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名著导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期末考试卷

“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性情,启迪人生。”班级开展“读经典作品,做时代新人”读书交流活动,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名著内容简述你获得的智慧启迪。

①朱自清的《经典常谈》 ②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举一反三
阅读《经典常谈》选段,完成小题。

【甲】

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 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乙】

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一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以泄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那个“志”便指教化而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