道人的脊背可以挺得这么直。以往上课,听得懂的课我勉强能坐得端正,要是听不明白,就干脆趴在桌子上,腰背弓得像只炸毛的猫。可是他坐到我后面的这段时间,我每节课都把背挺得笔直,听到他讲有趣的事情,脸上也会浮现笑容。那些学习上的阵痛、生活上的畏缩,似乎都随风消散了。

    ⑤这一天午后,阳光明媚,湛蓝色天空上浮着棉白的云,空气中透着植物被晒暖后的清新香气。我趴在桌子上无所事事地等待下节课的来临,却出乎意料地收到他的送请:“体育课一块儿打球吗?”

    ⑥我迅速直起身子,左右看了看:和我吗?我可不会打篮珠。

    ⑦“哪有男孩子不会打篮球的?”他的眼睛明亮得像天上的星星。

    ⑧“我.....

    ⑨“你别怕,勇敢点!要不咱们打羽毛球”

    ⑩他背后是耀眼夺目的午后日光,一如他灿烂的笑容,照亮了空气里上下漂浮的尘埃。

    ⑪绿茵茵的草地上扎堆站着两支足球队,阴凉处的乒乓球桌也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一群人。羽毛球场馆因为离得远,反而一片清净。人很少,我依然感到紧张,生怕自己球技不佳被人笑话。

    ⑫他双腿蹬地有力,臂膀舒展,每次都抢先接住半空中的羽毛球。我也不示弱,挥动着手上的球拍,大开大合,果断地反击。

    ⑬渐渐地,围观的同学越来越多。我也受其感染,竭力去接他打出的每一个球。当最后一个球落地的时候,我输了,可人群里发出了一阵赞叹的欢呼声。他快步走到我面前,露出真诚的笑容,赞到:“你打得真不错!”

    ⑭我看着他脸上的汗水,爽朗地冲他笑了笑。他突然收起挂在脸上的笑容,一本正经地直视我:“你别怕,对生活勇敢一点。”

    ⑮“你别怕,对生活勇敢一点。”这句话好像有什么魔力。我那些潜藏的心理活动就像藏在深蓝海底的冰山,看不见也摸不着。可如今它被一个人彻底识破,跃跃欲试,蓄势待发。想成长、想变得更好的念头越发强烈,我迫不及待地要长成遮天蔽日的模样。

    ⑯他使我懂得了勇敢的真正意义,让我得以在青春的起点,手持火把,做最真实的自己。哪怕这一路有荆棘和风雨,也要高歌猛进,翻山越岭,再害怕也不停下。因为我知道,我勇敢的付出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我来过,盛放过,就是青春的意义。

    (1) 结合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初人中学,心情紧张— ―驰骋球场,收获赞美—  。

    (2)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标题“一句话的魔力”的含义。
    (3)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4) 万变守其本,吾心持长青。选文第函段和链接材料都写出了对人生哲思的感悟,请探究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并简要分析各自的表达效果。

    链接材料:

    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 5. 古诗文名句默写。

    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曹操在《观沧海》中东临碣石,歌咏大海碧波荡漾,山岛矗立:“水何,①”,抒发胸中豪壮之情;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逼有此寄》中得知友人被贬,将月人格化,遥寄自己的思念:“②”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在凄美秋日斜阳下,羁旅愁思,游子思归:“夕阳西下,③,在《潼关》中,谭嗣同途经潼关,北境辽阔,孤城寂寥,情景交融,借“④”寄寓诗人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理想。

  • 6. 阅读《夜雨寄北》《邯郸冬至夜思家》,完成各题。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 对两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首诗语言华丽,构思缜密,空间与时间相结合,情致深蕴,缠绵深刻。 B . 两音诗写诗人的思家之情,眼前实景与想象相结合,虚实相映,真挚动人。 C . “邯郸驿里逢冬至”一句紧扣标题,点明时间、地点及客中过节的事件,暗含了游子思家之意。 D . “巴山夜雨涨秋池”暗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夜难眠的离情别绪,就像这秋雨一样,绵绵密密,涨满了秋池。
    (2) 下列诗句中,与以上两首诗表达思想情感不同的一项是( )
    A .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B .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人玉门关。 C .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D . 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
  • 7. 阅读[甲)(乙1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要汝将余方法试习之,可以悟,忘汝刻刻留心。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彭玉麟》)

    【注释】①倥偬(kōngzō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 “用“/”给文中划线句划分朗读节奏,限2处。

    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修身 可为师矣 B . 必了此功课为佳 寒雪内集 C . 君子行 下车引 D . 如是者年 又刀毙之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也是诸葛亮人生智慧的总结,更是诸葛亮严以律己的人生写照。

    【乙】文中,作者从家世写起,诗书传家,勤朴有恒,为我们展示了真实的清代风云人物特点以及其生活情趣。

    C.【甲】文中“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D. 【乙】文中,提到“要汝将余方法试习之”。有三种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定量读书法、用红笔作批注圈画、定时读书法。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

    (5) 【甲】【乙】两篇文章都是教子名篇,但角度有别,请分别概述【甲】【乙】两文的中心内容。

四、名著阅读(共6分

  • 8. 文字忆深情,往事成追忆。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写道:“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请结合作品内容,试写出一件留存在鲁迅记忆深处的事情。
  • 9. 读书有法,其乐无穷。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的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也可交替使用。结合上面文字,请你谈谈以下章节适合什么阅读策略,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五、作文(60分

  • 10. 微写作

    “三味书屋”开启了鲁迅的读书生涯。纵观《朝花夕拾》整本书,鲁迅曾求学于5所学校,但对这些学校的课程都不太满意,请你为三味书屋时期的鲁迅设计2门课程,并阐述理由。(150字左右)

  • 1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史铁生有了母亲的陪伴,感受到人间温暖;海伦·凯勒有了老师的陪伴,获得了知识的力量;莫顿·亨特有了父亲的陪伴,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勇气;郑振铎在与三只小猫的陪伴中,获得了人生的启迪……在生命的历程里,那一个个让你难以忘怀的人或物,那一件件让你记忆犹深的事,陪你成长,伴你前行。

    请以“有你陪伴,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内容具体,情感真实;②不套作,不抄袭,不透露个人信息;③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5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