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赫威斯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下表所示为唐朝中后期宰相中科举出身者所占比例。由此可知,科举制时期(     )

时期

宰相总数(人)

进士出身的宰相所占比例(%)

唐穆宗时期

14

57.1

唐文宗时期

24

75

唐懿宗时期

21

81

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扩大了宰相的政治权力 C、提高了官员的道德素养 D、维护了士族贵族的特权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殿试虽然始于唐朝,但当时并未形成制度。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才在省试上增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并成为定制。宋太祖曾对近臣说过:“昔者,科名多为势家所取,朕亲临试,尽革其弊矣。”唐代,主考官入贡院前,允许台阁近臣荐举考生。这种公荐直接关系到考生能否被录取。由于这种公荐极易导致营私舞弊,宋太祖乾德元年(968年)下诏:“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法公荐,违者重置其罪。”糊名法初行于唐,但并未普遍推行,到了宋代成为定制。糊名法,即把试卷上考生的姓名、乡贯等糊上,使考官无法确定试卷的归属。但是糊名后,考官虽无法看到考生的姓名,还可以通过笔迹辨认。为了禁绝这种情况,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始在殿试中实行誊录。誊录,即在收卷后,由专人誊写试卷副本,考官根据副本评阅定等。在考试内容方面,宋初沿袭唐制,进士科主要以诗赋取士。这种制度的消极性日益暴露。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下令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论、策取士。唐代,进士科考试录取率极低,每科一般录取二三十人,到了宋代,大大扩充了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进士科为例,北宋每科录取约277人。

——摘编自李建国《略论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返回首页

试题篮